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加料的聚丙烯酸丁酯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2189发布日期:2019-04-03 01:1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自动加料的聚丙烯酸丁酯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反应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加料的聚丙烯酸丁酯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由釜体、釜盖、夹套、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承等组成。搅拌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任意选配。釜壁外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支承座有支承式或耳式支座等。转速超过160转以上宜使用齿轮减速机.开孔数量、规格或其它要求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作。1.通常在常压或低压条件下采用填料密封,一般使用压力小于2公斤。2.在一般中等压力或抽真空情况会采用机械密封,一般压力为负压或4公斤。3.在高压或介质挥发性高得情况下会采用磁力密封,一般压力超过14公斤以上。除了磁力密封均采用水降温外,其他密封形式在超过120度以上会增加冷却水套。

在聚丙烯酸丁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反应釜,但是现有的反应釜为一个全封闭的反应装置,如果在中途中需要加入原料之类的,很不方便,从而导致反应釜中的化学反应不能完全反应,也降低了反应釜中反应的效率,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进行有效反应的反应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动加料的聚丙烯酸丁酯反应釜,能够随时加入自来水或者反应原料,以使反应釜内化学反应充分反应,提高反应釜的反应效率和反应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自动加料的聚丙烯酸丁酯反应釜,包括:聚丙烯酸酯反应釜、加水组件、加料组件和加压组件,所述加水组件、所述加料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上;

所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上开设有加水通孔及加料通孔,

所述加水组件包括加水密封件、送水管体、加水开关阀及入水管体,所述加水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上,且所述加水密封件朝向所述加水通孔设置,所述送水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加水开关阀连通,所述送水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加水密封件连通,所述入水管体与所述加水开关阀连通;

所述加料组件包括送料管体、加料开关阀及进料斗,所述送料管体的一端与所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连通,所述送料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加料开关阀连通,所述进料斗与所述加料开关阀连通;

所述加压组件包括加气密封件、加压器及送气管体,所述加气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上,且所述加气密封件朝向所述加料通孔设置,所述加压器设置于所述加气密封件上,所述送气管体分别与所述加压器和所述加气密封件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加水密封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及加水安装柱,所述加水安装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送水管体包括第一送水管、第二送水管、送水转接管及送水连接管,所述送水连接管设置于所述加水密封件上,所述第一送水管、所述送水转接管、所述第二送水管和所述送水连接管依次连通,所述第一送水管与所述加水开关阀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加水开关阀包括加水开关管及加水开关把手,所述加水开关把手设置于所述加水开关管上。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进料斗包括第一入料管和第二入料管,所述第一入料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入料管上,所述第一入料管和所述第二入料管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入料管为中空管体结构,所述第二入料管的一端管径大于另一端的管径。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加料开关阀包括加料开关管及加料开关把手,所述加料开关把手设置于所述加料开关管上。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加气密封件包括第三安装板、第四安装板及加料安装柱,所述加料安装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安装板和所述第四安装板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加水管体,所述加水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加水管体上。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加料管体,所述加气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加料管体上,所述加料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入料通孔,所述送料管体与所述入料通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加料的聚丙烯酸丁酯反应釜,通过设置聚丙烯酸酯反应釜、加水组件、加料组件和加压组件,能够随时加入自来水或者反应原料,以使反应釜内化学反应充分反应,提高反应釜的反应效率和反应有效性。通过在加水组件设置有送水管体、加水开关阀及入水管体,使得在检测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内不够水的时候,可以打开加水开关阀,以使得反应过程可以实现加水的操作,并且,通过设置送料管体、加料开关阀及进料斗,当检测到反应釜内的物料已经反应完的时候,可以增加反应物的量,以使得可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加速反应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料的聚丙烯酸丁酯反应釜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一种自动加料的聚丙烯酸丁酯反应釜10包括: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加水组件200、加料组件300和加压组件400,所述加水组件200、所述加料组件300和所述加压组件400分别设置于所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用于盛放聚丙烯酸丁酯,并充当聚丙烯酸丁酯的反应容器;所述加水组件200用于对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进行加水;所述加料组件300用于对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进行加反应物;所述加压组件400用于对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内的气压进行加压。

请参阅图1,所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上开设有加水通孔及加料通孔,所述加水组件200通过所述加水通孔进行加水;所述加料组件300和加压组件400通过所述加料通孔进行加料或者加气。

请参阅图1,所述加水组件200包括加水密封件210、送水管体220、加水开关阀230及入水管体240,所述加水密封件210设置于所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上,且所述加水密封件210朝向所述加水通孔设置,所述送水管体220的一端与所述加水开关阀230连通,所述送水管体220的另一端与所述加水密封件210连通,所述入水管体240与所述加水开关阀230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水密封件210用于连接送水管体220和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保证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的密封性;所述送水管体220用于将外来的纯水送入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内;所述加水开关阀230作为开关,用于控制加水或不加水;所述入水管体240用于连接外部的水管。

请参阅图1,所述加料组件300包括送料管体310、加料开关阀320及进料斗330,所述送料管体310的一端与所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连通,所述送料管体310的另一端与所述加料开关阀320连通,所述进料斗330与所述加料开关阀320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送料管体310用于将反应物料送入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内;所述加料开关阀320作为开关,控制对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进行加料或者不加料;所述进料斗330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加料。

请参阅图1,所述加压组件400包括加气密封件410、加压器420及送气管体430,所述加气密封件410设置于所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上,且所述加气密封件410朝向所述加料通孔设置,所述加压器420设置于所述加气密封件410上,所述送气管体430分别与所述加压器420和所述加气密封件410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气密封件410用于密封所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与所述加压组件400的连接;所述加压器420用于对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进行加气,使得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内的压力增大;所述送气管体430用于连接外部气体。

为了保证在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内加水过程的密封性,例如,所述加水密封件210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及加水安装柱,所述加水安装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如此,可以保证在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内加水过程的密封性。

为了使得送水管体可以弯折,并且节约反应装置的空间;例如,所述送水管体220包括第一送水管221、第二送水管222、送水转接管223及送水连接管224,所述送水连接管设置于所述加水密封件上,所述第一送水管、所述送水转接管、所述第二送水管和所述送水连接管依次连通,所述第一送水管与所述加水开关阀连通。

为了可以控制加水或者不加水,并且,可以通过机械的结构来实现,方便技术人员进行控制,例如,所述加水开关阀230包括加水开关管及加水开关把手,所述加水开关把手设置于所述加水开关管上。如此,通过设置加水开关管及加水开关把手,可以控制加水或者不加水,并且,可以通过机械的结构来实现,方便技术人员进行控制。

为了使得可以使得加料的时候更方便放入料斗中,以便可以达到加快反应速度的效果,例如,所述进料斗330包括第一入料管331和第二入料管332,所述第一入料管331设置于所述第二入料管332上,所述第一入料管331和所述第二入料管332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二入料管为中空管体结构,所述第二入料管的一端管径大于另一端的管径。如此,通过设置第二入料管332,可以使得加料的时候更方便放入料斗中,以便可以达到加快反应速度的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加料开关阀包括加料开关管及加料开关把手,所述加料开关把手设置于所述加料开关管上。

为了进一步保证反应过程中的密闭性,保证在加气加压的过程中的有效性,例如,所述加气密封件410包括第三安装板、第四安装板及加料安装柱,所述加料安装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安装板和所述第四安装板连接。如此,通过设置第三安装板、第四安装板及加料安装柱,可以进一步保证反应过程中的密闭性,保证在加气加压的过程中的有效性。

为了方便在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上固定加水组件、加料组件及加压组件,所述反应釜10还包括加水管体110,所述加水管体110设置于所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上,所述加水密封件210设置于所述加水管体上。同时,所述反应釜10还包括加料管体120,所述加料管体120设置于所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上,所述加气密封件410设置于所述加料管体120上,所述加料管体120的侧壁上开设有入料通孔,所述送料管体310与所述入料通孔连通。如此,既可以达到方便入料的效果,而且还方便在聚丙烯酸酯反应釜100上固定加水组件、加料组件及加压组件。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加料的聚丙烯酸丁酯反应釜,通过设置聚丙烯酸酯反应釜、加水组件、加料组件和加压组件,能够随时加入自来水或者反应原料,以使反应釜内化学反应充分反应,提高反应釜的反应效率和反应有效性。通过在加水组件设置有送水管体、加水开关阀及入水管体,使得在检测到聚丙烯酸酯反应釜内不够水的时候,可以打开加水开关阀,以使得反应过程可以实现加水的操作,并且,通过设置送料管体、加料开关阀及进料斗,当检测到反应釜内的物料已经反应完的时候,可以增加反应物的量,以使得可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加速反应过程。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