仓顶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0839发布日期:2018-07-17 22:3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况除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仓顶除尘器。



背景技术:

仓顶除尘器是一种用在料仓中的除尘设备,主要应用于采矿、冶金、建材、机械、化工、粮食加工等工况企业,并广泛用于过滤气体中细小的、非纤维性的干燥粉尘或在工艺流程中回收干燥粉料的一种除尘设备,仓顶除尘器通过除尘滤芯将料仓内漂浮的粉尘颗粒隔离开,并将干净的空气排放到大气中,以此来保护环境。

但是由于料仓内的粉尘含量较高,因此仓顶除尘器内部的除尘滤芯需要经常的清理或者更换,但是由于料仓的高度较高,在对仓顶除尘器进行除尘滤芯更换时较为困难,且容易发生意外,造成人员的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仓顶除尘器,其具有可对仓顶除尘器内部的滤芯进行自动清理,从而减少人工对除尘滤芯的清理次数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仓顶除尘器,包括筒体、位于筒体顶端的防雨帽以及设置在筒体内部的除尘滤芯,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向筒体内部喷气的喷气组件,喷气组件包括出风管以及为出风管充气的风机,出风管与风机固定相通,筒体内部的两端设置有平行相对的带动除尘滤芯转动的旋转组件,除尘滤芯的两端分别与旋转组件固定相连,其中除尘滤芯的底端穿过位于筒体底端的旋转组件露出,旋转组件回转连接在筒体内,筒体内设置有带动相对的旋转组件自转的转动轴,转动轴与旋转组件固定相连,转动轴一端设置有带动转动轴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轴带动旋转组件在筒体的内部旋转,从而使除尘滤芯在筒体内转动,使设置在筒体侧壁上的出风管可以对除尘滤芯进行吹风,使附着在除尘滤芯上的粉尘与除尘滤芯脱离,从而对除尘滤芯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旋转组件包括固定在筒体侧壁上的齿圈以及位于齿圈内部与齿圈相啮合的行星齿轮组,筒体内设置有支撑行星齿轮组的挡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啮合的行星齿轮组和齿圈,从而带动除尘滤芯在筒体内沿着筒体的中轴线转动,使除尘滤芯的表面能够被出风筒吹出的吹到,从而将附着在除尘滤芯表面的粉尘被风吹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行星齿轮组包括行星架以及设置在行星架内部的相互咬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转动轴固定相连,从动齿轮有多个且阵列分布在主动齿轮的圆周方向上,行星架的内部设置有供从动齿轮转动的凸起,凸起与行星架一体设置,行星架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从动齿轮露出的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缺口,使从动齿轮与齿圈相配合,从而使东东齿轮转动时,带动行星齿轮组在齿圈内转动,从而带动除尘滤芯在筒体内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行星架的顶面设置有盖体,盖体与行星架固定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行星架的顶面设置盖体,从而将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隐藏在行星架的内部,防止灰尘落入到行星架内,造成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卡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电机通过安装座固定在防雨帽的外部顶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电机设置在筒体的外部,防止筒体内的粉尘对电机造成影响,增加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转动轴位于相对的行星齿轮组之间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两端分别与行星齿轮组固定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护套防护,防止粉尘从转动轴与行星齿轮组的连接缝隙处,造成转动轴的卡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出风管的长度方向与筒体的长度方向相同,出风管上伸出有若干分流管,分流管一端与出风管固定相通,另一端穿过筒体的侧壁与筒体的内部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分流管分流,从而全面的对筒体内的除尘滤芯进行吹风,确保除尘滤芯高度方向上均能被风吹到,从而增加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除尘滤芯的表面呈锯齿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锯齿状的表面,可以增加除尘滤芯与粉尘的接触面积,使除尘滤芯的过滤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转动轴带动旋转组件在筒体的内部旋转,从而使除尘滤芯在筒体内转动,使设置在筒体侧壁上的出风管可以对除尘滤芯进行吹风,使附着在除尘滤芯上的粉尘与除尘滤芯脱离,从而对除尘滤芯进行清理;

2、通过多个分流管分流,从而全面的对筒体内的除尘滤芯进行吹风,确保除尘滤芯高度方向上均能被风吹到,从而增加清洁效果;

3、通过锯齿状的表面,可以增加除尘滤芯与粉尘的接触面积,使除尘滤芯的过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仓顶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仓顶除尘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仓顶除尘器的底端结构示意图;

图4是仓顶除尘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行星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防雨帽;3、支撑柱;4、电机;5、出风管;51、分流管;6、风机;7、安装座;8、转动轴;9、旋转组件;91、行星齿轮组;911、行星架;9111、凸起;912、盖体;913、主动齿轮;914、从动齿轮;92、齿圈;10、保护套;11、除尘滤芯;12、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仓顶除尘器,如图1所示,包括中空的筒体1,在筒体1的顶端设置有防雨帽2,防雨帽2通过支撑柱固定在筒体1的顶端,支撑柱3的两端分别与筒体1和防雨帽2固定相连。其中支撑柱3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防雨帽2与筒体1之间,通过支撑柱3,使筒体1与防雨帽2之间留有供空气排出的出口。

在筒体1的外侧设置有出风管5,出风管5的长度方向与筒体1的高度方向相同,在出风管5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分流管51,分流管51一端与出风管5固定相通,另一端穿过筒体1的侧壁位于筒体1的内部。出风管5的一端与风机6相连,通过风机6为出风管5内部送风,从而对筒体1的内部进行吹风处理。

如图2、图3所示,在筒体1的内部,筒体1的两端设置有平行相对的两组旋转组件9,旋转组件9包括固定在筒体1侧壁上的齿圈92以及位于齿圈92内部与齿圈92相配合的行星齿轮组91。其中齿圈92固定连接在筒体1的侧壁上。

在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行星齿轮组91的挡环12,挡环12位于行星齿轮组91的下方并与筒体1固定相连。其中挡环12的内圆直径相较于行星齿轮组91的外圆直径较小,从而将行星齿轮组91托住。在相对的行星齿轮组91之间,设置有除尘滤芯11,除尘滤芯11的一端与位于筒体1顶端的行星齿轮组91固定相连。除尘滤芯11的另一端穿过位于筒体1底端的行星齿轮组91露出,且与行星齿轮组91固定相连。其中除尘滤芯11的表面呈锯齿状。

如图5所示,行星齿轮组91包括行星架911以及设置在行星架911内部的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913和从动齿轮914,其中从动齿轮914有多个且阵列分布在主动齿轮913的圆周方向上。在行星架911的内部设置有从动齿轮914转动的凸起9111,凸起9111与行星架911一体设置,从动齿轮914回转连接在凸起9111上。在行星架91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从动齿轮914露出的缺口。在行星架911的上端面,设置有盖体912,盖体912与行星架911固定相连,从而将主动齿轮913和从动齿轮914隐藏在行星架911内。

如图4、图5所示,在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带动主动齿轮913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通过安装座7固定在防雨帽2外部顶面的电机4,安装座7固定连接在防雨帽2上,电机4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7上。电机4的输出轴朝向与筒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在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转动轴8的长度方向与筒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且转动轴8位于筒体1的中轴线上。通过电机4输出轴的转动,带动转动轴8转动。在转动轴8位于相对的行星齿轮组91之间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套10,保护套10套设在转动轴8上,且保护套10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行星齿轮组91固定相连。

转动轴8穿过相对的行星齿轮组91中主动齿轮913的中轴线并与主动齿轮913固定相连。当转动轴8转动时,带动转动轴8转动,转动轴8带动主动齿轮913转动,主动齿轮913带动从动齿轮914在凸起9111上转动,随着从动齿轮914转动,从而使行星齿轮组91在齿圈92内转动。

综上所述,当需要对仓顶除尘器进行清灰处理时,打开电机4,使转动轴8带动行星齿轮组91在齿圈92内转动,随着行星齿轮组91的转动,从而使行星齿轮组91之间的除尘滤芯随着转动,打开风机6,为出风管5内充气,通过分流管51将出风管5内的分体送入到筒体1内,从而对筒体1内进行吹风处理,随着除尘滤芯11被行星齿轮组91移动,使除尘滤芯11转到分流管51的出风口前端,从而对除尘滤芯11进行吹风,使附着在除尘滤芯上的灰尘被风吹落,重新回到料仓内。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