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1375发布日期:2018-07-20 18:1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其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加速反应进行的搅拌桨。反应溶液及固体反应物在搅拌浆的作用下,在反应釜内混合、反应。通常,会在反应釜的釜体内竖直设置一个转轴,在转轴上设置有搅拌的叶片来搅拌反应物使其反应。

如图1所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437313A,其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进料口12、出料口6、搅拌轴2和电机11,进料口12设置在反应釜壳1体的上部,出料口6设置在反应釜体1的底部,搅拌轴2一端伸入反应釜体1内,搅拌轴2端部设置搅拌叶片7,另外一端伸出反应釜体1并与电机11连接,在反应釜体1内设置有隔离层10,在反应釜体1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连接进水管9,进水管9上设置阀门,隔离层10与反应釜体1间形成水流通道8,在反应釜体1的底部设置有热水出口,热水出口连接热水管5,在热水管5上设置控制阀门(图中未标示),热水管5另外一端连接热水箱4。所述隔离层10与反应釜体1之间间隔设置有阻挡块3,阻挡块3的长度小于水流通道8的宽度,所述阻挡块3交错设置在隔离层10和反应釜体1的壁上,所述阻挡块3的长度设为水流通道8宽度的三分之二。当反应釜停止使用后,通过进水管9向隔离层10和反应釜体1形成的水流通道8内注入水,水在反应釜体1的隔离层10外环绕,反应釜体1内的余热通过传热,使得注入的水起到了升温的作用,升温后的水通过热水管5进入到热水箱4,然后再回收利用。

反应釜的釜底一般制作呈下抛物线型,方便将釜底的物料排出,这样的结构设计存在如下不足:由于叶片的位置处于釜体的中心位置,叶片与釜体底部间隔有一定距离,难以对釜体底部的流体进行搅动;并且,釜体内流体涡流方向单一,对于混合的效率会有所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反应釜底部的反应物质不能充分均匀反应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让反应釜底部的反应物质均匀混合反应的反应釜。

为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搅拌轴和电机,搅拌轴一端伸入反应釜体内,搅拌轴端部设置搅拌叶片,另外一端伸出反应釜体并与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底部中心设有凸于内表面的凸起,凸起具有球状表面,所述搅拌叶片具有延伸至搅拌轴端部下方的下边缘,下边缘靠近所述反应釜体底部内表面,搅拌叶片的下边缘设有与凸起外形相匹配的凹口,使得搅拌叶片能围绕上述凸起外圆周转动。

如上所述所述一种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外表面与凹口之间的径向间距值小于或等于所述搅拌叶片的下边缘与所述反应釜体底部内表面之间的垂直间距。

如上所述所述一种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的下边缘与所述反应釜体底部内表面之间的垂直间距为10-30厘米。

如上所述所述一种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折流板,进料口,出料口,取样口和加热油路;所述折流板位于反应釜体的内壁,折流板通过固定连接件与反应釜体连为一体;加热油路绕反应釜体外圆周分布;进料口位于反应釜体的上端,出料口位于反应釜体的下端;取样口位于反应釜体下部,取样口连接有倾斜向上的取样管,取样管上设置有取样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搅拌叶片具有延伸至搅拌轴端部下方的下边缘,下边缘靠近所述反应釜体底部内表面,搅拌叶片的下边缘设有与凸起外形相匹配的凹口,使得搅拌叶片能围绕上述凸起外圆周转动,实现反应釜体底部无死角搅拌。

2、取样口连接有倾斜向上的取样管,取样管上设置有取样阀,这样在出料口排出料液时,取样管内的液体会回流进反应釜体内,避免在取样管内残留。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反应釜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种化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01、搅拌轴102、电机103、折流板104,进料口106,出料口107,取样口,加热油路。

搅拌轴102一端伸入反应釜体101内,搅拌轴102端部设置搅拌叶片109,搅拌轴102另外一端伸出反应釜体101并与电机103连接。折流板104位于反应釜体1的内壁,折流板104通过固定连接件与反应釜体101连为一体。加热油路绕反应釜体1外圆周分布。进料口106位于反应釜体1的上端,出料口107位于反应釜体1的下端;取样口位于反应釜体1下部,取样口连接有倾斜向上的取样管111,取样管111上设置有取样阀112。在出料口107排出料液时,取样管11内的液体会回流进反应釜体101内,避免在取样管111内残留料液。

本申请中,反应釜体1底部呈中间凹圆周翘起的锅状,反应釜体101底部中心设有凸于内表面的凸起113,凸起113具有球状表面,搅拌叶片109具有延伸至搅拌轴102端部下方的下边缘,搅拌叶片109的下边缘靠近反应釜体101底部内表面,搅拌叶片109的下边缘设有与凸起113外形相匹配的凹口114,使得搅拌叶片109能围绕上述凸起113外圆周转动,实现反应釜体1底部无死角混合搅拌。

本申请中,凸起外表面与凹口之间的径向间距值小于或等于搅拌叶片的下边缘与反应釜体底部内表面之间的垂直间距。例如凸起外表面与凹口之间的径向间距值20厘米,搅拌叶片的下边缘与反应釜体底部内表面之间的垂直间距为30厘米。

本申请工作时,由进料口106加入的待反应的料液,进入到反应釜体101中,通过搅拌,并且折流板104能很好的控制搅拌产生的旋涡使搅拌更充分,更好的使反应充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