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3618发布日期:2019-01-29 18:4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陈列柜加工设备等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连接器。



背景技术:

涂胶机(spreading machine)又称刮胶机,其应用广泛,通常应用于纺织品行业、电子器件行业。如应用于玩具的粘合、固定,封箱、包装,小型家电、电线、接头、接插件的粘合等。在各个行业的生产工艺过程中,涂胶机虽然应用广泛,但应用频率不高,特别是对于陈列柜行业来说,泡端板与陈列柜端框之间的密封区需要涂胶密封,然而由于现有的涂胶机存在涂胶精度不高,涂胶时,胶体厚度不均匀,从而导致密封效果不佳等问题,而且浪费胶体材料,因此,通常采用人工对泡端板与陈列柜端框之间的密封区进行涂胶密封,但人工涂胶的效率较慢,人力成本高,而且,胶体通常存在一定的毒性,影像人的健康。因此,怎样改进涂胶机在本行业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于泡端板与陈列柜端框之间的密封区的应用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涂胶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涂胶机,包括机架底架;X轴移动机构,水平方向设于所述机架底架的下部;Y轴移动机构,水平方向且垂直的固定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上;工作台,分别组装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和Y轴移动机构上;机架架臂,竖直方向设于所述机架底架的一侧;Z轴移动机构,竖直方向安装于所述机架架臂,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胶棒推压棒,竖直设置,且固定于所述Z轴移动机构;夹具,设于所述机械臂上,且对应的位于所述胶棒推压棒的下方,所述夹具用以加持胶棒。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X轴丝杠,水平设置;X轴深沟球轴承,固定于所述机架底架上,所述X轴丝杠的一侧组装于所述X轴深沟球轴承上;X轴角触接球轴承,固定于所述机架底架上,所述X轴丝杠的另一侧组装于所述X轴角触接球轴承上;X轴电机,固定于所述机架底架;X轴第一齿轮,组装于所述X轴丝杠位于所述X轴角触接球轴承的一端;X轴第二齿轮,组装于所述X轴电机的机轴上,所述X轴第一齿轮和X轴第二齿轮啮合;X轴偏心轴套,所述X轴电机通过所述X轴偏心轴套固定于所述机架底架上;X轴轴承端盖,组装于所述X轴角触接球轴承的外侧,所述X轴丝杠穿过所述X轴轴承端盖;X轴挡油环,密封式组装于所述X轴轴承端盖和X轴丝杠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Y轴移动机构包括Y轴丝杠,位于所述X轴丝杠的上方,水平且垂直于所述X轴丝杠;Y轴深沟球轴承,固定于所述机架底架上,所述Y轴丝杠的一侧组装于所述Y轴深沟球轴承上;Y轴角触接球轴承,固定于所述机架底架上,所述Y轴丝杠的另一侧组装于所述Y轴角触接球轴承上;Y轴电机,固定于所述机架底架;Y轴第一齿轮,组装于所述Y轴丝杠位于所述Y轴角触接球轴承的一端;Y轴第二齿轮,组装于所述Y轴电机的机轴上,所述Y轴第一齿轮和Y轴第二齿轮啮合;Y轴偏心轴套,所述Y轴电机通过所述Y轴偏心轴套固定于所述机架底架上;Y轴轴承端盖,组装于所述Y轴角触接球轴承的外侧,所述Y轴丝杠穿过所述Y轴轴承端盖;Y轴挡油环,密封式组装于所述Y轴轴承端盖和Y轴丝杠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涂胶机还包括第一连接机构,用以连接所述Y轴移动机和X轴移动机构;第二连接机构,用以连接所述工作台和Y轴移动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X轴套筒,套接于所述X轴丝杠上;X轴锁紧螺母及X轴丝杠螺母,分别固定于所述X轴套筒的两侧,其中,所述X轴丝杠螺母螺纹式固定于所述X轴丝杠上;X轴导轨底座,其底部固定于所述X轴套筒上;X轴导轨,设于所述X轴导轨底座上,且所述X轴导轨的轨体方向平行于所述X轴方向;X轴滑座,固定于所述Y轴移动机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Y轴套筒,套接于所述Y轴丝杠上;Y轴锁紧螺母及Y轴丝杠螺母,分别固定于所述Y轴套筒的两侧,其中,所述Y轴丝杠螺母螺纹式固定于所述Y轴丝杠上;Y轴导轨底座,其底部固定于所述Y轴套筒上;Y轴导轨,设于所述Y轴导轨底座上,且所述Y轴导轨的轨体方向平行于所述Y轴方向;Y轴滑座,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Z轴移动机构包括箱体,固定于所述机架架臂;Z轴丝杠,竖直设置于所述箱体内;Z轴电机,竖直固定于所述箱体上,且对应于所述Z轴丝杠位置;联轴器,所述Z轴丝杠的上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至所述Y轴电机的机轴;Z轴角触接球轴承,固定于所述箱体上,所述Z轴丝杠的上部一侧组装于所述Z轴角触接球轴承上;Z轴推力球轴承,固定于所述箱体上,所述Z轴丝杠的下部一侧组装于所述Z轴角触接球轴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涂胶机还包括第三连接机构,用以连接固定所述Z轴移动机构和胶棒推压棒,所述第三连接机构包括Z轴丝杠螺母,螺纹式连接至所述Z轴丝杠,所述胶棒推压棒的上部固定至所述Z轴丝杠螺母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的工作面上设有多个等距设置“┸”形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涂胶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电路连接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以控制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涂胶机,能在实现日常工作目的的基础上,尽量使机械结构合理的简化,降低成本,增加其实用性和性价比。此机构采用框架式机械手操作机,由步进电机作为驱动装置,X、Y轴联动可合成各种平面的各种曲线,XYZ轴联动并可合成空间曲线或直线,保证系统可靠性及涂胶精度的前提下降低造价,提高性能/价格比。自动涂胶机硬件控制采用三坐标联动运动进行控制,通过汇编语言编程来实现涂胶机的X向、Y向、Z向运动的数据量,来控制涂胶的速度和均匀性;既能保证涂胶的均匀性又能有效的节省材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对自动涂胶机升降电机进行性能测试,通过计算胶枪系统及供胶的转动惯量优化电机选型;针对控制柜内部电机驱动电路产生的谐波干扰问题进行EMC测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涂胶机沿X轴方向部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涂胶机沿Y轴方向部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涂胶机沿X轴方向部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涂胶机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其中,

11机架底架; 12机架架臂;

21 X轴丝杠; 22 X轴深沟球轴承;

23 X轴角触接球轴承; 24 X轴电机;

25 X轴第一齿轮; 26 X轴第二齿轮;

27 X轴偏心轴套; 28 X轴轴承端盖;

29 X轴挡油环;

31 Y轴丝杠; 32 Y轴深沟球轴承;

33 Y轴角触接球轴承; 34 Y轴电机;

35 Y轴第一齿轮; 36 Y轴第二齿轮;

37 Y轴偏心轴套; 38 Y轴轴承端盖;

41箱体; 42 Z轴丝杠;

43 Z轴电机; 44联轴器;

45 Z轴角触接球轴承; 46 Z轴轴承盖;

47 Z轴推力球轴承; 5工作台;

6胶棒推压棒; 7夹具;

81 X轴套筒; 82 X轴锁紧螺母;

83 X轴丝杠螺母; 84 X轴导轨底座;

85X轴导轨; 86X轴滑座;

91 Y轴套筒; 92 Y轴锁紧螺母;

93 Y轴丝杠螺母; 94 Y轴导轨底座;

95Y轴导轨; 96 Y轴滑座;

100 Z轴丝杠螺母; 111胶棒;

71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涂胶机,包括机架底架11、机架架臂12、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工作台5、胶棒推压棒6、夹具7、第一连接机构、第二连接机构、第三连接机构以及控制系统。机架架臂12竖直方向设于所述机架底架11的一侧。

所述X轴移动机构水平方向设于所述机架底架11的下部;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X轴丝杠21、X轴深沟球轴承22、X轴角触接球轴承23、X轴电机24、X轴第一齿轮25、X轴第二齿轮26、X轴偏心轴套27、X轴轴承端盖28、X轴挡油环29。其中,X轴丝杠21水平设置;X轴深沟球轴承22固定于机架底架11上,X轴丝杠21的一侧组装于所述X轴深沟球轴承22上;X轴角触接球轴承23固定于机架底架11上,X轴丝杠21的另一侧通过预紧螺母和放松螺母组装于X轴角触接球轴承23上;X轴电机24过X轴偏心轴套27固定于机架底架11上;X轴第一齿轮25通过键组装于X轴丝杠21位于X轴角触接球轴承23的一端;X轴第二齿轮26通过键组装于X轴电机24的机轴上,X轴第一齿轮25和X轴第二齿轮26啮合;X轴轴承端盖28组装于X轴角触接球轴承23的外侧,X轴丝杠21穿过X轴轴承端盖28;X轴挡油环29密封式组装于所述X轴轴承端盖28和X轴丝杠21之间。

所述Y轴移动机构水平方向且垂直的组装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上。所述Y轴移动机构包括Y轴丝杠31、Y轴深沟球轴承32、Y轴角触接球轴承33、Y轴电机34、Y轴第一齿轮35、Y轴第二齿轮36、Y轴偏心轴套37、Y轴轴承端盖38。其中,Y轴丝杠31位于所述X轴丝杠21的上方,水平且垂直于X轴丝杠21;Y轴深沟球轴承32固定于机架底架11上,Y轴丝杠31的一侧组装于Y轴深沟球轴承32上;Y轴角触接球轴承33固定于机架底架11上,Y轴丝杠31的另一侧通过预紧螺母和放松螺母组装于Y轴角触接球轴承33上;Y轴电机34过Y轴偏心轴套37固定于机架底架11上;Y轴第一齿轮35通过键组装于Y轴丝杠31位于Y轴角触接球轴承33的一端;Y轴第二齿轮36通过键组装于Y轴电机34的机轴上,Y轴第一齿轮35和Y轴第二齿轮36啮合;Y轴轴承端盖38组装于Y轴角触接球轴承33的外侧,Y轴丝杠31穿过Y轴轴承端盖38;Y轴挡油环密封式组装于所述Y轴轴承端盖38和Y轴丝杠31之间。

工作台5的工作面上设有多个等距设置“┸”形槽。工作台5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组装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和通过第三连接机构组装于所述Y轴移动机构上。第一连接机构用以连接所述工作台5和X轴移动机构;第二连接机构,用以连接所述工作台5和Y轴移动机构。

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X轴套筒81、X轴锁紧螺母82及X轴丝杠螺母83、X轴导轨底座84、导轨85、X轴滑座86,X轴套筒81套接于X轴丝杠21上;X轴锁紧螺母82及X轴丝杠螺母83分别固定于X轴套筒81的两侧,与X轴锁紧螺母82配套使用的还有圆螺母,其中,X轴丝杠螺母83螺纹式固定于所述X轴丝杠21上;X轴导轨底座84其底部固定于所述X轴套筒81上;该X轴导轨底座84上设有两个向上的凸起的底座安装部。X轴导轨85设于X轴导轨底座84的底座安装部上上,且X轴导轨85的轨体方向平行于所述Y轴方向;X轴滑座86固定于所述Y轴移动机构的底部,并组装于滑轨,X轴滑座86上设有油杯。

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Y轴套筒91、Y轴锁紧螺母92及Y轴丝杠螺母93、Y轴导轨底座94、导轨95、Y轴滑座96,Y轴套筒91套接于Y轴丝杠21上;Y轴锁紧螺母92及Y轴丝杠螺母93分别固定于Y轴套筒91的两侧,与Y轴锁紧螺母92配套使用的还有圆螺母,其中,Y轴丝杠螺母93螺纹式固定于所述Y轴丝杠21上;Y轴导轨底座94其底部固定于所述Y轴套筒91上;该Y轴导轨底座94上设有两个向上的凸起的底座安装部。Y轴导轨95设于Y轴导轨底座94的底座安装部上上,且Y轴导轨95的轨体方向平行于所述Y轴方向;Y轴滑座96固定于所述Y轴移动机构的底部,并组装于滑轨,Y轴滑座96上设有油杯。

所述Z轴移动机构竖直方向安装于所述机架架臂12,且位于工作台5的上方;胶棒推压棒6,竖直设置,且固定于所述Z轴移动机构;夹具7设于所述机械臂上,且对应的位于所述胶棒推压棒6的下方,所述夹具7用以加持胶棒,夹具7通过连接件与手轮71连接,手轮71用以手动调节夹具的开合。

所述Z轴移动机构包括箱体41、Z轴丝杠42、联Z轴电机43、联轴器44、Z轴角触接球轴承45及Z轴轴承盖46、Z轴推力球轴承47。其中,箱体4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箱体41的上部对应于Z轴丝杠42处设有一轴孔,箱体41的下部设有安装夹具7的孔槽。箱体41固定于所述机架架臂12;Z轴丝杠42竖直设置于所述箱体41内;联Z轴电机43竖直固定于箱体41的外部,且对应于所述Z轴丝杠42位置,联Z轴电机43的机轴穿过所述轴孔;Z轴丝杠42的上端通过联轴器44连接至Y轴电机34的机轴;Z轴角触接球轴承45固定于所述箱体41上,Z轴角触接球轴承45及Z轴轴承盖46配合组装,Z轴丝杠42的上部一侧组装于Z轴角触接球轴承45上;Z轴推力球轴承47固定于箱体41的中空结构的底部,Z轴丝杠42的下部一侧组装于所述Z轴角触接球轴承45上。

所述第三连接机构用以连接固定所述Z轴移动机构和胶棒推压棒6,所述第三连接机构包括Z轴丝杠螺母100,螺纹式连接至Z轴丝杠42,所述胶棒推压棒6的上部固定至所述Z轴丝杠螺母100上。胶棒推压棒6的下端为与胶棒相配合使用的推压头。

如图4所示,所述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电路连接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以控制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的运行。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以及连接于所述PLC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电路以及用以测试电机驱动电路产生的谐波干扰问题的测试电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