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菌缓冲移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2892发布日期:2019-02-11 00:0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无菌缓冲移液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设备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无菌缓冲移液管。



背景技术:

目前现阶段各生产厂家生产的移液管都是不同规格的移液管,移液管内径及构造均一致,没有设置缓冲区域。在具体实验时经常有操作员因不注意导致吸液过量导致电动移液器中的滤膜浸染液体,影响后续使用,同时再进行后续不同液体操作时也会大大增加交叉污染的几率。目前各生产厂家生产的移液管只是对移液管规格和移液管底端连接处进行了改进,但是移液管内径及构造都一致,没有设置液体暂留区。不具备储存液体,增大液体转移量的功能,容易造成液体吸入过量导致移液器滤膜和样本污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本新型移液管采取在移液管最大量程上方设置球形缓冲区,可以增大吸取液体容积,以防实验员操作不慎吸进的液体过量导致的电动移液器滤膜及样本污染,如转移大量液体时,移液管内缓冲区还可增加转移的液体转移量,能减少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移液管只是对移液管规格和移液管底端连接处进行了改进,但是移液管内径及构造都一致,没有设置液体暂留区。不具备储存液体,增大液体转移量的功能,容易造成液体吸入过量导致移液器滤膜和样本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新型无菌缓冲移液管,包括移液管本体;所述的移液管本体设有液体取样装置和临时储液结构,所述的取样装置包括设置在移液管本体底部的取样头和设置移液管本体顶部的助吸器,所述的临时储液结构包括管体缓冲区和球形缓冲区,移液管本体为分层结构,分为移液管内壁和移液管外壁。本新型移液管采取在移液管最大量程上方设置球形缓冲区,可以增大吸取液体容积,以防实验员操作不慎吸进的液体过量导致的电动移液器滤膜及样本污染,如转移大量液体时,移液管内缓冲区还可增加转移的液体转移量,能减少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管体缓冲区一端连接取样头,管体缓冲区另一端连接球形缓冲区,所述的管体缓冲区为长方形。

所述的球形缓冲区一端连接管体缓冲区,球形缓冲区的另一端连接助吸器,所述的球形缓冲区为圆形。

所述的球形缓冲区和助吸器之间设有无菌仓,无菌仓内设有无菌棉球。通过设置无菌棉球,防止细菌污染,导致交叉感染。

所述的无菌仓包括上仓体和下仓体,上仓体和下仓体之间设有隔板,上仓体和下仓体两端设有可以打开闭合的盖体,盖体的开关在上仓体和下仓体的侧面。两个仓体可以同时打开,也可以单独打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使用,节约成本。

所述的取样头为三角形,在三角形的顶端设有取样口。

所述的移液管内壁内侧设有纳米层。通过设置纳米层,可以提升取样液体在管内的流动性。

所述的移液管外壁外侧设有防滑橡胶颗粒层。通过设置防滑层,防止在试验过程中移液管的脱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所述的管体缓冲区和球形缓冲区之间设有最大量程。通过设置最大量程,可以精确的控制液体体积。

所述的助吸器为自动的助吸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无菌缓冲移液管,可解决实验过程中移液管容易吸过导致移动助吸器滤膜污染以及样本污染的问题,有助于实验员使用过程中不必过于频繁同时观察移液管底端液体情况和管内液体是否已达到最大量程。若实验过程需要转移或者吸弃大量的液体时,设置缓冲区还能减少使用吸进和排出次数,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工艺方案是:本新型移液管采取在移液管最大量程上方设置球形缓冲区,增大液体容积,可作为缓冲区域,以防实验员操作不慎导致电动移液器中的滤膜及样本污染,并且若需要多次吸弃液体时,也能减少操作次数。其具备的技术特点总结如下:1、创新性的增加液体暂留区,避免实验员操作失误导致带来仪器损坏或样本交叉污染。2、可增加每次液体转移量,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移液管本体;2-取样头;3-助吸器;4-移液管内壁;5-移液管外壁;6-管体缓冲区;7-球形缓冲区;8-最大量程;9-无菌棉球;10-上仓体;11-下仓体;12-隔板;13-盖体;14-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1:

参见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菌缓冲移液管,所述的移液管本体1设有液体取样装置和临时储液结构,所述的取样装置包括设置在移液管本体1底部的取样头2和设置移液管本体1顶部的助吸器3,所述的临时储液结构包括管体缓冲区6和球形缓冲区7,移液管本体1为分层结构,分为移液管内壁4和移液管外壁5,管体缓冲区6一端连接取样头2,管体缓冲区6另一端连接球形缓冲区7,所述的管体缓冲区6为长方形,球形缓冲区7一端连接管体缓冲区6,球形缓冲区7的另一端连接助吸器3,所述的球形缓冲区7为圆形,球形缓冲区7和助吸器3之间设有无菌仓,无菌仓内设有无菌棉球9,无菌仓包括上仓体10和下仓体11,上仓体10和下仓体11之间设有隔板12,上仓体10和下仓体11两端设有可以打开闭合的盖体13,盖体13的开关14在上仓体10和下仓体11的侧面,取样头2为三角形,在三角形的顶端设有取样口,移液管内壁4内侧设有纳米层,移液管外壁5外侧设有防滑橡胶颗粒层,管体缓冲区6和球形缓冲区7之间设有最大量程8,助吸器3为自动的助吸器3。本新型移液管采取在传统的移液管最大量程8上方设置球形缓冲区7,可以显著增大吸取液体容积,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带来的仪器设备损失,增大液体转移量的功能。

具体实施例2:

参见图1可知,本新型移液管是在传统移液管的基础上改装而成,采取在原本移液管最大量程8上方设置球形缓冲区7,具体部件如下:移液管底端、移液管外壁5、移液管内壁4、移液管精确的最大量程8处,需要量取准确溶液的体积时,不可越过该量程,但是如果不需要准确吸取体积,而是离心沉淀后吸弃液体时,可以利用球状储存区增加吸取液体的体积,无菌棉球9进一步防止液体吸取过量以及组织块等堵塞移液管压力过大造成液体飞溅,污染助吸器3及样本移液管顶端连接自动助吸器3。

本新型移液管不仅具备传统移液管的方便,快捷,无菌等优点,而且通过改进增加液体暂留区,可以显著增大每次液体转移量,减少转移次数,简化实验员频繁同时观察移液管底端液体情况和管内液体是否已达到最大量程8的次数,降低实验员操作失误导致带来仪器损坏或样本交叉污染机率。

由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的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