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活性稀释剂油渣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3719发布日期:2018-10-19 21:4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中废渣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氧活性稀释剂油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环氧活性稀释剂生产中,由于温度、碱度、催化剂等影响,活性稀释剂自身或者与其他化合物反应产生一系列的大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量大于产品本身固有的分子量,甚至远远超过,达到高分子化合物的范畴,也就是发生了加聚反应,形成了高分子聚合物。这部分大分子以及高分子化合物在产品中就形成了絮状物,明显区别于环氧活性稀释剂本身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性状。在最终产品生产出来后,这部分大分子以及高分子化合物都是以油渣形式当做废渣处理。由于在生产中产生了这部分油渣,且随着这部分油渣的排除,还附带了一部分稀释剂油相,造成产品收率下降。同时,由于这部分油渣难以处理,给环保造成很大影响,直接制约到稀释剂的可持续生产。

目前环氧活性稀释剂行业对于这一问题都没有明确的处理工艺或者说属于保密工艺。所以,如何处理环氧活性稀释剂生产中产生的废渣,直接关系到稀释剂的可持续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为了完全处理好环氧活性稀释剂生产中产生的废渣,提高产品收率,使得产品可以符合环保的要求,可持续生产,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氧活性稀释剂油渣处理装置,包括油渣罐、中和釜、静置罐、预混槽、螺杆泵、板框压滤机、收集槽,所述油渣罐顶部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与油渣管连接,所述油渣罐底部设有出料口和废水出口,所述废水出口与废水管连接,所述出料口与通过出料管与中和釜顶部入口连接,所述中和釜顶部还设有入液口,入液口与盐酸管连接,所述中和釜底部设有第一排料口,所述第一排料口通过第一排料管与静置罐顶部连接,所述静置罐底部设有第二排料口,所述第二排料口通过第二排料管与预混槽顶部入口连接,所述预混槽顶部还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进料管连接;所述预混槽底部设有第三排料口,所述第三排料口与螺杆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螺杆泵的输出端与板框压滤机连接,所述板框压滤机底部设有收集槽。

作为优选,所述静置罐底部还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与废水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板框压滤机内设有滤布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稀释剂生产中产生的油渣相,经过中和静置分层后,一部分水相去除,浓缩后的油渣相进入到预混槽内和硅藻土按照一定比例搅拌均匀,通过螺杆泵挤进到板框压滤机压滤,达到处理油渣相的目的,提高产品收率,减小环保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环氧活性稀释剂油渣处理装置,包括油渣罐1、中和釜3、静置罐4、预混槽5、螺杆泵6、板框压滤机7、收集槽8,所述油渣罐1顶部设有入料口11,所述入料口11与油渣管12连接,所述油渣罐1底部设有出料口15和废水出口13,所述废水出口13与废水管14连接,所述出料口15与通过出料管21与中和釜顶部入口22连接,所述中和釜顶部还设有入液口24,入液口24与盐酸管23连接,所述中和釜3底部设有第一排料口31,所述第一排料口31通过第一排料管32与静置罐41顶部连接,所述静置罐4底部设有第二排料口42,所述第二排料口42通过第二排料管51与预混槽顶部入口52连接,静置罐4底部还设有排水口43,排水口42与废水管14连接。

预混槽顶部还设有进料口53,所述进料口53与进料管55连接;所述预混槽5底部设有第三排料口55,所述第三排料口55与螺杆泵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螺杆泵6的输出端与板框压滤机7连接,板框压滤机7内设有滤布层71;所述板框压滤机7底部设有收集槽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收集的油渣全部收集到油渣罐1,经过静置分层,排出一部分废水,然后油渣送入到中和釜3;

在中和釜内,用稀盐酸(浓度为10%)将油渣中和到PH为6.5-7.0,将中和好后油渣和水的混合物一起送入到静置罐,加入0.015份聚丙烯酰胺便于后续分层处理,在油渣静置分层,将下层的水相排入到现有废水处理设施;

将静置罐中分层后上层的油渣相送入到预混槽,在预混槽内,将9份油渣相和1份硅藻土、0.5份硫酸亚铁、0.5份细粒径活性炭按比例混合均匀的活性物质,破坏油渣中悬浮物胶体及分散颗粒物的稳定性,同时减轻毒害,便于后续压滤处理;

期初混合总量为0.8—1吨,将板框压滤机额定压力调整为20-22Mpa,通过螺杆泵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挤进板框压滤机,前期压滤出来的油相全部重新回到预混槽;

重复压滤操作,取样检测压滤后的油相,直至板框压滤机压滤出的油相外观澄清、透明,并且油渣相以及固体混合物总量要小于1%。当压滤出料油相合格后,不再重复压滤操作,预混槽内不再添加活性物质,开始缓慢进入静置分层好的上层油渣相,进料速度跟压滤速度保持一致,使得生产平稳,连续压滤。

当压滤机处理油渣相达到8-10吨后,停止压滤,关闭螺杆泵,将收集的油相全部抽回至回收油罐81,然后将回收油罐81中的油相和水的比例按照1:0.5的比例送入到水洗釜中水洗,加入少量体积浓度为5%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将pH调为7,然后静置分层,将下层水相排入到现有废水处理设施;

将上层油相进入到脱水釜脱水,脱水完成后检测水分要求在0.1%以下,脱水合格后的油相通过过滤滤布转至回收油成品罐,等待和成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勾兑,其中过滤滤布孔径要求为10微米以内;

继续保证板框压滤机压力不变,当板框压滤机静置一段时间后没有明显滴料时,将其压力卸为0Mpa,方可松开板框,将滤布间的滤饼刮下全部收集起来,送至焚烧炉焚烧处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