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布头单元及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3628发布日期:2019-01-29 18:41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布头单元及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布头单元及涂布机。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或是具有3D效果的液晶显示器在ODF(One Drop Filling,滴下式注入法)成盒工艺之前均需要在玻璃基板上涂布框胶。如图1所示,涂布框胶4'前,需要将框胶4'由包装中取出,并放入容器2'中,通过柱塞3'挤压容器2',使得容器2'内的框胶4'注入涂布机的涂布头单元1'内,框胶4'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运动至涂布头单元1'的底部,并通过气体挤压由涂布头单元1'内喷出,以便进行涂布。

由于ODF成盒工艺的要求,框胶4'在成盒之前需要保持一个较稳定的高耸状态,因此需要框胶4'本身的粘度较大,导致现有的涂布工艺中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如图2所示,框胶4'在进入涂布头单元1'内时,由于框胶4'粘度较大,很容易出现框胶4'黏着在涂布头单元1'的内壁上,无法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移动至涂布头单元1'的底部,甚至使涂布头单元1'堵住,导致无法正常涂布框胶4',最终造成液晶成盒异常,无法封止住液晶,导致产品报废。

另一方面,由于框胶4'粘度较大,为保证产品质量,必须在涂布头单元1'内框胶4'完全使用完之前更替材料,否则容易在框胶4'接近使用完时出现断胶的问题,导致框胶4'无法完全利用。同时,随着框胶4'的使用,涂布头单元1'的内壁上会出现残留,进一步降低了框胶4'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涂布头单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框胶粘度较大而导致无法正常涂布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涂布头单元,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开口,下端设置有喷嘴,所述筒体内滑动设置有柱塞,所述柱塞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筒体的内腔横截面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且所述柱塞的端面上设置有通孔。

其中,所述柱塞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柱塞的外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其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8-1mm。

其中,所述柱塞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通孔。

其中,两个以上所述通孔均布于所述柱塞的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涂布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框胶粘度较大而导致无法正常涂布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涂布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涂布头单元。

其中,所述涂布机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柱塞向下移动。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筒体上端的所述开口连通。

其中,所述涂布机还包括抽真空组件,所述抽真空组件与所述筒体上端的所述开口连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涂布头单元及涂布机。涂布头单元设置有柱塞,气体压力作用在柱塞上,通过柱塞向下移动将框胶挤出,可以避免出现框胶无法正常涂布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柱塞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筒体的内壁黏着框胶,提升框胶的利用率。此外,通过在柱塞上设置通孔,还可以满足涂布工艺中回吸步骤的需求,可以通过对筒体内抽真空将柱塞和框胶一起回吸至筒体的顶部,保证不涂布时,框胶不会在重力作用下由喷嘴漏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涂布头单元充入框胶的原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涂布头单元中框胶无法正常使用时的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涂布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塞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筒体;11、喷嘴;12、开口;2、柱塞;21、通孔;

1'、涂布头单元;2'、容器;3'、柱塞;4'、框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布机,涂布机可以用于液晶显示器中的涂布框胶工艺。涂布机包括主体和设置于主体上的涂布头单元,如图3所示,涂布头单元包括筒体1,筒体1中空,筒体1的上端开口12,用于注入框胶,下端设置有喷嘴11,框胶受压后由喷嘴11喷出。

为了避免框胶于筒体1的侧壁粘附,使框胶无法自动向下移动至筒体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的涂布头单元还增加了柱塞2,柱塞2设置于筒体1内,并能够沿筒体1滑动,柱塞2的形状及大小与筒体1的内孔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使用时,柱塞2向下移动,将筒体1内的框胶向喷嘴11方向挤压,可以避免框胶与喷嘴11之间有空气,从而防止因框胶粘附在筒体1的内壁上而出现无法正常涂布的问题,保证产品质量。

此外,通过设置柱塞2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筒体1的内壁黏着框胶,柱塞2的外周面与筒体1的内壁接触,还可以将内壁上黏着的框胶刮下,提升框胶的利用率。

由于液晶显示器在生产过程中对洁净度要求很高,框胶内不能混入颗粒等杂物,因此,要求柱塞2的材质较硬,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避免柱塞2受到气体压力或与筒体1磨损后污染框胶。此外,涂布头单元在使用完后还需要利用特殊的溶剂清洗,柱塞2还需要具有抗腐蚀性,与清洗溶剂不发生反应。本实施例中,柱塞2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制成。聚四氟乙烯又称为特氟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可作润滑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柱塞2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上述特征的材料制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限制柱塞2的材料,但在柱塞2的外表面上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也可以在减小柱塞2的磨损的基础上,避免柱塞2与清洗溶剂发生反应。

本实施例中,涂布机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柱塞2向下移动,从而将框胶通过喷嘴11喷出。其中,驱动组件可以为充气装置,充气装置与筒体1的上端的开口12连通。使用时,向筒体1内充入气体,气体作用与柱塞2上,并推动柱塞2向下移动,从而挤压框胶。其中,充入的气体可以为氮气,氮气稳定,可以保证加工安全。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也可以为气缸、液压缸等,只要能够驱动柱塞2向下移动即可。

涂布机在实际使用时,框胶需要间断地涂布在基板上,为了避免框胶在重力作用下由喷嘴11漏出,还需要在不涂布框胶时,将位于喷嘴11处的框胶向上回吸,避免框胶外漏。若柱塞2为实心结构,在回吸过程中,通过气压反吸的作用,仅能将柱塞2吸到筒体1的顶部,而不能对内部的框胶作用,即无法实现对框胶回吸的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涂布机还包括抽真空组件,抽真空组件与筒体1的上端开口12连通,柱塞2的端面上设置有通孔21。当需要回吸框胶时,抽真空组件工作,将筒体1内抽真空,柱塞2和框胶将在气体压差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实现框胶的回吸。

为保证柱塞2向下挤压框胶时,框胶不会由通孔21挤出,且在回吸过程中,柱塞2与框胶一起向上移动,通孔21的孔径不宜过大或过小。由于框胶的粘度较大,约为200000~400000mpa.s,且具有一定的张力,通孔21的直径可以为0.8-1mm,即不会导致框胶通过通孔向上挤出,也不会在回吸的过程中仅将柱塞2回吸到筒体1的顶部,可以将经过挤压后的柱塞2和框胶看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框胶的利用率。

如图4所示,为提高回吸时框胶受力的均匀性,柱塞2的端面上可以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孔21,通孔21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两个以上的通孔21可以均匀分布在柱塞2的端面上,可以进一步提高柱塞2和框胶受力的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筒体1的直径可以为10mm,长度可以为120-130mm,综合筒体1和柱塞2的尺寸,通孔21可以设置为两个,且两个通孔21相对筒体1的轴线对称设置。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