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3614发布日期:2019-01-29 18:4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抛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对热固性塑胶产品进行着油处理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热固性塑胶产品进行着油处理的抛油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各式各样的物质消费品,而塑胶产品就是诸多的物质消费品中一种。

其中,在热固性塑胶产品(例如电木产品等)的注塑成型过程中,所成型出来的产品会在边缘上产生发白现象,以及后加工过程中产生刮白现象,该发白或刮白现象严重影响到产品外观的一致性,因此,需要对存在发白或刮白的产品进行后加工处理,以使得后加工处理后的产品的外观一致性好。

目前,通常对于存在发白或刮白的产品进行抛油处理以解决产品的发白或刮白问题,以满足产品的工艺需要。而现有的做法就是以2个工人为一组去抓住布的两端不停做甩抛动作,从而使得布料处的油液与产品之间,以及产品与产品之间不断地接触而实现产品的着油目的。但是,工人的长时间作业容易产生疲劳,使得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不良品机率较大及产品差油效果较差,同时,生产效率低,无法适应于自动化作业的场合。

因此,急需要一种能有效地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着油效果并适用对热固性塑胶产品或其它产品进行后加工处理的抛油机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着油效果并适用对热固性塑胶产品或其它产品进行后加工处理的抛油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抛油机,包括机架、至少两个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相间隔开的驱动器及控制所有所述驱动器协调工作的控制器。每个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机架并具有做上下升降运动的升降端,相邻两所述升降端之间设有柔性的抛油带段,所述抛油带段的一端组装于相邻两所述升降端中一者,所述抛油带段的另一端组装于相邻两所述升降端中另一者而使所述抛油带段悬挂于相邻两所述升降端之间。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抛油机还包括与所述升降端数量一一对应的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组装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升降端上,所述抛油带段组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较佳地,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布置,且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还与所述驱动器的间隔方向相交错。

较佳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上下导向件,所述上下导向件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机架及安装板中一者,所述上下导向件的第二端沿所述机架上下方向滑动地穿置于所述机架及安装板中另一者内。

较佳地,所述上下导向件分别位于所述升降端的两侧外。

较佳地,所述安装板及抛油带段中一者设有挂钩,所述安装板及抛油带段中另一者设有挂杆,所述挂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抛油带段通过所述挂杆挂于所述挂钩处而组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较佳地,所述驱动器为沿所述机架上下方向布置的气缸、油缸或直线电机。

较佳地,所述驱动器的升降端朝上的布置。

较佳地,所述机架包含底部边框、顶部边框及支撑于所述底部边框和顶部边框之间的支撑架,所述底部边框、顶部边框及支撑架三者围出框式结构,所述驱动器的底部安装于所述底部边框上,所述驱动器的顶部安装于所述顶部边框上。

较佳地,所述抛油带段在所述驱动器间隔方向上的两侧壁各向上延伸出阻挡侧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抛油机包括机架、至少两个沿机架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相间隔开的驱动器及控制所有驱动器协调工作的控制器,每个驱动器安装于机架并具有做上下升降运动的升降端,相邻两升降端之间设有柔性的抛油带段,抛油带段的一端组装于相邻两升降端中一者,抛油带段的另一端组装于相邻两升降端中另一者而使抛油带段悬挂于相邻两升降端之间;故在控制器控制相邻两驱动器做协调工作时,使得相邻两升降端之间的抛油带段的两端做协调的一升一降的频繁运动,使得置于抛油带段内的产品不停翻转,使得产品达到均匀着油的效果,以确保产品外观的一致性;正由于抛油带段两端的频繁运动是由控制器通过控制相邻两驱动器的协调工作所实现,故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提高产品着油效果,并适用对热固性塑胶产品或其它产品进行后加工处理,适应于自动化作业场合。另,本实用新型的抛油机借由机架、驱动器、控制器及抛油带段即可以实现产品自动着油目的,故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抛油机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抛油机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抛油机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抛油机在主视方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抛油机100包括机架10、三个沿机架10 的长度(即双箭头A所指)相间隔开的驱动器20及控制所有驱动器20协调工作的控制器30。每个驱动器20安装于机架10并具有做上下升降运动的升降端 21,相邻两升降端21之间设有柔性的抛油带段40,抛油带段40的一端组装于相邻两升降端21中一者,抛油带段40的另一端组装于相邻两升降端21另一者而使抛油带段40悬挂于相邻两升降端21之间,状态见图1或图2所示;较优的是,抛油带段40在驱动器20间隔方向(即双箭头A所指)上的两侧壁各向上延伸出阻挡侧筋41,有效地防止抛油带段40内的产品从抛油带段40掉落,但不限于此。可理解的是,于其它实施例中,驱动器20还可以沿机架10的宽度方向(即双箭头B所指)间隔开布置,故不以此为限;且于其它实施例中,驱动器20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四个或五个不等,故不以上述的举例为限。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抛油机100还包括与升降端21数量一一对应的安装板50,每个安装板50组装于对应的一个升降端21上,抛油带段40 组装于安装板50上,以借由安装板50,使得抛油带段40与升降端21之间的安装更平稳可靠;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安装板50的长度方向沿机架10宽度方向布置,且安装板50的长度方向还与驱动器20的间隔方向相交错,以确保抛油带段40的两端做上下升降运动的可靠性;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当驱动器20的间隔方向是沿机架10的宽度方向布置时,此时的安装板50的长度方向是沿机架10的长度方向布置,故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安装板50设有挂钩 70,抛油带段40设有挂杆80,挂杆80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50的长度方向相同,用于对抛油带段40横向的各位进行支撑,抛油带段40通过挂杆80挂于挂钩70 处而组装于安装板50上,以借由挂杆80和挂钩70的配合而便于抛油带段40 与升降端21之间的快速装卸,使得抛油带段40在安装板50的组装更灵活;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挂钩70可以设于抛油带段40处而挂杆80设于安装板50 处,一样达到抛油带段40在安装板50上组装灵活的目的,但不限于此。其中,为使得驱动器20的升降端21更平稳可靠地带动抛油带段40的两端做一升一降的协调运动,故安装板50与机架10之间设有上下导向件60,上下导向件60的第一端安装于机架10,上下导向件60的第二端沿机架10上下方向滑动地穿置于安装板50内,较优的是,上下导向件60分别位于升降端21的两侧外,且上下导向件60为一杆式结构或柱形结构,但不限于此。可理解的是,于其它实施例中,上下导向件60的第一端可安装于安装板50上,而上下导向件60的第二端滑动地穿置于机架10内,故不限于此。

如图1至图3所示,驱动器20为沿机架10上下方向布置的气缸,以使得驱动器20的升降端21能快速地于最低和最高这两极限位置之间切换,提高工作效果;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驱动器20还可以为油缸或直线电机,故不以此为限;较优的是,如图1至图3所示,驱动器20的升降端21朝上的布置,以使得驱动器20的升降端21在做向上升起时将抛油带段40升起,在驱动器20 的升降端21做向下下降时将抛油带段40下降,但不限于此。

如图1至图3所示,机架10包含底部边框11、顶部边框12及支撑于底部边框11和顶部边框12之间的支撑架13;底部边框11、顶部边框12及支撑架 13三者围出框式结构,较优的是,支撑架13位于机架10的四个角落处,但不限于此;驱动器20的底部安装于底部边框11上,驱动器20的顶部安装于顶部边框12上,以使得驱动器20可靠地安装于机架10上;举例而言,当驱动器20 的升降端21朝上布置时,此时的升降端21穿过顶部边框12向上伸出,再与位于顶部边框12对应上方的安装板50固定连接,对应地,此时的上下导向件60 的第一端安装于机架10的顶部边框12处,上下导向件60的第二端向上穿置于安装板50内,更有效地将机架12的内部空间利用起来,但不限于此。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抛油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当将产品置于左边及右边的抛油带段40内,此时,控制器30控制中间的驱动器20工作,从而使中间的驱动器20的升降端21向上移至最高的极限位置;与此同时,控制器 30还同时控制左边及右边的驱动器20工作,由工作的左边的驱动器20使左边的升降端21向下移至最低的极限位置,以及由工作的右边的驱动器20使右边的升降端21向下移至最低的极限位置,状态见图1至图3所示;接着,控制器 30再控制中间的驱动器20工作,从而使中间的驱动器20的升降端21向下移至最低的极限位置;与此同时,控制器30还同时控制左边及右边的驱动器20工作,由工作的左边的驱动器20使左边的升降端21向上移至最高的极限位置,以及由工作的右边的驱动器20使右边的升降端21向上移至最高的极限位置,实现相邻两升降端21之间的抛油带段40的两端做一升一降的协调运动目的。不断重复上述的过程,即可以实现相邻两升降端21之间的抛油带段40的两端做一升一降的周期性运动。值得注意者,在开始时,控制器30还可以控制中间的驱动器20工作,使其升降端21向下移至最低的极限位置,对应地,控制器30控制左边及右边的驱动器20工作,使左边及右边的升降端21移至最高的极限位置,故不以上述的举例为限。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抛油机100包括机架10、至少两个沿机架10的长度或宽度方向相间隔开的驱动器20及控制所有驱动器20协调工作的控制器30,每个驱动器20安装于机架10并具有做上下升降运动的升降端21,相邻两升降端21之间设有柔性的抛油带段40,抛油带段40的一端组装于相邻两升降端21中一者,抛油带段40的另一端组装于相邻两升降端21中另一者而使抛油带段40悬挂于相邻两升降端21之间;故在控制器30控制相邻两驱动器 20做协调工作时,使得相邻两升降端21之间的抛油带段40的两端做一升一降的频繁运动,使得置于抛油带段40内的产品不停翻转,使得产品达到均匀着油的效果,以确保产品外观的一致性;正由于抛油带段40两端的频繁运动是由控制器30通过控制相邻两驱动器20的协调工作所实现,故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提高产品着油效果,并适用对热固性塑胶产品或其它产品进行后加工处理,适应于自动化作业场合。另,本实用新型的抛油机100借由机架10、驱动器20、控制器30及抛油带段40即可以实现产品自动着油目的,故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抛油机100的结构。

值得注意者,上述的控制器30如何控制所有驱动器20的协调工作,或者控制相邻两驱动器20的协调工作的原理为本领域所熟知的原理,故在此不再赘述;同时,抛油带段40选择为布带段,如帆布带段,当然,抛油带段40还可以为其它带段,故不限于此;当抛油带段40为两段以上时,此时的抛油带段40 之间可做成一体结构,或者相互独立的结构,但不限于此。

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