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8158发布日期:2018-06-05 17:5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腔体的底座(1)、至少一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至少一个微型风扇(5)和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模块(4)、电机驱动电路(6)、控制按钮(7),各个微型风扇(5)分别经电机驱动电路(6)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电源模块(4)连接外部电源,由电源模块(4)经控制模块(3)为控制按钮(7)进行供电;同时,由电源模块(4)依次经控制模块(3)、电机驱动电路(6)后、分别为各个微型风扇(5)进行供电;其中,各个微型风扇(5)相互并联,构成风扇机组,电机驱动电路(6)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PNP型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模块(3)的正级供电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风扇机组的两端上,同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并接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并经第二电阻R2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经第四电阻R4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底座(1)上表面为内凹式凹面,构成蓄水池,底座(1)的下表面设置镂空结构,连通底座(1)内部腔体与外部空间;各个微型风扇(5)阵列设置在底座(1)内部腔体中,且各个微型风扇(5)的工作气流方向背向底座(1)下表面镂空结构;控制模块(3)、电源模块(4)、电机驱动电路(6)分别设置于底座(1)内部腔体的侧壁上;控制按钮(7)设置于底座(1)的外侧壁上;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的结构相同,其中,试管支撑风干杆(2)包括两端相互贯通的通管和封盖板,封盖板的口径与通管上其中一敞开端的口径相适应,封盖板固定密封连接在通管上的该敞开端上,形成通管的封闭端,通管侧壁上、以封闭端为起点向敞开端的方向,在预设长度区域内设置各个贯穿通管内外空间的通风孔(8);底座(1)上蓄水池表面设置至少一个贯穿底座(1)内部腔体与外部空间的通孔,通孔的数量与试管支撑风干杆(2)的数量相等,且各个通孔的口径与试管支撑风干杆(2)敞开端的口径相等,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分别位于底座(1)上蓄水池表面上,且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的敞开端分别一一对应与底座(1)上蓄水池表面的各个通孔相连接,各根试管支撑风干杆(2)的内部空间与底座(1)内部腔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微型风扇(5)均为微型无刷电机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3)为微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检验科使用的试管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为ARM处理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