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加压沉淀微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1156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处理加压沉淀微滤器。



背景技术:

微滤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能够过滤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粒和细菌。微滤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截留溶液中的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抱子虫、藻类和一些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膜的分离过程。微滤装置广泛应用于原水、给水水处理系统以及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常规微滤处理工艺中采用单管内装入微滤膜,存在处理单元比较分散,占地面积较大,单管处理流量较小和压力损失较大,需要停机清洗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具有沉淀功能、单台处理过滤效率高且压力损失较小的水处理加压沉淀微滤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处理加压沉淀微滤器,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设有与沉淀池连通的微滤内筒,所述微滤内筒内设有微滤膜装置,沉淀池顶部设有用来密封的上封盖,所述上封盖设有进水管和加压装置,沉淀池底部设有出水封头,所述出水封头上设有与微滤膜装置连通的出水口。整个装置的改进点在于将沉淀池和微滤装置结合并形成一体式的结构,不仅节省空间、减小占地面积,还能够减少能耗,从而解决了分布式过滤器建造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本装置包括沉淀池和微滤内筒两个主要部件,而微滤内筒设置在沉淀池内部,并且筒身与沉淀池连通,从而使得整个沉淀池将微滤内筒包裹在起来,所以污水在沉淀池内沉淀后便能够进入微滤内筒内进行过滤;而通过在沉淀池上部和下部设有密封件从而将整个沉淀池密封起来,然后再通过设置的加压装置对沉淀池内进行加压,污水在受到上部空气向下的压力时,污水在压力作用下,一部分水分子透过微滤膜进入微滤膜内部,在出水封头中汇集,净化后的水从出水口流出从而完成整个过滤过程;而沉淀池上部的上封盖可通过法兰连接方式与沉淀池连接,从而便于打开整个上封盖对装置进行检修;而所述的进水管设置在上封盖中部,并且在微滤内筒顶部设有盖板,于是污水从进水管进入沉淀池内时,不会先进入微滤内筒内,而是在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后再进入微滤内筒内。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微滤内筒外壁为金属格栅网,所述金属格栅网上设有防锈涂层。而将微滤内筒外壁设为金属格栅网能够进行初步的过滤,将污水中一些未沉淀或者被水流带来的悬浮物阻隔在微滤内筒外部,进一步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果,而且金属材质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撑力,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压能力,并且在金属格栅网上涂有防腐涂料也解决了金属容易腐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下部连接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槽外壁上设有支腿。出水槽能够调节出水水量和流速,从而防止出水水量不稳定而造成水质检测效果或排放效果不佳,而在出水槽外壁上设有多个支腿能够为整个装置提供较高的支撑力,也能够防止因直接将整个装置放置在地面上而导致的出水槽变形等问题发生,提高了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槽外部还设有清洗泵,所述清洗泵通过管道与微滤内筒连接,微滤内筒底部设有连通外部的排污管。所述的清洗泵能够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便能够对微滤膜装置进行清理,而靠水流冲洗微滤膜装置的外表面从而将附着在微滤膜装置表面的杂质清理掉,然后冲洗后的污水通过设置在微滤内筒底部的排污管排出,而所述的排污管设有阀门,在平时进行污水过滤时排污管关闭阀门,而在自净过程中才打开阀门使得污水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上封盖设有与微滤内筒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底部设有单向阀。本装置清洗时: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启动清洗泵清洗微滤膜,另外清洗空气从进气管通入微滤内筒内,在空气搅动作用下,微滤膜表面的污染物被清洗下来,然后从排污管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排泥管。所述的排泥管能够将沉淀池底部的淤泥排出进行集中处理,防止因沉淀池污泥堆积较多从而影响过滤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一侧设有视窗。所述的视窗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一定的视野,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视窗来查看本装置内部的运行状态,从而能够对本装置进行及时地维护和检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沉淀池中间设有与沉淀池连通的微滤内筒,通过一体式设置将两个分布式过滤装置结合在一起,减小占地面积和使用维护成本,也减小了压力损失;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沉淀池顶部和底部设有密封件,并且还设有加压装置,能够为整个过滤过程提供一定的压力,从而提高了过滤效率,使污水能够在微滤膜装置内外保持较大的压强差从而增加了流速;

(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有清污泵和进气管能够在本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对装置内部进行反冲洗作业,通过空气和清水两相不断的冲击微滤膜装置表面从而清洁辅助在表面的污泥并通过独立的排污管排出,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沉淀池,2—微滤内筒,3—微滤膜装置,4—上封盖,5—进水管,6—出水封头,7—出水槽,8—出水管,9—支腿,10—清洗泵,11—排污管,12—进气管,13—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水处理加压沉淀微滤器,如图1所示,包括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内中部设有与沉淀池1连通的微滤内筒2,所述微滤内筒2内设有至少两个微滤膜装置3,而微滤膜装置3为立式的管状结构,通过较大的微滤膜表面来进行水体的过滤,而沉淀池1顶部设有用来密封的上封盖4,所述上封盖4的中部设有进水管5和加压装置,沉淀池1底部设有出水封头6,所述出水封头6上设有与微滤膜装置3连通的出水口。

本装置包括沉淀池1和微滤内筒2两个主要部件,而微滤内筒2设置在沉淀池1内部,并且筒身与沉淀池1连通,从而使得整个沉淀池1将微滤内筒2包裹在起来,所以污水在沉淀池1内沉淀后便能够进入微滤内筒2内进行过滤;而通过在沉淀池1上部和下部设有密封件从而将整个沉淀池1密封起来,然后再通过设置的加压装置对沉淀池1内进行加压,污水在受到上部空气向下的压力时,污水在压力作用下,一部分水分子透过微滤膜进入微滤膜内部,在出水封头中汇集,净化后的水从出水口流出从而完成整个过滤过程;而沉淀池1上部的上封盖4可通过法兰连接方式与沉淀池1连接,从而便于打开整个上封盖4对装置进行检修或清淤;而所述的进水管5设置在上封盖4中部,并且在微滤内筒2顶部设有盖板,于是污水从进水管进入沉淀池1内时,不会先进入微滤内筒2内,而是在沉淀池1内进行沉淀后再进入微滤内筒2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微滤内筒2外壁为金属格栅网,所述金属格栅网上设有防锈涂层。而将微滤内筒2外壁设为金属格栅网能够进行初步的过滤,将污水中一些未沉淀或者被水流带来的悬浮物阻隔在微滤内筒2外部,进一步提高沉淀池1的沉淀效果,而且金属材质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撑力,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压能力,并且在金属格栅网上涂有防腐涂料也解决了金属容易腐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沉淀池1下部连接有出水槽7,所述出水槽7底部设有出水管8,出水槽7外壁上均匀布置有多根支腿9。出水槽7能够调节出水水量和流速,从而防止出水水量不稳定而造成水质检测效果或排放效果不佳,而在出水槽7外壁上设有多个支腿9能够为整个装置提供较高的支撑力,也能够防止因直接将整个装置放置在地面上而导致的出水槽7变形等问题发生,提高了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出水槽7外部还设有清洗泵10,所述清洗泵10通过管道与微滤内筒2连接,微滤内筒2底部设有连通外部的排污管11。所述的清洗泵10能够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便能够对微滤膜装置3进行清理,而靠水流冲洗微滤膜装置3的外表面从而将附着在微滤膜装置3表面的杂质清理掉,然后冲洗后的污水通过设置在微滤内筒2底部的排污管11排出,而所述的排污管11设有阀门,在平时进行污水过滤时排污管11关闭阀门,而在自净过程中才打开阀门使得污水排出。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上封盖4设有与微滤内筒2连通的进气管12,所述进气管12底部设有单向阀。本装置清洗时: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启动清洗泵10清洗微滤膜装置3,另外清洗空气从进气管12通入微滤内筒2内,在空气搅动作用下,微滤膜表面的污染物被清洗下来,然后从排污管11排出。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沉淀池1底部设有排泥管13。所述的排泥管13能够将沉淀池1底部的淤泥排出进行集中处理,防止因沉淀池1污泥堆积较多从而影响过滤效率。而在沉淀池1一侧还设有视窗14。所述的视窗14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一定的视野,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视窗14来查看本装置内部的运行状态,从而能够对本装置进行及时地维护和检修。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