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的工业锅炉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8521发布日期:2019-10-15 18:30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的工业锅炉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的工业锅炉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净化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和化工废气净化等。

工业锅炉使用过程中如果把产生的废气直接排入空气中,废气中的有害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会经常使用到废气处理装置,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过滤掉,之后再排入空气中,如今处理装置都较为单一,对于许多废气的净化通常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根本不达标,不利于环境保护,且能源消耗较高,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的工业锅炉废气处理装置,解决了如今处理装置对于许多废气的净化通常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根本不达标,不利于环境保护,且能源消耗较高,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的工业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入风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处理仓,所述处理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贯穿处理仓并与抽风机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通风管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等距离排列的注风管,每个所述注风管的顶端均固定连通有排风嘴,所述处理仓的内部固定连通有与处理仓相适配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排风管,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处理仓相适配的滤棉,所述滤棉的上表面与处理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处理仓相适配的活性炭板,所述活性炭板位于过滤棉的右侧,所述处理仓右侧面的上部固定连通有出风管。

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滤水箱,所述滤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滤水箱相适配的滤网,所述处理仓右侧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的左端贯穿处理仓并延伸至处理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贯穿滤水箱并延伸至滤水箱的内侧壁,所述处理仓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的底端一次贯穿滤水箱和滤网并延伸至滤网的下方,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左端贯穿处理仓并延伸至处理仓的内侧壁。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的高度均至少为五厘米。

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胶垫,每个所述胶垫的底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处理仓的正面固定镶嵌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钢化玻璃窗。

优选的,所述注风管的数量至少为四个,每个所述注风管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排风管的外表面开设有排风孔,所述排风口与过滤棉相靠近。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的工业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节能的工业锅炉废气处理装置,通过支撑腿的设置,且支撑腿的高度至少为五厘米,便于使用人员通过叉车对处理装置进行移动,极大的降低使用人员的劳力支出,通过胶垫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支撑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处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意外导致处理装置倾斜,给使用人员带来麻烦,通过观察窗的设置,便于使用人员贯穿处理仓内部的净化状况。

(2)该节能的工业锅炉废气处理装置,通过通风管、注风管和排风嘴的设置,在抽风机的作用下,能够使废气经排风嘴排出,进入处理仓的部,经水对废气进行降温和除硫处理,通过单项阀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处理仓内部放置的水进入通风管的内部,影响处理装置的正常使用,通过滤棉和活性炭板的设置,能够有效的祛除废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和异味,通过滤水箱和滤网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过滤废气之后的水进行过滤,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节约能源,使其整体对于不同废气的净化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利于环境保护,且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理仓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理仓正视图。

图中:1底座、2通风管、3排风嘴、4单向阀、5注风管、6第一抽水管、 7第一排水管、8第一水泵、9第一支撑板、10胶垫、11支撑腿、12抽风机、 13入风管、14滤水箱、15滤网、16第二抽水管、17第二支撑板、18第二排水管、19第二水泵、20出风管、21活性炭板、22处理仓、23滤棉、24排风孔、25排风管、26隔板、27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的工业锅炉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1,每个支撑腿11的高度均至少为五厘米,便于使用人员通过叉车对处理装置进行移动,极大的降低使用人员的劳力支出,每个支撑腿11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胶垫10,每个胶垫10的底面均开设有防滑纹,能够有效增加支撑腿1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处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意外导致处理装置倾斜,给使用人员带来麻烦,底座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抽风机12,抽风机12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入风管13,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处理仓22,处理仓22的正面固定镶嵌有观察窗27,观察窗27为钢化玻璃窗,便于使用人员贯穿处理仓22内部的净化状况,处理仓2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通风管2,通风管2的一端贯穿处理仓22并与抽风机12的输出端相连通,通风管2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等距离排列的注风管5,注风管5的数量至少为四个,每个注风管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单向阀4,能够有效避免处理仓22内部放置的水进入通风管2的内部,影响处理装置的正常使用,每个注风管5的顶端均固定连通有排风嘴3,处理仓22的内部固定连通有与处理仓 22相适配的隔板26,隔板26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排风管25,隔板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处理仓22相适配的滤棉23,滤棉23的上表面与处理仓 2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排风管25的外表面开设有排风孔24,排风口24与过滤棉23相靠近,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提高整体实用性,隔板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处理仓22相适配的活性炭板21,活性炭板21位于过滤棉23 的右侧,处理仓22右侧面的上部固定连通有出风管20。

底座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滤水箱14,滤水箱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滤水箱14相适配的滤网15,处理仓22右侧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8,第一水泵8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抽水管6,第一抽水管6的左端贯穿处理仓22并延伸至处理仓 22的内侧壁,第一水泵8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水管7,第一排水管7 远离第一水泵8的一端贯穿滤水箱14并延伸至滤水箱14的内侧壁,处理仓 22右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7,第二支撑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19,第二水泵19的输入端固定连接第二抽水管16,第二抽水管16的底端一次贯穿滤水箱14和滤网15并延伸至滤网15的下方,第二水泵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水管18,第二排水管18的左端贯穿处理仓 22并延伸至处理仓22的内侧壁。

工作原理:首先将抽风机12、第一水泵8和第二水泵19分别与市政电源进行电连接,抽风机12工作,把锅炉废气注入到通风管2的内部,经排风嘴 3排出,进入处理仓22的部,经水对废气进行降温和除硫处理,然后废气经排风管25进入隔板26的上方,经过滤棉23和活性炭板21祛除废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和异味,从出风管20排出,完成对废气的处理,最后第一水泵8 工作,把处理仓22内部的水注入到滤水箱14的内部,经滤网15过滤,之后通过第二水泵19重新把过滤完成的水注入到处理仓22的内部,对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

综上所述,该节能的工业锅炉废气处理装置,通过支撑腿11的设置,且支撑腿11的高度至少为五厘米,便于使用人员通过叉车对处理装置进行移动,极大的降低使用人员的劳力支出,通过胶垫10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支撑腿1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处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意外导致处理装置倾斜,给使用人员带来麻烦,通过观察窗27的设置,便于使用人员贯穿处理仓22内部的净化状况,通过通风管2、注风管5和排风嘴 3的设置,在抽风机12的作用下,能够使废气经排风嘴3排出,进入处理仓 22的部,经水对废气进行降温和除硫处理,通过单项阀4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处理仓22内部放置的水进入通风管2的内部,影响处理装置的正常使用,通过滤棉23和活性炭板21的设置,能够有效的祛除废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和异味,通过滤水箱14和滤网15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过滤废气之后的水进行过滤,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节约能源,解决了如今处理装置对于许多废气的净化通常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根本不达标,不利于环境保护,且能源消耗较高,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