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除尘降尘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4600发布日期:2019-03-15 20:2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法除尘降尘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除尘降尘喷头,涉及一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内空气进行湿法降尘的喷头,属于工业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间断的多层环形水雾对空气进行降尘,并且通过旋转的水雾将带有粉尘的空气卷入水雾中的除尘降尘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常用到湿法除尘技术,利用水与含有粉尘的空气相接触,通过水雾将空气中的粉尘隔离,同时也能使空气降温,净化生产作业环境,现在常用的湿法除尘降尘装置,公开号CN205627426U公开了湿法除尘降尘装置,包括球阀(1)、法兰(2)、输水管(3)、喷头和封板(8);球阀一端通过管路与高压水源连接,另一端通过法兰与水平设置的输水管连接连通,输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封板进行密封封堵;喷头设置为多件,水平方向均布安装在水平设置的输水管的上方,喷头包括套管(5)、支撑架(6)和导向机构(7);套管固定设置在输水管上、且套管顶端的喷口与输水管贯通;支撑架的底端与套管固定连接、并架设在套管的上方;导向机构正对套管的顶端喷口设置在支撑架上,采用该装置进行湿法除尘降尘作业时,高压水通过喷管喷口冲击在导向机构上,通过导向机构将高压水散射成水幕,因喷出的高压水柱具有一定的直径,水柱中心的高压水先与导向机构相接触,在剧烈的碰撞下形成水雾,沿着与导向机构形成的折射方向向外侧扩散,扩散过程中被水柱外侧的水流阻挡,形成单层水幕,造成雾化效果差,连接成片的水幕进行空气除尘降尘的能源利用率较低,且水幕在空气中漂浮时间较短,除尘降尘反应时间短,且该装置形成的水幕宽度由支撑架的宽度决定,单个喷头位置的水幕宽度有限,对于风道覆盖性较差,需要多组喷头配合使用,水幕沿直线方向喷出,喷出时产生的气流对于空气流通具有一定的阻碍,不利于空气与水幕接触,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除尘降尘喷头提供了一种通过间断的多层环形水雾对空气进行降尘,并且通过旋转的水雾将带有粉尘的空气卷入水雾中的除尘降尘喷头。能够有效提高对空气的除尘降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除尘降尘喷头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除尘降尘喷头由支撑杆、导流块、螺旋叶片、固定杆、转动杆、挡板、接头、套管、连接杆、导流环、导流板和螺旋板组成,接头置于套管一端上,且和套管相连通,所述挡板为环形板状结构,挡板套置于套管上,所述套管的内侧面为斜面,导流环位于套管的正上方,且外侧通过多个连接杆和套管内侧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为螺旋状,所述导流环的直径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导流板底部位于导流环内,导流板顶部从导流环内穿出,所述导流板为环形板状结构,且外侧通过多个支撑杆和导流环内侧相连接,所述导流板的直径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增加,导流块位于导流板的上方,所述导流块通过多个固定杆和导流板内侧相连接,所述导流块底部为圆台状,所述导流块中部开有贯穿孔,转动杆贯穿导流块中部的贯穿孔,所述转动杆和导流块之间置有轴承,所述转动杆一端位于套管和导流环之间,另一端位于导流块的上方,螺旋板置于转动杆上,且位于套管和导流环之间,所述转动杆另一端上置有固定块,多个螺旋叶片等距置于转动杆另一端上。

使用时,首先将接头和外部高压水管相连接,高压水通过接头进入到套管内,然后从套管内向上喷出,导流环、导流板和导流块对水柱由外向内进行逐层分割,将水柱分割成间断的多股环形水幕,最外层的环形水雾沿着导流环的外侧面在套管和导流环之间呈环形扩散喷出,中间的环形水雾在导流环和导流板之间呈环形扩散喷出,最内层的环形水雾在导流板和导流块之间呈环形扩散喷出,不会受其他水流阻碍,环形水雾的扩散范围较广,覆盖性较广,降尘面积增大,同时,部分水流冲击在连接杆上,沿着连接杆的螺旋方向转动,形成的水雾也进行相应的转动,并且部分水流冲击在螺旋板上,沿着螺旋板进行流动,进而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带动水雾旋转,将含有粉尘的空气卷入水雾中,达到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内空气进行湿法降尘的目的。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二、价格低廉,易于推广。

三、能够有效提高对空气的除尘降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除尘降尘喷头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除尘降尘喷头螺旋板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中

其中零件为:支撑杆(1),导流块(2),螺旋叶片(3),固定杆(4),转动杆(5),挡板(6),接头(7),套管(8),连接杆(9),导流环(10),导流板(11),螺旋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湿法除尘降尘喷头是这样实现的,由支撑杆(1)、导流块(2)、螺旋叶片(3)、固定杆(4)、转动杆(5)、挡板(6)、接头(7)、套管(8)、连接杆(9)、导流环(10)、导流板(11)和螺旋板(12)组成,接头(7)置于套管(8)一端上,且和套管(8)相连通,所述挡板(6)为环形板状结构,挡板(6)套置于套管(8)上,所述套管(8)的内侧面为斜面,导流环(10)位于套管(8)的正上方,且外侧通过多个连接杆(9)和套管(8)内侧相连接,所述连接杆(9)为螺旋状,所述导流环(10)的直径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导流板(11)底部位于导流环(10)内,导流板(11)顶部从导流环(10)内穿出,所述导流板(11)为环形板状结构,且外侧通过多个支撑杆(1)和导流环(10)内侧相连接,所述导流板(11)的直径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增加,导流块(2)位于导流板(11)的上方,所述导流块(2)通过多个固定杆(4)和导流板(11)内侧相连接,所述导流块(2)底部为圆台状,所述导流块(2)中部开有贯穿孔,转动杆(5)贯穿导流块(2)中部的贯穿孔,所述转动杆(5)和导流块(2)之间置有轴承,所述转动杆(5)一端位于套管(8)和导流环(10)之间,另一端位于导流块(2)的上方,螺旋板(12)置于转动杆(5)上,且位于套管(8)和导流环(10)之间,所述转动杆(5)另一端上置有固定块,多个螺旋叶片(3)等距置于转动杆(5)另一端上。

使用时,首先将接头(7)和外部高压水管相连接,高压水通过接头(7)进入到套管(8)内,然后从套管(8)内向上喷出,导流环(10)、导流板(11)和导流块(2)对水柱由外向内进行逐层分割,将水柱分割成间断的多股环形水幕,最外层的环形水雾沿着导流环(10)的外侧面在套管(8)和导流环(10)之间呈环形扩散喷出,中间的环形水雾在导流环(10)和导流板(11)之间呈环形扩散喷出,最内层的环形水雾在导流板(11)和导流块(2)之间呈环形扩散喷出,不会受其他水流阻碍,环形水雾的扩散范围较广,覆盖性较广,降尘面积增大,同时,部分水流冲击在连接杆(9)上,沿着连接杆(9)的螺旋方向转动,形成的水雾也进行相应的转动,并且部分水流冲击在螺旋板(12)上,沿着螺旋板(12)进行流动,进而带动转动杆(5)转动,转动杆(5)带动螺旋叶片(3)转动,螺旋叶片(3)带动水雾旋转,将含有粉尘的空气卷入水雾中;

所述套管(8)的内侧面为斜面的设计,能够使沿着连接杆(9)滑落的水流落在套管(8)出口位置,然后随着套管(8)内喷出的高压水柱一同向上喷出;

所述导流环(10)的直径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加,导流板(11)的直径从底部向顶部逐渐增加,导流块(2)底部为圆台状的设计,能够增加形成的环形水雾的扩散面积,增加扩散范围,提高降尘效果;达到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内空气进行湿法降尘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