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用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2815发布日期:2019-03-02 04:5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用滤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用滤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工厂也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工厂排放的废水处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过滤用滤芯是废水处理工艺中最重要的部件,滤芯直接影响到废水的处理效果。因此工厂开始使用大流量滤芯作为废水处理的重要设备,其材质是PP、PE或是PET。一般使用在超滤和反渗透前面作为保安过滤器使用。也可和多介质过滤器一起使用。多介质过滤器的介质是石英砂、无烟煤等。功能是滤除悬浮物、机械杂质、有机物等,降低水的浊度。活性炭介质目的是吸附祛除水的色素、有机物、余氯、胶体等。其中,锰砂介质主要祛除水中的二价铁。

目前,大流量滤芯的纳污能力不佳,造成杂质堵塞过滤孔从而影响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用滤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处理用滤芯,包括滤芯本体和辅助部件,所述辅助部件与所述滤芯本体相连接,其中,所述滤芯本体为圆筒状,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横截面为M字型结构且交错分布的过滤单元,任意一个所述过滤单元M字型结构的头部朝向滤芯本体内部的废水流动腔,至少两个所述过滤单元等间距分布,任意两个所述过滤单元为一体成型注塑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M字型结构的过滤单元可以使废水在滤芯中流动过程中增加单位时间能过滤的效率,使得废水的流量增加。

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过滤单元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

所述过滤单元的内部两个顶角的角度范围为30°~60°,所述过滤单元的M字型结构的中间V字形部分的夹角范围为30°~60°。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过滤单元之间、过滤单元内部的角度在上述设置范围内变化,可以使滤芯本体保持伸缩变形性以适应不同流速的废水均可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

在所述过滤单元沿所述滤芯本体的径向上设有第一过滤网孔和第二过滤网孔,所述第一过滤网孔的直径不等于所述第二过滤网孔的直径。采用两种不同孔径的过滤网孔可以根据水体中不同杂质的过滤需要进行区分过滤,使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具有更好的普适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孔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孔交替排布。采用将大孔径的第一过滤网孔与小孔径的第二过滤网孔进行交替设置可以使粗过滤后的水体正好汇流到小孔径的第二过滤网孔处进行精细过滤。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孔为四个,所述第二过滤网孔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过滤网孔和四个所述第二过滤网孔排列构成一菱形结构,其中四个所述第一过滤网孔分布于菱形的四个角,四个所述第二过滤网孔中任一个位于菱形任一边的中点。采用此种分布方式可以增加过滤单元进行过滤时候的效率,产生多个汇流增加单位时间内过滤的频度。

所述辅助部件包括把手和上端盖,所述上端盖的一端连接所述把手,另一端与所述滤芯本体连接。

所述滤芯本体上包覆有整体式外骨架,所述整体式外骨架上开设有溢流孔。

所述滤芯本体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与其它工件连接的内螺纹。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截面为M字型结构的过滤单元有效增加大流量滤芯的污物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本体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本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 1、滤芯本体,2、过滤单元,3、上端盖,4、把手,5、底座,6、溢流孔,7、整体式外骨架,8、第一过滤网孔,9、第二过滤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水处理用滤芯,包括滤芯本体1和辅助部件,滤芯本体1为圆筒状,其内设有若干个横截面为M字型结构且交错分布的过滤单元2,任意一个M字型结构的过滤单元2的头部朝向滤芯本体内部的废水流动腔,且过滤单元之间等间距分布,任意两个过滤单元为一体成型注塑加工而成。任意两个相邻的过滤单元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过滤单元的内部两个顶角的角度范围为30°~60°,在M字型结构的过滤单元中的M字型结构的V字形部分的夹角范围为30°~60°。过滤单元之间、过滤单元内部的角度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变化可以使过滤单元保持伸缩变形性以适应不同流速的废水均可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

过滤单元2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孔8和第二过滤网孔9,第一过滤网孔8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网孔9的直径。采用两种不同孔径的过滤网孔可以根据水体中不同杂质的过滤需要进行区分过滤,使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具有更好的普适性。优选的,第一过滤网孔8与第二过滤网孔9交替排布。采用将大孔径的第一过滤网孔与小孔径的第二过滤网孔进行交替设置可以使粗过滤后的水体正好汇流到小孔径的第二过滤网孔处进行精细过滤。优选的,第一过滤网孔8为四个,第二过滤网孔9为四个,四个第一过滤网孔和四个第二过滤网孔排列构成一菱形结构,其中四个第一过滤网孔分布于菱形的四个角,四个第二过滤网孔中的任一个位于菱形任一边的中点。采用此种分布方式可以增加过滤单元进行过滤时候的效率,产生多个汇流增加单位时间内过滤的频度。在第一过滤网孔8组成的菱形的对角线中心处设有催化剂储存腔,在催化剂储存腔的表面有过个5μm~50μm的微孔。在废水在滤芯内过滤的时候,催化剂在废水的冲刷的作用下,从微孔中缓慢释放出与废水进行反应减少污物的颗粒度。设置在菱形的中心处有利于催化剂释放产生催化效果的时间缩短。

辅助部件包括把手4和上端盖3,其中上端盖3的一端连接把手4,另一端与滤芯本体1连接。在滤芯本体上包覆有整体式外骨架7,在整体式外骨架7上开设有溢流孔6。在滤芯本体的底端设有底座5,在底座内设有与其它工件连接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采用M字型结构的过滤单元可以使废水在滤芯中流动过程中增加单位时间能过滤的效率,使得废水的流量增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