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用旋转式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6371发布日期:2018-12-11 20:3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用旋转式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反应釜用旋转式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反应釜内添加液体反应物时,通常由管道直接投放到反应釜底部,这样往往会使液体物质对反应釜底部冲击较大,严重损坏反应釜底部,大大降低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而且有些物料需要在反应过程中缓慢加入到反应釜中,怎样减缓液体物质对反应釜的冲击,延长反应釜的使用寿命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一种反应釜用旋转式加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应釜用旋转式加料装置,减缓了对反应釜底部的冲击,使加料更均匀,和反应釜内液体充分接触,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反应效率和产量,增加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用旋转式加料装置,是由:反应釜盖子、主体管、挡环、固定盖、内管、限位环、手柄构成;反应釜盖子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插入口,插入口内设置主体管,主体管的上端封口,主体管的上端设置限位环,限位环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手柄,使手柄带动主体管以主体管的轴心线为中心旋转,主体管的下端由三个叉管构成的三叉形结构,所述的叉管的外周均匀分布至少二十个孔,所述的叉管为弹性材质,叉管下端封闭,叉管上端与主体管下端相通,主体管的一侧上部设置进料口,主体管的内壁一侧设置内管,内管的长度小于主体管的长度,内管的上端与进料口对应固定,主体管的上部外周设置挡环,限位环的直径大于挡环的直径,挡环的下方设置固定盖,主体管与固定盖对应套合,使主体管固定于反应釜盖子上,固定盖的上表面对应挡环设置圆环形的凹槽,凹槽的直径等于挡环的直径,凹槽内设置防滑圈,防滑圈表面为粗糙毛面,挡环下端外周对应防滑圈设置结合面,结合面为粗糙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拉动主体管露出内管上端的加料口进行加料,反应物质进入到主体管底部的三叉形结构的位置,通过三叉形结构外表面的孔进入反应釜,加入过程中转动手柄带动主体管旋转,液体物质流向四面八方,体积变的更小,减缓了对反应釜底部的冲击,使加料更均匀,和反应釜内液体充分接触,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反应效率和产量,增加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涉及巧妙,生产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使用效果显著,结实耐用,长期使用不易损坏,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反应釜盖子1、主体管2、挡环3、固定盖4、内管5、限位环6、手柄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反应釜盖子1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插入口,插入口内设置主体管2,主体管2的上端封口,主体管2的上端设置限位环6,限位环6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手柄7,使手柄7带动主体管2以主体管2的轴心线为中心旋转,主体管2的下端由三个叉管构成的三叉形结构,所述的叉管的外周均匀分布至少二十个孔,所述的叉管为弹性材质,叉管下端封闭,叉管上端与主体管2下端相通,主体管2的一侧上部设置进料口,主体管2的内壁一侧设置内管5,内管5的长度小于主体管2的长度,内管5的上端与进料口对应固定,主体管2的上部外周设置挡环3,限位环6的直径大于挡环3的直径,挡环3的下方设置固定盖4,主体管2与固定盖4对应套合,使主体管2固定于反应釜盖子1上,固定盖4的上表面对应挡环3设置圆环形的凹槽,凹槽的直径等于挡环3的直径,凹槽内设置防滑圈,防滑圈表面为粗糙毛面,挡环3下端外周对应防滑圈设置结合面,结合面为粗糙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