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制板支撑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0704发布日期:2018-12-19 05:4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制板支撑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制板支撑夹具,可广泛适用于需要将印制板支撑到一定高度固定的场合。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印制电路板的灌封也越来越自动化。印制板自动点胶机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灌封质量。自动点胶机自动点胶程序需要进行视觉编程,这就需要一款具有固定标志点且能对一系列不同尺寸、形状的印制板进行抬高、定位的工装夹具。现有的印制板夹具存在一些问题:

1、结构复杂,制作周期长,操作不简便。

2、对应自动点胶机的视觉编程系统,没有一个固定标志点可作为编程的基准点。

3、不能同时适应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印制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可适应不同形状尺寸印制板,且利于编程自动化机械使用的印制板支撑夹具。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制板支撑夹具,包括可安装于工作台上的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第一支撑部顶部沿纵向固定设有固定支撑杆,在第一支撑部顶部设有可纵向移动及横向摆动的第一活动支撑杆,且第一活动支撑杆可被定位固定于第一支撑部上;

在第二支撑部的顶部设有可纵向移动的第二活动支撑杆,以及可纵向移动及横向摆动的第三活动支撑杆,且第二、第三活动支撑杆可被定位固定于第二支撑部上;

在固定支撑杆、第一活动支撑杆、第二活动支撑杆、第三活动支撑杆上均设有可穿设于印制板的安装孔内的支撑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上开有腰形孔,一个锁紧螺钉穿过腰形孔将第一活动支撑杆固定于第一支撑部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动支撑杆上开有腰形孔,两个锁紧螺钉穿过腰形孔将第二活动支撑杆固定于第二支撑部的顶部。

进一步的,在第二支撑部的顶部、紧靠第二活动支撑杆一侧边设有定位块,以限制第二活动支撑杆横向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活动支撑杆上开有腰形孔,一个锁紧螺钉穿过腰形孔将第三活动支撑杆固定于第二支撑部的顶部。

具体的,所述底座为两根沿纵向平行设置的纵梁;

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结构相同,均为门形框架,门形框架横跨两根纵梁并与纵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每一根纵梁两端均间隔设有一系列固定孔,所述门形框架下端可与任意固定孔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印制板夹具工装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易于操作。固定支撑杆配合第二活动支撑杆对不同形状、尺寸的印制板进行定位,并确定标志点;第一、第三活动支撑杆能调节纵向长短与横向角度以适应不同尺寸与形状的印制板。该夹具能够有效的辅助自动点胶机为不同形状与尺寸的印制板进行点胶,同样也可以适用于需要对不同形状尺寸印制板装夹的其他场合。

因此,本发明的印制板夹具工装能够对不同形状、尺寸的印制板进行有效定位与装夹,以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大大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夹具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夹具夹持位置变化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工作台面,3-第一支撑部,4-第二支撑部,5-固定支撑杆,6-第一活动支撑杆,7-锁紧螺钉,8-第二活动支撑杆,9-第三活动支撑杆,10-定位块,11-支撑钉,12-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纵、横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以目前自动点胶机灌封过程为例,底座1固定在自动点胶机的工作台2上。如图1~4所示,印制板支撑夹具包括可安装于工作台2上的底座1、固定于底座1上的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部3和第二支撑部4。所述底座1为两根沿纵向平行设置的纵梁。所述第一支撑部3与第二支撑部4结构相同,均为门形框架。门形框架横跨两根纵梁并与纵梁固定连接。在每一根纵梁两端均间隔设有一系列固定孔12。所述门形框架下端可与任意固定孔12固定连接。

在第一支撑部3顶部沿纵向固定设有固定支撑杆5。

在第一支撑部3顶部设有可纵向移动及横向摆动的第一活动支撑杆6,且第一活动支撑杆6可被定位固定于第一支撑部3上。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6上开有腰形孔。一个锁紧螺钉7穿过腰形孔将第一活动支撑杆6固定于第一支撑部3的顶部。

在第二支撑部4的顶部设有可纵向移动的第二活动支撑杆8,以及可纵向移动及横向摆动的第三活动支撑杆9,且第二、第三活动支撑杆可被定位固定于第二支撑部4上。

所述第二活动支撑杆8上开有腰形孔。两个锁紧螺钉7穿过腰形孔将第二活动支撑杆8固定于第二支撑部4的顶部。在第二支撑部4的顶部、紧靠第二活动支撑杆8一侧边设有定位块10,以限制第二活动支撑杆8横向摆动。第二活动支撑杆8通过两个锁紧螺钉7可限制第二活动支撑杆8仅在纵向方向移动,但是由于制造和安装误差,锁紧螺钉7与腰形孔之间可能存在一定间隙,导致第二活动支撑杆8有一定横向偏转,因此进一步增加定位块10,以限制第二活动支撑杆8横向摆动。

所述第三活动支撑杆9上开有腰形孔。一个锁紧螺钉7穿过腰形孔将第三活动支撑杆9固定于第二支撑部4的顶部。

在固定支撑杆5、第一活动支撑杆6、第二活动支撑杆8、第三活动支撑杆9上均设有可穿设于印制板的安装孔内的支撑钉11。

第一支撑部3和第二支撑部4具有一定高度,能够抬高印制板的高度,使印制板位于自动点胶机自带摄像头的行程范围内。

固定支撑杆5是固定不动的,对应印制板上的任意一个安装孔。

第二活动支撑杆8对应印制板上的第二个安装孔。

第一、第三活动支撑杆均能够纵向移动和横向摆动,分别对应印制板上的第三、第四个安装孔。设计能够同时纵向移动和横向摆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适应不同的形状尺寸的印制板。

对于一块任意形状尺寸的印制板,装夹时,将印制板的第一个安装孔先放入固定支撑杆5上的支撑钉11,然后摆放印制板的位置使第二个安装孔与第一个安装孔位于同一基准线上,使第二活动支撑杆8紧靠定位块,纵向移动第二活动支撑杆8的位置使其支撑钉11插入印制板的第二个安装孔。然后拧紧第二活动支撑杆8上的两个锁紧螺钉7。调节第一、第三活动支撑杆的位置与摆动角度,使其上的支撑钉11能够分别对应插入印制板的第三、第四个安装孔,并拧紧锁紧螺钉7。完成第一块印制板的安装后,应用自动点胶机进行视觉编程,确定编程原点为固定支撑杆5上的一个标志点。其余同尺寸的印制板对应支撑钉11的位置放置即可,可用同一程序对同一型号的不同印制板进行自动点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制板支撑夹具,包括底座、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第一支撑部顶部沿纵向固定设有固定支撑杆,在第一支撑部顶部设有可纵向移动及横向摆动的第一活动支撑杆,且第一活动支撑杆可被定位固定于第一支撑部上;在第二支撑部的顶部设有可纵向移动的第二活动支撑杆,以及可纵向移动及横向摆动的第三活动支撑杆,且第二、第三活动支撑杆可被定位固定于第二支撑部上;在固定支撑杆、第一活动支撑杆、第二活动支撑杆、第三活动支撑杆上均设有可穿设于印制板的安装孔内的支撑钉。本发明的印制板夹具工装能够对不同形状、尺寸的印制板进行有效定位与装夹,以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大大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静;刘凡兵;葛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航天机电设备与特种材料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10.12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