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0763发布日期:2018-09-04 22:09阅读:10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作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流工艺,能够快速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因此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燃烧后排出的尾气也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一般从垃圾焚烧炉中排放出的尾均会送入烟气净化系统,经过净化后再向大气排放,但由于受尾气自身性质以及净化系统本身的限制因素的影响,经过净化后的尾气中仍然会存留少量的粉尘颗粒以及有害气体,现有的一些针对净化后的尾气处理装置结构复杂,处理效果差,不能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系统,能提高垃圾焚烧尾气的处理效果,系统结构简单,节能环保。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吸收塔、石灰水池,所述吸收塔的下侧分别设有尾气进气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石灰水池连接,在石灰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渣管;所述吸收塔的上端设有缩口,所述缩口的顶端中心设有尾气排放口;所述石灰水池通过循环水管道与缩口内的喷头连接,在循环水管道上设有水泵;所述吸收塔内侧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挡板,所述挡板倾斜向下设置,且挡板的一端与吸收塔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吸收塔内侧壁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与吸收塔内侧壁呈45°。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为圆柱形,且所述挡板的长度与吸收塔的内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上设有若干喷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的倾斜度为30°-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经过净化系统净化后的垃圾焚烧尾气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吸收塔,由于吸收塔内设置有倾斜的挡板,有效的延长了尾气在吸收塔内的停留时间,石灰水池中的石灰水经过水泵抽到喷头中,通过喷孔对尾气进行喷射降尘和吸收可溶性气体,系统结构简单,尾气处理效果好,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收塔,2-石灰水池,3-尾气进气口,4-出水口,5-缩口,6-尾气排放口,7-喷头,8-水泵,9-挡板,10-循环水管道,11-排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吸收塔1、石灰水池2,吸收塔1的下侧分别设有尾气进气口3和出水口4;出水口4通过管道与石灰水池2连接,在石灰水池2的底部设有排渣管11;吸收塔1的上端设有缩口5,缩口5的顶端中心设有尾气排放口6;石灰水池2通过循环水管道10与缩口5内的喷头7连接,在循环水管道10上设有水泵8;吸收塔1内侧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挡板9,挡板9倾斜向下设置,且挡板9的一端与吸收塔1内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吸收塔1内侧壁留有间隙。

具体的,挡板9与吸收塔1内侧壁呈45°。

具体的,吸收塔1为圆柱形,且挡板9的长度与吸收塔1的内径相等。

具体的,喷头7上设有若干喷气孔。

具体的,喷头7的倾斜度为30°-6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经过净化系统净化后的垃圾焚烧尾气从尾气进气口3进入到吸收塔1中,石灰水池2中的石灰水经过水泵8抽到喷头7中,通过喷孔7对尾气进行喷射降尘和吸收可溶性气体,经过石灰水喷射后的尾气继续上升最终通过缩口5顶端中心的尾气排放口6排到大气中,垃圾焚烧尾气中的粉尘及溶于水的气体经过石灰水喷淋后沉淀到石灰水池2中,当石灰水池2底部的沉淀物达到一定程度后,打开排渣管11上的阀门,将石灰水池2中的水和沉淀物一起排出,水经过处理后可回收利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江西省移动] 2019年03月14日 14:21
    制作一个日处理一百吨的系统要多少钱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