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段差填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79164发布日期:2018-12-14 22:4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段差填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段差封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段差填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段差填充方法主要有:一、利用水胶的毛细现象来进行实际生产中的段差,此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点胶过多或过少,在外观上较为难看,实际操作中良率较低;二、利用框胶在段差区域预先或者之后点上一条框胶来进行段差填充;三、利用足够厚的半固态胶水直接克服段差进行填充;四、利用上覆盖膜的柔软性直接将段差做成空腔;五、利用足够厚的胶厚对段差直接进行填充。采用上述段差填充的填充效果都不理想,因此,急需一种工艺简单且段差填充效果好的填充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段差填充方法,应用于电子标签/可视卡或电子书等封边距离较小或者对产品封边要求较高的产品封边,减少材料成本和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良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段差填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热熔胶切割成与被覆盖层形状相符的闭合环状图形,所述热熔胶的内边缘略大于被覆盖层的外边缘;

步骤2:将热熔胶贴附在被覆盖层的外围,所述热熔胶的厚度不超过段差高度;

步骤3:用一块导热的盖板压住段差,再用热风、或者直接加热盖板的方式使热熔胶收缩至被覆盖层四周;

步骤4:取下盖板;将上覆盖膜预贴在段差上面,再利用加热滚轮进行热压合,以增加封边距离;

步骤5:再利用滚轮将产品中的空气赶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替换为:用一块导热的盖板压住段差,再用发热灯源、紫外光照射或者激光照射的方式使热熔胶收缩至被覆盖层四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替换为:取下盖板;将上覆盖膜预贴在段差上面,采用贴合平台加热,再用滚轮滚压方式对上覆盖膜进行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材料成本和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良率,段差填充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段差填充方法所制作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段差填充方法流程示意图(被覆盖层为方形)。

图3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段差填充方法流程示意图(被覆盖层为星形)。

图中:101-基板;102-上覆盖膜;103-被覆盖层;104-热熔胶;105-盖板;106-加热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一种新型段差填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热熔胶104在低温时受热收缩的特点以及在tg点受热熔化的特性,将热熔胶104切割成与被覆盖层103形状相符的闭合环状图形,所述热熔胶104的内边缘略大于被覆盖层103的外边缘;

步骤2:将热熔胶104贴附在被覆盖层103的外围,所述热熔胶104的厚度不超过段差高度;

步骤3:用一块导热的盖板105压住段差,再用热风、或者直接加热盖板105的方式使热熔胶104收缩至被覆盖层103四周;本方法亦能有效克服异形被覆盖层103。

步骤4:取下盖板105;将上覆盖膜102预贴在段差上面,再利用加热滚轮106进行热压合,以增加封边距离;

步骤5:再利用滚轮将产品中的空气赶出。

此外,在步骤3中可以用发热灯源、紫外光照射或者激光照射的方法来使胶水达到收缩的目的。在步骤4中,也可采用、用贴合平台加热,再用滚轮滚压方式对上覆盖膜102进行贴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段差填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热熔胶切割成与被覆盖层形状相符的闭合环状图形,所述热熔胶的内边缘略大于被覆盖层的外边缘;步骤2:将热熔胶贴附在被覆盖层的外围,所述热熔胶的厚度不超过段差高度;步骤3:用一块导热的盖板压住段差,再用热风、或者直接加热盖板的方式使热熔胶收缩至被覆盖层四周;步骤4:取下盖板;将上覆盖膜预贴在段差上面,再利用加热滚轮进行热压合;步骤5:再利用滚轮将产品中的空气赶出。本发明方法减少了材料成本和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良率,段差填充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岸;夏文泽;林上斌;高启仁;胡堂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捷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16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