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具有催化脱硝功能的异形袋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4264发布日期:2018-11-20 19:5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具有催化脱硝功能的异形袋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形袋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具有催化脱硝功能的异形袋龙装置。



背景技术: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持续增加,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急速上升,人口增长幅度大,城市规模扩大,集约化的农业、工业、电力以及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对京津冀地区城市大气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大气污染状况呈现出明显的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而机动车尾气、工业和火电厂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NOX),其本身会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此外氮氧化物(NOX)还是臭氧(O3)、细粒子(PM2.5)和酸沉降等二次污染的重要前体物。我国对其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没有任何后处理控制措施。

目前已有商业化的产品用于催化降解氮氧化物(NOX),由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具有脱硝效率高、还原剂使用量较少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但现有商业化SCR催化剂的去除污染能力缺乏普适性,只能针对单一污染物。同时,为了确保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就要布置在空气预热器之前才能满足反应温度的要求,然而该位置的高灰和二氧化硫容易使催化剂中毒。现有的除尘袋龙装置均为直条状的钢丝结构,此种结构的比表面积局限,可提供的催化表面少,催化不完全。因此,就要研究设计出一种能布置在除尘和脱硫之后的低温SCR催化脱硝异形袋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催化脱硝功能的新型异形袋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具有催化脱硝功能的异形袋龙装置,包括袋龙本体,所述袋龙本体包括固定环、催化脱硝装置和底帽,所述固定环焊接连接在所述催化脱硝装置的一端,所述催化脱硝装置的另一端焊接有底帽,所述催化脱硝装置包括若干根呈圆环排列的主筋和垂直于所述主筋内侧设置的若干根圆周筋,所述主筋和圆周筋均为弯曲条状,所述主筋和圆周筋的表面涂有一层可催化脱硝的涂层。

优选的,所述的主筋数量为15~25根,所述的圆周筋数量为10~40根。

优选的,所述的催化脱硝装置的直径为15~30cm,所述的主筋和圆周筋是直径为3~6mm的低碳钢丝。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环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外环包括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所述内环的表面上有旋转锁,所述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的一端用螺栓铰接连接在内环上,另一端用旋转锁闭合。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锁包括旋钮、旋杆和底座,所述底座焊接在所述内环上,所述旋杆的一端和所述底座内空腔的压片板螺旋连接,所述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旋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主筋和圆周筋均采用弯曲形状,可增加袋龙骨架的比表面积,提供更多的催化表面,使催化脱硝效率达到最大化。

2、本实用新型的主筋和圆周筋表面均涂有一层可催化脱硝的涂层,使袋龙装置具有催化脱硝功能。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旋转锁,可以随时更换套在袋龙装置外面的滤网,且旋转锁结构简单,滤网更换拆卸方便,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延长了袋龙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环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锁的侧面示意图。

图中:1、袋龙本体;2、固定环;3、主筋;4、圆周筋;5、催化脱硝装置;6、底帽;21、内环;22、外环;23、旋转锁;24、第一半圆环;25、第二半圆环;231、旋钮;232、旋杆;23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具有催化脱硝功能的异形袋龙装置,包括袋龙本体1,所述袋龙本体1包括固定环2、催化脱硝装置5和底帽6,所述的固定环2包括内环21和外环22,所述外环22包括第一半圆环24和第二半圆环25,所述内环21的表面上设有旋转锁23,所述第一半圆环24和第二半圆环25的一端用螺栓铰接连接在内环21上,另一端用旋转锁23闭合,所述的旋转锁23包括旋钮231、旋杆232和底座233,所述底座233焊接在所述内环21上,所述旋杆232的一端和所述底座233内空腔的压片板螺旋连接,所述旋杆232的另一端与所述旋钮231连接,所述固定环2通过旋转锁23和内环21、外环22的铰接结构,达到了固定除尘滤袋的效果,方便除尘滤袋的更换,有效的延长了袋龙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固定环2焊接连接在所述催化脱硝装置5的一端,所述催化脱硝装置5的另一端焊接有底帽6,所述催化脱硝装置5包括若干根呈圆环排列的主筋3和垂直于所述主筋3内侧设置的若干根圆周筋4,所述的主筋3数量为15~25根,所述的圆周筋4数量为10~40根,所述主筋3和圆周筋4的数量是根据袋龙装置的大小而定的,适量的根数可以增加除尘装置的催化脱硝效率,使废气催化脱硝更完全,所述的催化脱硝装置5的直径为15~30cm,所述的主筋3和圆周筋4是直径为3~6mm的低碳钢丝,所述的主筋3和圆周筋4的直径是根据多次实验所得出的最适宜袋龙除尘和滤袋安置的数据,所述主筋3和圆周筋4均为弯曲条状,所述主筋3和圆周筋4的表面有一层涂层,该涂层的材质为以多孔结构材料的腈氯纶或PAN基中空纤维膜作为载体的Mn基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通过此种材质,可以达到催化脱硝的效果,所述催化脱硝装置5通过将常规袋龙的直条状的主筋3和圆周筋4弯曲成一定形状,加大了袋龙装置骨架的比表面积,增大了催化表面,提高了催化脱硝的效率。

将具有催化脱硝功能的活性金属材料固载在袋龙表面有以下两种方式:①、以电镀的方式直接固载在袋龙的低碳钢丝表面;②、将活性金属材料混合入防腐材料中,直接喷涂在袋龙的表面上。所用的具有催化脱硝功能的活性金属材料是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Mn基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通过系列优化实验,以制备出在适宜低温条件下应用的高效SCR催化剂体系,为解决氮氧化合物的污染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具体实施时,在除尘之前,先将用于过滤的滤袋固定在袋龙上,固定方式如下:如图2和图3所示,将旋转锁23的旋钮231旋开,外环22的第一半圆环24和第二半圆环25打开,第一半圆环24和第二半圆环25的另一端有螺栓固定,将所需的滤袋套入袋龙本体1,滤袋的入口置于内环21和外环22之间,安置好后,闭合第一半圆环24和第二半圆环25,拧紧旋钮231,旋钮231会通过旋杆232带动底座233中的压片板压紧滤袋,这样滤袋已经固定在袋龙上,当需要换用滤袋时,依此法更换即可。除尘过程中,废气经过滤袋进入袋龙本体1中,通过滤袋的过滤和袋龙装置表面涂层的催化脱硝,干净的气体由袋龙的空腔输送至装置外。

本实用新型采用弯曲状主筋3的结构,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弯曲状的结构差异,可以采用S型弯,可以采用锯齿型弯,还可以采用矩形弯等等;二是弯曲的筋比直条筋对滤袋的支撑作用更显著,避免滤袋局部受力过大而撕裂,有助于延长寿命;三是弯曲结构增大了袋龙本身的比表面积,提供了更多的催化成分负载空间,为催化脱硝袋龙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采用活性金属组份以各种方法固载在袋龙的表面使袋龙可以在适宜的低温条件下除尘脱硝。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