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领域的新型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0780发布日期:2019-01-18 22:5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领域的新型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领域的新型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新能源的需求逐渐的需求,因此,新能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便包括生物质。生物质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生物质颗粒进行混合处理,现有的混合装置对生物质颗粒的混合效率低,且混合的效果不理想,同时混合时无法带动生物质颗粒的充分滚动,进而影响对生物质颗粒混合的效果,并且在混合的过程中混合方式单一,同时无法将生物质颗粒中的杂质分离掉,使得杂质混合在生物质颗粒中,进而影响生物质颗粒后期的使用,影响生物质颗粒的品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能源领域的新型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设备。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领域的新型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设备,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推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推动装置上的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的活塞装置、设置于所述活塞装置右侧的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活塞装置上方的框体装置、收容于所述框体装置内的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上的混合框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一定位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框左侧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弹簧,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转动框、收容于所述转动框内的配重轮、设置于所述转动框上的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端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右侧的第二定位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框上方的第一拉环、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框内的第二弹簧,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一电缸、位于所述第一电缸左侧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侧的竖杆、位于所述竖杆左侧的横杆、设置于所述横杆上的若干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竖杆下方的移动板、位于所述移动板左侧的第四弹簧、设置于所述竖杆上的若干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竖杆右侧的第一定位杆,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下方的斜杆、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第六弹簧、竖板、位于所述竖杆右侧的加强杆、位于所述竖板左侧的第三定位框、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框上方的第七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三定位框内的第八弹簧,所述活塞装置包括密封框、设置于所述密封框内的第一光滑块、收容于所述密封框内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右端的第一滚轮、顶靠在所述第一滚轮上的拉线、位于所述拉线下方的活塞、位于所述活塞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九弹簧、位于所述第九弹簧下方的固定块、位于所述密封框左侧的第二定位杆,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左侧的第二电缸、位于所述第二电缸上下两侧的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二电缸左侧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上下两侧的第十弹簧,所述框体装置包括框体、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第二光滑块、第三光滑块、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连接管、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第四定位框、位于所述第四定位框左侧的限定绳、收容于所述第四定位框内的喷气管,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板、设置于所述升降板上的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过滤网上的挡板、位于所述升降板上方的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右侧的第十一弹簧、位于所述升降板下方的振动器、升降框、位于所述升降框下方的若干第十二弹簧、位于所述升降框右侧的第四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杆下端的第二滚轮,所述混合框装置包括混合框、位于所述混合框右侧的定位架、设置于所述定位架上的第十三弹簧、位于所述第十三弹簧下方的定位板、位于所述定位板右侧的第一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下方的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杆下方的第二移动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左侧的第十四弹簧、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杆左侧的三角块、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杆上方的第十五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新能源领域的新型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设备能够实现对生物质颗粒充分有效的混合处理,混合充分;同时可以带动生物质颗粒充分的滚动,以便实现生物质颗粒全面的混合,从而可以保证对生物质颗粒混合的效果,提高对生物质颗粒混合的效率;并且升降板的上下移动可以带动混合框的左右移动,使得混合框内的生物质颗粒彻底的混合,并且向上喷出的空气可以穿过过滤网的滤孔喷到生物质颗粒上,促进对生物质颗粒的混合,混合方式多样化;同时可以对生物质颗粒中的杂质进行分离,以便减少生物质颗粒中的杂质,提高生物质颗粒的纯度,保证生物质颗粒的品质,便于后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能源领域的新型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新能源领域的新型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新能源领域的新型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设备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连接装置2、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推动装置3、设置于所述推动装置3上的定位装置4、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4上的活塞装置5、设置于所述活塞装置5右侧的驱动装置6、位于所述活塞装置5上方的框体装置7、收容于所述框体装置7内的升降装置8、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7上的混合框装置9。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撑杆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上方的第一定位框1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框12左侧的第一支架1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3上的第一弹簧14。所述第一支撑杆11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框12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一定位框12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3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1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转动框21、收容于所述转动框21内的配重轮22、设置于所述转动框21上的第二支架23、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23上端的第一固定杆24、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4右侧的第二定位框25、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框25上方的第一拉环26、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框25内的第二弹簧27。所述转动框21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转动框21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框12内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框12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转动框21可以在所述第一定位框12内稳定的旋转。所述配重轮22呈圆柱体,所述配重轮22收容于所述转动框21内,所述配重轮22可以在所述转动框21内转动,所述配重轮22的质量较大,远大于本发明的质量,为本发明质量的3倍以上,从而可以保证本发明的中心位置较低。所述第二支架23的下端与所述转动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4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架23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支架2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固定杆2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架2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框25呈空心的长方体且左右表面相通,所述第二定位框2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环26呈弯曲状,所述第一拉环26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7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框25内,所述第二弹簧27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4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推动装置3包括第一电缸31、位于所述第一电缸31左侧的第一推动杆32、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32左侧的竖杆33、位于所述竖杆33左侧的横杆34、设置于所述横杆34上的若干第三弹簧35、位于所述竖杆33下方的移动板36、位于所述移动板36左侧的第四弹簧37、设置于所述竖杆33上的若干第五弹簧38、位于所述竖杆33右侧的第一定位杆39。所述第一电缸3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一电缸3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电缸31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32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推动杆3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电缸3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缸31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32左右移动。所述竖杆33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推动杆32的左端与所述竖杆33固定连接。所述横杆34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横杆34的右端与所述竖杆33固定连接,所述横杆34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341,所述第一通孔341呈方形,所述第二支架2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41。所述第三弹簧3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架2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弹簧35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341内,所述第三弹簧35的一端与所述横杆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2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36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移动板36顶靠在所述底板1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竖杆33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板36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37的右端与所述移动板36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37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38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五弹簧38的右端与所述竖杆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38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39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39的左端与所述竖杆3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装置4包括横板41、位于所述横板41下方的斜杆42、位于所述横板41上方的第六弹簧43、竖板44、位于所述竖杆44右侧的加强杆45、位于所述竖板44左侧的第三定位框46、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框46上方的第七弹簧47、收容于所述第三定位框46内的第八弹簧48。所述横板4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电缸31与所述横板41固定连接。所述斜杆42呈倾斜状,所述斜杆4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31固定连接,所述斜杆42的上端与所述横板41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43呈竖直状,所述第六弹簧43的下端与所述横板41固定连接。所述竖板4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竖板44的下端与所述横板4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45呈倾斜状,所述加强杆45的下端与所述横板41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45的上端与所述竖板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框46呈空心的长方体且左右表面相通,所述第三定位框46的右端与所述竖板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39的右端收容于所述第三定位框46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定位杆39可以在所述第三定位框46内左右移动。所述第七弹簧47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框46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弹簧48收容于所述第三定位框46内,所述第八弹簧48的右端与所述竖板44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弹簧48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39的右端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活塞装置5包括密封框51、设置于所述密封框51内的第一光滑块52、收容于所述密封框51内的第二固定杆53、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53右端的第一滚轮54、顶靠在所述第一滚轮54上的拉线55、位于所述拉线55下方的活塞56、位于所述活塞56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九弹簧57、位于所述第九弹簧57下方的固定块58、位于所述密封框51左侧的第二定位杆59。所述密封框51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下端设有开口,使其纵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密封框51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二通孔511及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三通孔512,所述第二通孔511呈圆形,所述第三通孔512呈方形,所述第二通孔511及第三通孔512贯穿所述密封框51的内外表面。所述第一光滑块5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光滑块52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512内且与所述密封框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滑块52采用光滑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固定杆5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杆53的左端与所述密封框5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53的右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54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54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杆53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54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旋转。所述拉线5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拉环26固定连接,所述拉线55贯穿所述第一光滑块52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光滑块52采用的光滑材料使得所述拉线55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拉线55顶靠在所述第一滚轮54上。所述活塞56呈长方体,所述活塞56收容于所述密封框51内且与所述密封框51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活塞56可以在所述密封框51内上下移动,所述拉线55的下端与所述活塞56固定连接,从而可以拉到所述活塞56在所述密封框5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九弹簧5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活塞56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九弹簧57的上端与所述活塞5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58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密封框5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58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58的一端与所述密封框5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弹簧57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块5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59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杆59的右端与所述密封框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59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框25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定位杆59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弹簧27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59的左端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连接板61、位于所述连接板61左侧的第二电缸62、位于所述第二电缸62上下两侧的定位块63、位于所述第二电缸62左侧的第二推动杆64、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64上下两侧的第十弹簧65。所述连接板61呈长方体,所述第六弹簧43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板61的下端固定连接,从而对其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电缸62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电缸62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电缸62与所述连接板6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63设有两个,所述定位块63的右端与所述连接板6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63与所述第二电缸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64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62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缸62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推动杆64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64的左端与所述密封框51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带动所述密封框51左右移动。所述第十弹簧65设有两个,所述第十弹簧6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62固定连接,所述第十弹簧65的左端与所述密封框5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装置7包括框体71、设置于所述框体71上的第二光滑块72、第三光滑块73、位于所述框体71下方的连接管74、收容于所述框体71内的第四定位框75、位于所述第四定位框75左侧的限定绳76、收容于所述第四定位框75内的喷气管77。所述框体71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框体71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四通孔711、第五通孔712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六通孔713,所述第四通孔711及第五通孔712呈方形,所述第六通孔713呈圆形,所述第一固定杆24的上端与所述框体7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61的上端与所述框体7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滑块7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光滑块72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711内且与所述框体7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滑块72采用光滑材料制成。所述第三光滑块73呈长方体,所述第三光滑块73收容于所述第五通孔712内且与所述框体7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光滑块73采用光滑材料制成。所述连接管74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713且与所述框体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连接管74的内部与所述框体71的内部相通,所述连接管74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511且与所述密封框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连接管74的内部与所述密封框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定位框75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第四定位框75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7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定位框75位于所述第六通孔713的上方。所述限定绳76的下端与所述框体7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气管77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713且与所述框体7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气管77收容于所述第四定位框75内。

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装置8包括升降板81、设置于所述升降板81上的过滤网82、设置于所述过滤网82上的挡板83、位于所述升降板81上方的第三固定杆84、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84右侧的第十一弹簧85、位于所述升降板81下方的振动器86、升降框87、位于所述升降框87下方的若干第十二弹簧88、位于所述升降框87右侧的第四固定杆89、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杆89下端的第二滚轮80。所述升降板81呈长方体,所述升降板81收容于所述框体71内且与所述框体71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升降板81可以在所述框体71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板8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七通孔811,所述第七通孔811呈方形。所述过滤网82呈长方体,所述过滤网82收容于所述第七通孔811内且与所述升降板81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82的滤孔小,使得生物质颗粒无法穿过,以便使得生物质颗粒集中在所述过滤网82的上方,所述过滤网82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八通孔821,所述第八通孔821呈方形。所述挡板83呈长方体,所述挡板83收容于所述第八通孔821内且与所述过滤网82固定连接,所述挡板83位于所述喷气管77的上方,使得喷气管77向上喷出的气体直接喷到所述挡板83上。所述第三固定杆8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固定杆84的下端与所述升降板8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84的左表面顶靠在所述框体71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十一弹簧85设有若干个,所述第十一弹簧85的左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84固定连接,所述限定绳76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板81固定连接,防止其过度向上移动。所述振动器86与所述升降板81固定连接,所述振动器86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振动器86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该开关设置于所述框体71的外侧,并且通过电线贯穿框体71的内外表面实现与振动器86的电性连接,方便使用者操作。所述升降框87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升降框87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七通孔811且与所述升降板8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框87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四定位框75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升降框87可以在所述第四定位框75内上下移动。所述第十二弹簧88设有若干个,所述第十二弹簧88的下端与所述框体7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二弹簧88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框87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89呈长方体,所述第四固定杆89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板8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89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轮80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80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四固定杆89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80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混合框装置9包括混合框91、位于所述混合框91右侧的定位架92、设置于所述定位架92上的第十三弹簧93、位于所述第十三弹簧93下方的定位板94、位于所述定位板94右侧的第一移动杆95、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95下方的连接杆96、位于所述连接杆96下方的第二移动杆97、设置于所述连接杆96左侧的第十四弹簧98、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杆97左侧的三角块99、位于所述第二移动杆97上方的第十五弹簧90。所述混合框91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混合框91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升降板81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混合框91可以在所述升降板81上左右移动,所述第十一弹簧85的右端与所述混合框9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92呈7字形,所述定位架92的上端与所述混合框9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三弹簧93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架92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94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板94的左表面顶靠在所述混合框91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架92卡扣在所述定位板94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定位架92可以在所述定位板94上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第十三弹簧93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板9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9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移动杆95的左端与所述定位板9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95贯穿所述第二光滑块92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杆95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连接杆96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杆9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杆9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97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杆9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移动杆9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97贯穿所述第三光滑块73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移动杆97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第十四弹簧98的左端与所述框体71固定连接,所述第十四弹簧98的右端与所述连接杆96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99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移动杆97的左端与所述三角块99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99的左表面呈斜面,所述第二滚轮80顶靠在所述三角块99的斜面上,使得所述三角块99向左移动时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滚轮80向上移动。所述第十五弹簧90的左端与所述三角块99固定连接,所述第十五弹簧90的右端与所述框体71内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新能源领域的新型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设备使用时,首先将生物质颗粒倒入到所述混合框91内,且处于所述过滤网82及挡板83的上方。然后打开所述第二电缸62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64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密封框51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通过拉线55的设置使得所述活塞56在所述密封框51内不断的上下移动,所述活塞56向上移动时,所述密封框51内的空气经过所述连接管74进入到所述喷气管77内,然后向上喷出,且喷到所述挡板83上,使得所述挡板83、过滤网82及升降板81向上移动,然后空气经过所述过滤网82的滤孔向上喷出,以便带动过滤网82上方的生物质颗粒移动,促进其混合,所述活塞56在所述密封框51内向下移动时,所述第四定位框75内的空气经过喷气管77及连接管74进入到所述密封框51内,所述升降板81在所述框体71内向下移动,由于所述活塞56不断的上下移动使得空气可以不断的穿过过滤网82的滤孔喷到生物质颗粒上,促进颗粒移动,并且可以带动升降板81不断的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带动其上方的生物质颗粒不断的上下移动,使得生物质颗粒可以有效的移动,促进其混合,并且升降板81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四固定杆89及第二滚轮80使得所述三角块99不断的左右移动,然后通过所述第二移动杆97、连接杆96及第一移动杆95使得所述定位板94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混合框91在所述升降板81上不断的左右移动,从而可以促进混合框91内的生物质颗粒充分的移动,使得混合的更加充分彻底,并且提高了混合的效率,节约了时间。然后打开振动器86的开关,使其带动所述升降板81振动,从而可以带动其上方的生物质颗粒振动。然后打开所述第一电缸3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32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竖杆33及横杆34不断的左右移动,然后通过所述第三弹簧35使得所述第二支架23不断地左右摆动,其所述转动框21在所述第一定位框12内稳定的旋转,所述配重轮22在所述转动框21内转动,从而可以保证本发明的重心较为稳定,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23可以稳定的左右摆动,进而使得所述框体71不断的左右摆动,带动混合框91内的生物质颗粒充分的晃动移动,并且配合向上喷出的空气,实现生物质颗粒充分的混合,有利于将其打散,使其混合的更加均匀且充分,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直至将其混合完毕为止。至此,本发明新能源领域的新型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