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过滤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7704发布日期:2018-09-21 22:0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级过滤除尘器。



背景技术: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利用滤料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使气体得到净化;在含尘气体经过滤料进行过滤时,着滤料上附着的粉尘不断增多使滤料的透气效果显著下降,导致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降低。

传统的袋式除尘器采用一级滤袋进行过滤,滤袋周围的含尘气体浓度较大、粉尘颗粒大小不均,一些较大的粉尘容易将滤袋阻塞,从而影响过滤效率。

此外,现有袋式除尘器主要是利用导流板使气流向灰斗方向倾斜,而后再经灰斗的阻挡而向上流动,这种导流方法无法保证气流在除尘器中均匀分布,从而使得滤料的过滤效果不够均匀,即滤料表面附着的粉尘厚度不均导致不同部位两侧的压力差不同而损坏滤料,降低滤料的使用寿命,影响除尘器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过滤除尘器,以解决现有除尘器的滤袋易被阻塞和气流分布不均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竖向设置的柱形壳体、灰斗、盖板和安装在壳体内侧的水平设置的隔板,所述的隔板将壳体的内侧分割成上下互不相通的两个部分,灰斗安装在壳体的下方,盖板安装在壳体的上方,壳体、灰斗与隔板之间形成混流室,壳体、盖板与隔板之间形成集流室,壳体上有与混流室的后部相连通的进风口,以保证进风口中的气流沿切线方向进入混流室内使气流在混流室内产生旋转,壳体上有与集流室相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的隔板上有置于混流室内的轴线竖向设置的内筒,内筒的上端与隔板转动连接,内筒的内侧形成引流室;所述的内筒上有置于内筒下方的上下开口的异形滤袋,异形滤袋的水平截面为沿内筒的轴线圆周设置的折叠状闭环结构,异形滤袋的竖向位置与进风口的位置对应,内筒上有置于异形滤袋内侧的增压风扇;所述的隔板上有置于引流室内的多个竖向设置的微孔滤袋,微孔滤袋的上端向上贯穿隔板并与隔板连接。

本发明通过异形滤袋带动增压风扇转动而产生向上的吸力将气流均匀吸入引流室中,从而保证微孔滤袋周围的气流均匀连贯、压力稳定;可转动的异形滤袋使大颗粒粉尘受到阻挡撞击而有效沉降,且附着在异形滤袋表面的粉尘可及时从异形滤袋表面脱离,实现了清灰操作;部分干净气体直接透入异形滤袋内侧,有利于降低引流室中的粉尘浓度;内置增压风扇使气流被吸入引流室中并在引流室中匀速流动,从而保证微孔滤袋周围的气流均匀连贯、压力稳定;异形滤袋与微孔滤袋针对不同大小的粉尘颗粒进行分级过滤,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轴测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异形骨架、水平杆、转轴与内筒连接在一起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本发明包括竖向设置的柱形壳体1、灰斗2、盖板3和安装在壳体1内侧的水平设置的隔板4,所述的隔板4将壳体1的内侧分割成上下互不相通的两个部分,灰斗2安装在壳体1的下方,盖板3安装在壳体1的上方,壳体1、灰斗2与隔板4之间形成混流室5,壳体1、盖板3与隔板4之间形成集流室6,壳体1上有与混流室5的后部相连通的进风口7,以保证进风口7中的气流沿切线方向进入混流室5内使气流在混流室5内产生旋转,壳体1上有与集流室6相连通的出风口8;所述的隔板4上有置于混流室5内的轴线竖向设置的内筒9,内筒9的上端与隔板4转动连接,内筒9的内侧形成引流室10;所述的内筒9上有置于内筒9下方的上下开口的异形滤袋11,异形滤袋11的水平截面为沿内筒9的轴线圆周设置的折叠状闭环结构,异形滤袋11的竖向位置与进风口7的位置对应,内筒9上有置于异形滤袋11内侧的增压风扇12;所述的隔板4上有置于引流室10内的多个竖向设置的微孔滤袋13,微孔滤袋13的上端向上贯穿隔板4并与隔板4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异形滤袋11由异形骨架14和异形布袋15组成,异形布袋15套装在异形骨架14外侧,增压风扇12的上端与内筒9相连接,增压风扇12的下端与异形骨架14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异形滤袋11内侧有圆周分布的多个径向设置的水平杆16,多个水平杆16的内端相连接构成保持架,水平杆16的外端与内筒9相连接,异形滤袋11内侧有竖向设置的转轴17,转轴17与内筒9同轴设置并与保持架转动连接,所述增压风扇12安装在转轴17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筒9与隔板4之间经轴封处理,避免粉尘进入内筒9与隔板4的连接缝隙而影响内筒9的转动效果。

本发明使用时,含尘烟气经进气口7进入混流室5内,由于进风口7与混流室5的后部相连通,参考附图2可知,进风口7中的气流沿切线方向进入混流室5内使气流在混流室5内产生旋转,气流的不断旋转推动截面为折叠状闭环结构的异形滤袋11产生转动并带动内筒9同时转动;气流转动过程中与异形滤袋11产生碰撞,使一些较大颗粒的粉尘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而落入灰斗2中,颗粒较小的一部分粉尘受到异形滤袋11的阻挡和筛滤作用而滞留在异形滤袋11的外表面,其余细小粉尘随气流在混流室5中扩散,滞留在异形滤袋11上的粉尘逐渐增多并汇聚成更大的颗粒状物体,在进风口7中的气流冲击及较大颗粒粉尘的不断撞击下,异形布袋15产生一定程度的抖动使这些颗粒状物体被抖落至灰斗2中,同时在异形滤袋11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一些附着在异形布袋15表面的颗粒状物体被甩出而落入灰斗2中。

同时,当内筒9的转动时,增压风扇12也随之转动并产生吸力将混流室5中含有细小粉尘的气流经异形滤袋11的下方开口吸入异形滤袋11内侧,被吸入的气流在增压风扇12转动产生的增压压力以及含尘烟气自身的流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向上的流动并与微孔滤袋13接触,在微孔滤袋13的阻挡和筛滤作用下,细小粉尘滞留在微孔滤袋13的外表面,干净气体进入微孔滤袋13内并由微孔滤袋13的开口进入集流室6内;干净气体在集流室6被不断汇聚并经由出风口8排出。

对于多数使用环境,由于含尘烟气进入除尘器时均具备一定的压力和速度,因此异形滤袋11的转动得以有效实现,而对于特殊情况下如含尘烟气的压力较低或速度较低时,异形滤袋11不产生转动,但仍会对气流产生阻挡使大颗粒粉尘撞击后沉降,气流在混流室5内充分流动后也会经异形滤袋11的下方开口进入异形滤袋11内侧并逐渐上升,最终经过微孔滤袋13过滤后进入集流室6内。

可见,本发明在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条件下均可正常工作,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当然,为了使本发明达到最佳的使用状态,尤其是含尘烟气压力或流速较低时,可外接简易增压设备如鼓风机等使含尘烟气进入进风口7时的压力增加或流速加快,以保证异形滤袋11的可靠转动,使增压风扇12转动而产生向上的吸力,进而使多个微孔滤袋13周围的气流均匀、压力稳定,达到理想的过滤效果。

本发明结构精巧,使用简单,通过气体流动时的压力或外接增压设备带动异形滤袋转动,使增压风扇转动而产生向上的吸力将气流均匀吸入引流室中,从而保证微孔滤袋周围的气流均匀连贯、压力稳定,达到理想的过滤效果。

一方面,本发明中利用可转动的异形滤袋作为初级过滤装置,大颗粒粉尘受到阻挡撞击而有效沉降;附着在异形滤袋表面的粉尘受到气流冲击、大颗粒粉尘撞击及异形滤袋的转动离心力的共同影响而及时从异形滤袋表面脱离,实现了异形滤袋的清灰操作;气流经过异形滤袋时会受到异形滤袋的滤筛使部分干净气体直接透入异形滤袋内侧,并由微孔滤袋进入集流室中。

另一方面,本发明中利用内置增压风扇使气流被吸入引流室中并在引流室中匀速流动,从而保证微孔滤袋周围的气流均匀连贯、压力稳定,既能达到理想的过滤效果,又能增加透气效率,还可以有效保护微孔滤袋,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异形滤袋的初级过滤效果,被增压风扇吸入引流室中的气流仅含有细小粉尘并与透入异形滤袋内侧的干净气体混合,使得引流室中的气流中的含尘量显著降低,防止浓度过高的含尘气体将微孔滤袋阻塞而影响过滤效率。

本发明采用异形滤袋与微孔滤袋针对不同大小的粉尘颗粒进行分级过滤,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效果,使过滤后得到的干净气体的清洁度更高,极大提高了环保排放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