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呼吸幕墙的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0759发布日期:2018-07-20 18:1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态呼吸幕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动态呼吸幕墙的空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单层幕墙内侧设置内遮阳,减少透过单层幕墙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在内遮阳的内侧设置保护层,并在幕墙底部设置进风口,在顶部通过排风机械,抽取室内废气形成流动空气层,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在单层幕墙内侧设置内遮阳,减少透过单层幕墙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在内遮阳的内侧设置保护层,并在幕墙底部设置进风口,在顶部通过排风机械,抽取室内废气形成流动空气层,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目前的这种幕墙在通风换气和节能减排上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50467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动态呼吸幕墙,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幕墙安装在建筑外部,所述幕墙由室内玻璃和室外玻璃组成,所述室内玻璃在建筑每层房间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部排风窗和下部排风窗,所述室外玻璃在建筑每层房间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部排风口和下部排风口,所述室内玻璃与室外玻璃之间设置有遮阳装置;所述室内玻璃与室外玻璃之间还等距设置有钢制马道,所述钢制马道下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穿孔板。

上述方案通过“烟囱效应”与“温室效应”的原理进行自动换气,比单层目前节能约50%,但是现在有些城市中的PM2.5浓度较高,因此存在室外中的PM2.5随着空气交换进入到室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呼吸幕墙的空气过滤装置,具有过滤空气中的PM2.5,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动态呼吸幕墙的空气过滤装置,包括设置于钢制马道用于过滤下部排风口处空气中PM2.5的过滤装置、设置于下部排风口处用于检测空气中PM2.5浓度的PM2.5传感器以及与PM2.5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驱动过滤装置位于下部排风口处或者打开下部排风口处的控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下部排风口处用于检测进入室内的PM2.5浓度的PM2.5传感器发出信号,使控制装置控制过滤装置位于下部排风口处,过滤空气中的PM2.5,减少PM2.5进行室内,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中空设置的过滤盒和设置于过滤盒内的过滤层,所述过滤盒两个相对侧壁均匀阵列开设有多个过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下部排风口处的过滤盒,空气中从过滤盒一侧的过滤孔进行到过滤盒内部,通过过滤层过滤空气中的PM2.5,在从过滤盒另一侧的过滤孔出去,使净化后的空气进入到室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层设置两层,两层过滤层之间设置有纳米颗粒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层过滤层之间设置的纳米颗粒层,减少间隙,提高PM2.5过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驱动过滤盒位于下部排风口处或者位于钢制马道内的驱动组件和与PM2.5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组件工作的控制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M2.5传感器检测到进入下部排风口处的PM2.5的浓度达到预设值时,发出检测信号,控制电路响应于信号控制驱动组件工作,使过滤装置可自动过滤空气中的PM2.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丝杆以及安装块,所述钢制马道内开设有安装腔,位于下部排风口下方的所述钢制马道上表面开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过滤盒插接于安装孔,所述安装腔侧壁水平设置有安装板,所述丝杆竖直转动连接于靠近安装孔一侧的安装腔和安装板之间,所述安装块设置于过滤盒下表面,且所述安装块一侧螺纹连接于丝杆,所述电机驱动丝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丝杆转动的同时,使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安装块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插接在安装孔上的过滤盒上下移动,使过滤盒位于下部排风口处,对空气进行过滤,或者在空气中PM2.5浓度低时,过滤盒位于安装腔内,使空气顺畅的进入到室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腔上腔壁和安装板上表面均设置有与安装块相抵触配合的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包括设置于安装腔上腔壁的第一常开行程开关ST1和设置安装板上表面的第二常开行程开关ST2,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和主电路;

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第一继电器KM1、第二继电器KM2和第三继电器KM3,所述PM2.5传感器与三极管Q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与第一继电器KM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M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常开行程开关ST1与第二继电器KM2串联以及第二常开行程开关ST2与第三继电器KM3串联后分别与三极管Q并联;

所述主电路包括使电机正转的正向输入电路和使电机反转的反向输入电路;正向输入电路包括两分别串联于电机两端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1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开关KM2-1;反向输入电路包括两分别串联于电机两端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开关KM1-3和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常闭触点开关KM1-4、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3-1和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开关KM3-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PM2.5传感器检测到位于下部排风口处空气中的PM2.5浓度较高时,PM2.5传感器发出高电平,使三极管Q导通,进而使第一继电器KM1得电,从而使正向输入电路中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闭合,使电机正转驱动丝杆,从而使过滤盒上升,当安装块抵触在安装腔的上腔壁上的第一常开行程开关ST1时,过滤盒位于下部排风口处,对空气进行过滤,同时第一常开行程开关ST1闭合,使第二继电器KM2得电,进而使正向输入电路中的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1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开关KM2-2打开,使电机停止工作,从而使过滤盒位于下部排风口处进行过滤;当PM2.5传感器检测到位于下部排风口处空气中的PM2.5浓度较低或者没有时,PM2.5传感器发出低电平,三极管Q不导通,第一继电器KM1不得电,反向输入电路中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开关KM1-3和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常闭触点开关KM1-4闭合,电机驱动丝杆反转,进而使过滤盒下降,当安装块抵触在安装板上表面上的第二常开行程开关ST2时,过滤盒位于安装腔内,同时第三继电器KM3得电,进而使反向输入电路中的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3-1和第第三继电器的第二触点开关KM3-2断开,电机停止工作,过滤盒位于安装腔内,方便空气通过下部排风口进入到室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正向输入电路串联有第一工作指示灯P1,所述反向输入电路串联有第二工作指示灯P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工作指示灯和第二工作指示灯的亮灭,可以知道过滤盒处于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块的面积大于安装孔的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块的面积大于安装孔的面积,使安装块的边缘可以抵触靠近安装孔的安装腔的腔壁上,防止过滤盒脱离安装孔,同时达到一定的密封效果,减少空气从安装孔进行到安装腔内。从而再从安装腔进入到室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在下部排风口处用于检测进入室内的PM2.5浓度的PM2.5传感器发出检测信号,使控制装置控制过滤装置中的过滤盒位于下部排风口处或者位于安装腔内,达到自动过滤空气中的PM2.5,减少PM2.5进行室内,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幕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沿过滤盒和安装腔竖直方向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中:1、室内玻璃;11、上部排风窗;12、下部排风窗;2、室外玻璃;21、上部排风口;22、下部排风口;3、散热通道;4、钢制马道;5、PM2.5传感器;6、过滤盒;61、过滤孔;62、过滤层;63、纳米颗粒层;7、驱动组件;71、电机;72、丝杆;73、安装块;8、安装腔;81、安装孔;82、安装板;9、控制电路;91、开关电路;92、主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动态呼吸幕墙的空气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由室内玻璃1和室外玻璃2组成的幕墙,室内玻璃1与室外玻璃2之间形成散热通道3,室内玻璃1在建筑每层房间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部排风窗11和下部排风窗12,室外玻璃2在建筑每层房间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部排风口21和下部排风口22,室内玻璃11与室外玻璃2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钢制马道4。

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设置于钢制马道4用于过滤下部排风口22处空气中PM2.5的过滤装置、设置于下部排风口22处用于检测空气中PM2.5浓度的PM2.5传感器5以及与PM2.5传感器5电性连接用于驱动过滤装置位于下部排风口22处或者打开下部排风口22处的控制装置,通过设置在下部排风口22处用于检测进入室内的PM2.5浓度的PM2.5传感器5发出检测信号,使控制装置控制过滤装置位于下部排风口22处,过滤空气中的PM2.5,减少PM2.5进行室内,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过滤装置包括中空设置的过滤盒6和设置于过滤盒6内的过滤层62,过滤盒6两个相对侧壁均匀阵列开设有多个过滤孔61,过滤层62设置两层,两层过滤层62之间设置有纳米颗粒层63,在两层过滤层62之间设置的纳米颗粒层63,减少间隙,提高PM2.5过滤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的过滤层62由无纺布制成,纳米颗粒层63由二氧化钛或者钛的氧化物制成。

控制装置包括驱动过滤盒6位于下部排风口22处或者位于钢制马道4内的驱动组件7和与PM2.5传感器5电性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组件7工作的控制电路9;驱动组件7包括电机71、丝杆72以及安装块73,钢制马道4内开设有安装腔8,位于下部排风口22下方的钢制马道4上表面开设有与安装腔8连通的安装孔81,过滤盒6插接于安装孔81,安装腔8侧壁水平设置有安装板82,丝杆72竖直转动连接于靠近安装孔81一侧的安装腔8与安装板82之间,电机71安装于安装腔8内,丝杆72与电机71的转轴通过齿轮啮合进行驱动,安装块73设置于过滤盒6下表面,安装块73一侧螺纹连接于丝杆72,且安装块73的面积大于安装孔81的面积。电机71驱动丝杆72转动的同时,使螺纹连接在丝杆72上的安装块73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插接在安装孔81上的过滤盒6上下移动,使过滤盒6位于下部排风口22处,对空气进行过滤,或者在空气中PM2.5浓度低时,过滤盒6位于安装腔8内,使空气顺畅的进入到室内。

安装腔8上腔壁和安装板82上表面均设置有与安装块73相抵触配合的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包括设置于安装腔8上腔壁的第一常开行程开关ST1和设置安装板82上表面的第二常开行程开关ST2,控制电路9包括开关电路91和主电路92。

开关电路91包括三极管Q、第一继电器KM1、第二继电器KM2和第三继电器KM3, PM2.5传感器5与三极管Q的基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电源电性连接,三极管Q的发射极与第一继电器KM1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继电器KM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常开行程开关ST1与第二继电器KM2串联以及第二常开行程开关ST2与第三继电器KM3串联后分别与三极管Q并联。

主电路92包括使电机71正转的正向输入电路和使电机71反转的反向输入电路;正向输入电路包括两分别串联于电机71两端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1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开关KM2-1;反向输入电路包括两分别串联于电机71两端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开关KM1-3和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常闭触点开关KM1-4、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3-1和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开关KM3-2;正向输入电路串联有第一工作指示灯P1,反向输入电路串联有第二工作指示灯P2。

当PM2.5传感器5检测到位于下部排风口22处空气中的PM2.5浓度较高时,PM2.5传感器5发出高电平,使三极管Q导通,进而使第一继电器KM1得电,从而使正向输入电路中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闭合,使电机71正转驱动丝杆72,从而使过滤盒6上升,当安装块73抵触在安装腔8的上腔壁上的第一常开行程开关ST1时,过滤盒6位于下部排风口22处,对空气进行过滤,同时第一常开行程开关ST1闭合,使第二继电器KM2得电,进而使正向输入电路中的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1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开关KM2-2打开,使电机71停止工作,从而使过滤盒6位于下部排风口22处进行过滤,达到自动过滤控制中的PM2.5,减少PM2.5进行室内,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当PM2.5传感器5检测到位于下部排风口22处空气中的PM2.5浓度较低或者没有时,PM2.5传感器5发出低电平,三极管Q不导通,第一继电器KM1不得电,反向输入电路中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开关KM1-3和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常闭触点开关KM1-4闭合,电机71驱动丝杆72反转,进而使过滤盒6下降,当安装块73抵触在安装安装板82上表面上的第二常开行程开关ST2时,过滤盒6位于安装腔8内,同时第三继电器KM3得电,进而使反向输入电路中的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3-1和第第三继电器的第二触点开关KM3-2断开,电机71停止工作,过滤盒6位于安装腔8内,方便空气通过下部排风口22进入到室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