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冷干机中的旋风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8036发布日期:2019-02-22 22:34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冷干机中的旋风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干机,尤其涉及应用于冷干机中的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冷干机利用冷媒与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把压缩空气温度降到2~10℃范围的露点温度,在将压缩空气温度进行降温时容易使气体产生水分。

传统的冷干机仲分水结构普遍都比较简单,除水率普遍不高,水分过多容易造成冷干机的成品气的有水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冷干机除水效率较低的问题。

结合以上所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应用于冷干机中的旋风分离器,包括有壳体、旋叶片与挡水板,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上方设置有旋叶片,所述旋风分离器下方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旋风分离器中上方连接出气口。

进一步,所述进气口连接蒸发器。

进一步,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器,所述排水口连接排水器。

进一步,所述旋风分离器连接冷干机。

进一步,所述旋风分离器中上方通过管道连接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由蒸发器的低温过饱和的压缩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壳体经由旋风叶气体在壳体的腔体内做离心运动,将绝大部分的液态水甩出附着壳体壁往下流,部分液态水由挡水板的两次拦截附着而除去,液态水汇聚于壳体底部有排水器排出壳体外,得到低温干燥的气体由出气口排出从而有效的提高冷干机的除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分离器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分离器的主视图。

结合图1至图6的标注所示:壳体1、旋叶片2、挡水板3、旋风分离器4、进气口11、出气口12、排气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6,应用于冷干机中的旋风分离器,包括有壳体1、旋叶片2与挡水板3,壳体1外部设置有进气口11,壳体1上方设置有出气口12,壳体1下方设置有排水口13,壳体1内部设置有旋风分离器4,旋风分离器4上方设置有旋叶片2,旋风分离器4下方设置有挡水板3,旋风分离器4中上方连接出气口12,如上所述,有效的根据冷干机中的旋风分离主要是由壳体1、旋叶片2和挡水板3三部分组成,经由蒸发器的低温过饱和的压缩气体从进气口11进入壳体1经由旋风叶2气体在壳体1的腔体内做离心运动,将绝大部分的液态水甩出附着壳体1壁往下流,部分液态水由挡水板3的两次拦截附着而除去,液态水汇聚于壳体1底部有排水器14排出壳体1外,得到低温干燥的气体由出气口12排出。

进气口11连接蒸发器,如上所述,有效的将蒸发器的低温过饱和的压缩气体进入壳体1内进行旋风分离。

壳体1底部设置有排水器,排水口13连接排水器,如上所述,有效的通过排水器14排出壳体1内挡水板3两次拦截的水分,由排水口13排出。

旋风分离器4连接冷干机,如上所述,有效的讲旋风分离器4连接于冷干机,利用旋风分离器4增加冷干机的除水率。

旋风分离器4中上方通过管道连接出气口12,如上所述,有效的根据旋风分离器4除水后得到低温干燥的气体由出气口12进行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由蒸发器的低温过饱和的压缩气体从进气口11进入壳体1经由旋风叶2气体在壳体1的腔体内做离心运动,将绝大部分的液态水甩出附着壳体壁往下流,部分液态水由挡水板3的两次拦截附着而除去,液态水汇聚于壳体1底部有排水器14排出壳体1外,得到低温干燥的气体由出气口12排出从而有效的提高冷干机的除水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