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7329发布日期:2019-04-09 22:3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油液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油炸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食用油的使用量极大,而油液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如果不对油液进行过滤,会导致油液在油炸食物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杂质,反复受到高温的影响,使得杂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易产生致癌物质,危害人的健康,同时也会影响油炸食品的味道和口感;目前,工厂大多通过静置油液,使得油液中的杂质自然沉淀,然后抽取上部油液的方式来解决油液中杂质过多的问题,这种方式会导致油液中仍存在少量杂质,且自然静置油液等待杂质沉降的时间很长,效率低下;还有的工厂通过滤网直接对油液进行过滤,但因为油液中存在大量杂质,导致杂质封堵住滤网的空隙,使得油液的通过率降低,从而降低了油液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滤油液杂质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液过滤装置,油液过滤装置包括:顶盖、搅拌桶、输油管、储油箱、驱动装置、旋转臂、搅拌棒、过滤网兜、收紧装置、收紧绳和控制装置;

顶盖顶部设置有收紧装置;顶盖顶部还设置有驱动装置,旋转臂的一端穿过顶盖与驱动装置连接,旋转臂的另一端与搅拌棒连接;搅拌棒设置为可伸缩的金属棒;搅拌棒用于搅拌搅拌桶内的油液,使得油液内的杂质在油液静止后集中沉淀在搅拌桶底部的中心位置;

搅拌桶用于盛装油液;顶盖设置在搅拌桶的顶部,使得驱动装置驱动搅拌棒搅拌搅拌桶内的油液;

搅拌桶内设置有过滤网兜,过滤网兜的敞口设置为与收紧绳配合的可收紧敞口,收紧绳穿设于过滤网兜敞口处的收紧孔内,收紧装置通过拉动收紧绳,使得过滤网兜的敞口收紧闭合;过滤网兜的敞口外缘环形布置有若干第一贴紧装置,过滤网兜底部外缘环形布置有若干第二贴紧装置;过滤网兜用于收集沉淀在搅拌桶底部中心位置的杂质;

搅拌桶的内壁中部环形布置有若干与第一贴紧装置配合的第一吸附装置,第一吸附装置用于将过滤网兜的敞口边缘吸附于搅拌桶的内壁中部;搅拌桶的内壁底部环形布置有若干与第二贴紧装置配合的第二吸附装置,第二吸附装置用于将过滤网兜的底部吸附于搅拌桶的内壁底部;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吸附装置吸附和松开第一贴紧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二吸附装置吸附和松开第二贴紧装置;

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输油管的一端与出油口连通,输油管的另一端与储油箱连通;储油箱用于储存已净化的油液。

其中,搅拌桶的内壁还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用于将收紧绳限制在搅拌桶的内壁上。

其中,若干第一贴紧装置和若干第二贴紧装置设置为铁块。

其中,若干第一吸附装置和若干第二吸附装置设置为电磁铁。

其中,出油口和输油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液阀;输油管和储油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出液阀。

其中,输油管上还设置有滤网,滤网用于过滤输油管内的油液。

其中,输油管中还设置有清水泵,清水泵设置在滤网和出液阀之间。

其中,顶盖和搅拌桶的贴合出设置有密封垫。

其中,储油箱的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用于测量储油箱的重量变化。

其中,搅拌桶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液位刻度和第二液位刻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液过滤装置,通过设置搅拌桶和搅拌棒,使得含有杂质的油液在经过搅拌后,杂质会随着油液的运动而集中在油液的底部的中间位置,提高了油液过滤的效率;通过设置过滤网兜和收紧装置,使得在收集静置与油液底部中心位置的杂质时可直接收紧过滤网兜的敞口,将杂质全部收集在过滤网兜内,使油液和杂质分离,提高了杂质的收集的效率;通过设置滤网和清水泵,使得油液在经过搅拌并与较大的杂质分离后,还可以通过加压流过滤网,以对油液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过滤,提高油液过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液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液过滤装置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液过滤装置的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液过滤装置的C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油液过滤装置的输油管A-A剖视图;

图中:1为顶盖、2为搅拌桶、3为输油管、4为储油箱、5为驱动装置、6为旋转臂、7为搅拌棒、8为过滤网兜、9为收紧装置、10为收紧绳、11为限位环、12为收紧孔、13为第一吸附装置、14为第一贴紧装置、15为第二贴紧装置、16为第二吸附装置、17为控制装置、18为出油口、19为进液阀、20为滤网、21为清水泵、22为出液阀、23为称重传感器、24为密封垫、25为第二液位刻度、26为第一液位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5所示,包括:顶盖1、壳体2、支撑板3、底座4、固定杆5、喷笔6、排气管7、排气装置8、通气格栅9、加热部10、温度传感器11、驱动装置12、活动连接部13、控制器14、正转按钮15、反转按钮16、排气按钮17、排气部18、喷漆部19和铰接装置20;顶盖1、搅拌桶2、输油管3、储油箱4、驱动装置5、旋转臂6、搅拌棒7、过滤网兜8、收紧装置9、收紧绳10、限位环11、收紧孔12、第一吸附装置13、第一贴紧装置14、第二贴紧装置15、第二吸附装置16、控制装置17、出油口18、进液阀19、滤网20、清水泵21、出液阀22、称重传感器23、密封垫24、第二液位刻度25和第一液位刻度26;

顶盖1顶部设置有收紧装置9;顶盖1顶部还设置有驱动装置5,旋转臂6的一端穿过顶盖1与驱动装置5连接,旋转臂6的另一端与搅拌棒7连接;搅拌棒7设置为可伸缩的金属棒;搅拌棒7用于搅拌搅拌桶2内的油液,使得油液内的杂质在油液静止后集中沉淀在搅拌桶2底部的中心位置,提高了油液过滤的效率;

搅拌桶2用于盛装油液;顶盖1设置在搅拌桶2的顶部,使得驱动装置5驱动搅拌棒7搅拌搅拌桶2内的油液;

搅拌桶2内设置有过滤网兜8,过滤网兜8的敞口设置为与收紧绳10配合的可收紧敞口,收紧绳10穿设于过滤网兜8敞口处的收紧孔12内,收紧装置9通过拉动收紧绳10,使得过滤网兜8的敞口收紧闭合;过滤网兜8的敞口外缘环形布置有若干第一贴紧装置14,过滤网兜8底部外缘环形布置有若干第二贴紧装置15;过滤网兜8用于收集沉淀在搅拌桶2底部中心位置的杂质;使得在收集静置于油液底部中心位置的杂质时可直接收紧过滤网兜8的敞口,将杂质全部收集在过滤网兜8内,使油液和杂质分离,提高了杂质的收集的效率;

搅拌桶2的内壁中部环形布置有若干与第一贴紧装置14配合的第一吸附装置13,第一吸附装置13用于将过滤网兜8的敞口边缘吸附于搅拌桶2的内壁中部;搅拌桶2的内壁底部环形布置有若干与第二贴紧装置15配合的第二吸附装置16,第二吸附装置16用于将过滤网兜8的底部吸附于搅拌桶2的内壁底部;

控制装置17用于控制第一吸附装置13吸附和松开第一贴紧装置14;控制装置17用于控制第二吸附装置16吸附和松开第二贴紧装置15;

搅拌桶2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18;输油管3的一端与出油口18连通,输油管3的另一端与储油箱4连通;储油箱4用于储存已净化的油液。

其中,搅拌桶2的内壁还设置有限位环11,限位环用于将收紧绳10限制在搅拌桶2的内壁上。

其中,若干第一吸附装置13和若干第二贴紧装置15设置为铁块。

其中,若干第一吸附装置13和若干第二吸附装置16设置为电磁铁。

其中,出油口18和输油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液阀19;输油管3和储油箱4的连接处设置有出液阀22。

其中,输油管3上还设置有滤网20,滤网20用于过滤输油管3内的油液。

其中,输油管3中还设置有清水泵21,清水泵21设置在滤网20和出液阀22之间;使得油液在经过搅拌并与较大的杂质分离后,还可以通过加压流过滤网,以对油液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过滤,提高油液过滤的效果;

其中,顶盖1和搅拌桶2的贴合出设置有密封垫24。

其中,储油箱4的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23,称重传感器23用于测量储油箱4的重量变化。

其中,搅拌桶2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液位刻度26和第二液位刻度25;油液在注入搅拌桶2时,油液液面应位于第一液位刻度26和第二液位刻度25,已达到较好的搅拌过滤效果;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过滤装置对油液进行过滤时:

控制装置17控制第一吸附装置13吸附第一贴紧装置14;控制装置17控制第二吸附装置16吸附开第二贴紧装置15;使得过滤网兜8紧贴搅拌桶2的内壁;

将待过滤的油液注入过滤桶2,并使注入油液的液面位于第一液位刻度26和第二液位刻度25之间;

将顶盖1置于过滤桶2顶部闭合,通过控制装置17控制驱动装置5工作,带动搅拌棒7对油液进行搅拌;

控制装置17控制驱动装置转动固定转数后停止,并控制搅拌棒7收缩,离开旋转的油液;

待旋转的油液停止旋转后,控制装置17控制第一吸附装置13松开第一贴紧装置14;控制装置17控制第二吸附装置16松开开第二贴紧装置15;并控制收紧装置9拉动收紧绳10,使得穿设于过滤网兜8敞口外缘收紧孔12内的收紧绳10沿限位环11向上收紧,从而将过滤网兜8的敞口收紧闭合,将沉降至油液底部中心位置的杂质收集在过滤网兜8,随着收紧绳10向上运动,拉动过滤网兜8向上运动,并悬浮于油液中;

当过滤网兜8敞口收紧闭合,并悬浮于油液中时,首先,开启进液阀19和出液阀22,然后打开清水泵21,使得油液沿出液口18进入输油管3,并沿输油管3流经滤网20和清水泵21,最终进入储油箱4;称重传感器23用于检测储油箱4的重量,并在储油箱4的重量达到阈值时,将称重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17,控制装置17根据接收到的称重信号控制出液阀22关闭,然后控制清水泵21关闭,再由工作人员将储油箱4内的油液移至其他装置;

待油液过滤完毕后,可将过滤网兜8取出,并将过滤网兜8内收集的杂质进行清理;在输油管3上设置滤网20处设置为插槽,滤网20设置为插片,使得滤网20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直接取出,并进行清洗和更换。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