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除尘降尘用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4616发布日期:2019-03-15 20:2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法除尘降尘用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除尘降尘用喷头,涉及一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内空气进行湿法除尘降尘的喷头,属于工业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对导向板上的积水进行回收再利用,并且通过导向板的弧形结构增加折射出的水幕面积的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常用到湿法除尘技术,利用水与含有粉尘的空气相接触,通过水雾将空气中的粉尘隔离,同时也能使空气降温,净化生产作业环境,现在常用的湿法除尘降尘装置,公开号CN205627426U公开了湿法除尘降尘装置,包括球阀(1)、法兰(2)、输水管(3)、喷头和封板(8);球阀一端通过管路与高压水源连接,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水平设置的输水管连接连通,输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封板进行密封封堵;喷头设置为多件,水平方向均布安装在水平设置的输水管的上方,喷头包括套管(5)、支撑板(6)和导向机构(7);套管固定设置在输水管上、且套管顶端的喷口与输水管贯通;支撑板的底端与套管固定连接、并架设在套管的上方;导向机构正对套管的顶端喷口设置在支撑板上,采用该装置进行湿法除尘降尘作业时,高压水通过喷管喷口冲击在导向机构上,通过导向机构将高压水散射成水幕,高压水流冲击在导向机构上时部分水流沿着导向机构做水平方向运动,随着水流的动能减小,在重力作用下水流顺着导向机构的倾斜面向下滴落,落到支撑板上,使降尘装置所在位置出现较多积液,该部分水流并未对降尘作业起到任何作用直接被回收循环,浪费大量的能源,且该装置的导向机构内容易存水,影响水的回收循环,浪费资源,长直状的导向机构折射出的水幕面积较小,仅能对小范围的空气进行降尘除尘,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除尘降尘用喷头提供了一种能够对导向板上的积水进行回收再利用,并且通过导向板的弧形结构增加折射出的水幕面积的喷头。能够有效提高除尘降尘效果,并且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除尘降尘用喷头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除尘降尘用喷头由导向板、导流槽、导流板、套管、接头、连通槽、支撑板和导流孔组成,所述支撑板为U型板状结构,所述支撑板上对称开有两个导流槽,且分别位于支撑板的U型槽内,所述支撑板中部开有通孔,接头置于支撑板底部,且和支撑板中部的通孔相对应,套管置于支撑板中部,且位于支撑板的U型槽内,所述套管一端穿过支撑板中部的通孔置于接头内,所述套管一端的外径小于套管另一端的外径,所述套管另一端上对称开有两个连通槽,所述套管另一端的内侧面为斜面,两个导流板一端分别置于套管上,且分别和套管上的两个连通槽相对应,两个导流板另一端分别置于支撑板上,且分别和两个导流槽一端相对应,所述导流板为弧形板状结构,且高度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所述导流板的两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导向板位于套管的上方,且位于支撑板的U型槽内,所述导向板的两端分别和支撑板相连接,且分别和两个导流槽的另一端相对应,所述导向板为弧形板状结构,且中间低、边缘高,所述导向板的两端分别开有导流孔,且分别和两个导流槽另一端相连通。

使用时,首先将接头和外部高压水管相连接,高压水进入到接头内,然后进入到套管内,再从套管内向上喷出,进而喷在导向板上,导向板和水柱剧烈碰撞,水柱从导向板中部分为两部分,然后分别沿着导向板的外侧面折射向外侧扩散喷出,对空气进行除尘降尘,扩散过程中,随着水流动能减小,部分水在重力作用下落在导向板上,所述导向板为弧形板状结构,且中间低、边缘高,进而水沿着导向板的内侧面向导向板中间位置流动,随着导向板上的积水不断增加,导向板上的水通过两个导流孔分别流进对应的导流槽内,然后沿着导流槽向下流动落在对应的导流板上,再沿着导流板向套管方向进行流动,进而通过套管上的连通槽流进套管内,跟随套管内喷出的水柱一同向上喷出,进行喷雾降尘,进而对导向板内的积水进行再利用,达到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内空气进行湿法除尘降尘的目的。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二、价格低廉,易于推广。

三、能够有效提高除尘降尘效果,并且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除尘降尘用喷头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除尘降尘用喷头导流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其中零件为:导向板(1),导流槽(2),导流板(3),套管(4),接头(5),连通槽(6),支撑板(7),导流孔(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除尘降尘用喷头是这样实现的,头由导向板(1)、导流槽(2)、导流板(3)、套管(4)、接头(5)、连通槽(6)、支撑板(7)和导流孔(8)组成,所述支撑板(7)为U型板状结构,所述支撑板(7)上对称开有两个导流槽(2),且分别位于支撑板(7)的U型槽内,所述支撑板(7)中部开有通孔,接头(5)置于支撑板(7)底部,且和支撑板(7)中部的通孔相对应,套管(4)置于支撑板(7)中部,且位于支撑板(7)的U型槽内,所述套管(4)一端穿过支撑板(7)中部的通孔置于接头(5)内,所述套管(4)一端的外径小于套管(4)另一端的外径,所述套管(4)另一端上对称开有两个连通槽(6),所述套管(4)另一端的内侧面为斜面,两个导流板(3)一端分别置于套管(4)上,且分别和套管(4)上的两个连通槽(6)相对应,两个导流板(3)另一端分别置于支撑板(7)上,且分别和两个导流槽(2)一端相对应,所述导流板(3)为弧形板状结构,且高度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所述导流板(3)的两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导向板(1)位于套管(4)的上方,且位于支撑板(7)的U型槽内,所述导向板(1)的两端分别和支撑板(7)相连接,且分别和两个导流槽(2)的另一端相对应,所述导向板(1)为弧形板状结构,且中间低、边缘高,所述导向板(1)的两端分别开有导流孔(8),且分别和两个导流槽(2)另一端相连通。

使用时,首先将接头(5)和外部高压水管相连接,高压水进入到接头(5)内,然后进入到套管(4)内,再从套管(4)内向上喷出,进而喷在导向板(1)上,导向板(1)和水柱剧烈碰撞,水柱从导向板(1)中部分为两部分,然后分别沿着导向板(1)的外侧面折射向外侧扩散喷出,对空气进行除尘降尘,扩散过程中,随着水流动能减小,部分水在重力作用下落在导向板(1)上,所述导向板(1)为弧形板状结构,且中间低、边缘高,进而水沿着导向板(1)的内侧面向导向板(1)中间位置流动,随着导向板(1)上的积水不断增加,导向板(1)上的水通过两个导流孔(8)分别流进对应的导流槽(2)内,然后沿着导流槽(2)向下流动落在对应的导流板(3)上,再沿着导流板(3)向套管(4)方向进行流动,进而通过套管(4)上的连通槽(6)流进套管(4)内,跟随套管(4)内喷出的水柱一同向上喷出,进行喷雾降尘,进而对导向板(1)内的积水进行再利用;

所述套管(4)一端的外径小于套管(4)另一端的外径的设计,能够提高套管(4)和支撑板(7)连接固定稳定性;

所述套管(4)另一端的内侧面为斜面的设计,能够使回收水沿着套管(4)内侧面流向套管(4)内部,进而跟随套管(4)内喷出的水柱一同向上喷出,进行再利用;

所述导流板(3)为弧形板状结构,且高度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的设计,能够使导向板(1)上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向套管(4)方向流动;

所述导流板(3)的两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的设计,能够使导流槽(2)内流出的水尽可能多的流进导流板(3)内侧;

所述导向板(1)为弧形板状结构,且中间低、边缘高的设计,弧形板状结构能够增加折射出的水幕面积,提高降尘范围,中间低,边缘高能够使导向板(1)上的水向导向板(1)中间位置流动;达到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内空气进行湿法除尘降尘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