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V型高效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7679发布日期:2019-05-21 22:2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V型高效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V型高效混合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V型混合机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其采用重力混合,对物料的压力较小,通过电机带动皮带传给减速机,减速机再通过联轴器传给V型混合筒,使V型混合筒连续转动,从而带动筒内的物料在筒内上下左右反复运动,物料在混合筒内不断聚中,不断分散,混合均匀度高,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物料充分混合均匀。

但是现有的V型混合机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混合筒侧壁上容易粘连有混合物质,不利于V型混合机的清洗;

2、V型混合机停止转动后,其下料口的停留位置往往会出现偏差,影响正常下料,且下料口的位置无法进行微调,操作不方便;

3、当粉末或颗粒物料中出现结块、起球或者受潮时,混合均匀度难以保证;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V型混合机提出改进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升V型混合机的性能并满足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V型高效混合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V型高效混合机,它包括机架、混合筒以及搅拌机构;

所述混合筒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一混合轴与机架转轴连接,所述两个混合轴同轴分布,所述混合筒呈V型结构,所述混合筒底部设置有一控制出料的出料阀门,所述混合筒的两个顶端分别开设有一混合进料口,所述每个混合进料口上均设置有一密封盖;

所述机架一侧固定设置有一第一电机,所述任意一个混合轴的外端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每个密封盖上均设置有一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密封盖外表面且其输出轴沿密封盖的轴向方向分布的第二电机、顶端部沿密封盖的轴线方向贯穿密封盖后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搅拌轴、若干个设置于第一搅拌轴外周壁上的第一搅拌叶以及设置于混合筒内且与第一搅拌轴同轴分布的搅拌框组,所述第一搅拌轴沿混合筒的轴向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搅拌叶分布于混合筒内;

所述搅拌框组包括两个分别沿第一搅拌轴的径向方向分布的搅拌横杆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两个搅拌横杆外端且沿第一搅拌轴的轴向方向分布的搅拌边杆;所述搅拌边杆上沿第一搅拌叶的旋转方向延伸成型有一搅拌铲,所述搅拌横杆的长度小于混合筒的内径,所述搅拌铲的外端面设置为弧形面且与混合筒的内壁相贴合分布。(注意每个技术特征与另外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搅拌轴轴向同心的固定槽,所述第一搅拌轴贯穿固定槽的底面后延伸分布于混合筒内,所述第一搅拌轴的顶端部的外周壁上且位于固定槽的轮廓范围内设置有一沿第一搅拌轴的径向方向延伸成型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表面与固定槽的底面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混合筒的顶端面上开设有一环周分布的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内设置有一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密封环槽过盈配合。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感应机构,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混合筒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竖向分布的支撑杆,所述左侧的混合轴的左端与左侧的支撑杆转轴连接,所述右侧的混合轴的右端与右侧的支撑杆转轴连接,所述混合轴的外周壁上且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的范围内设置有一感应发生器,所述感应发生器和出料阀门均位于混合轴的正下方;所述支撑杆内侧面且位于混合轴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与感应发生器对位分布的感应接收器。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固体投料机构,所述固体投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混合筒上表面的固体搅拌室、设置于固体搅拌室的轴心处的第二搅拌轴、设置于第二搅拌轴的外周壁上的第二搅拌叶、设置于固体搅拌室的顶端且其输出轴与第二搅拌轴固定连接的第三电机、设置于固体搅拌室的侧壁上的固体投料室、设置于固体搅拌室底端部的控制阀;所述固体搅拌室的底端开口,所述混合筒的上端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与固体搅拌室的底端开口相连通的固体进料口,所述固体投料室的上端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一端盖。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为变速电机。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混合筒、搅拌机构、感应机构和固体投料机构之间的配合可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搅拌侧壁上的混合物(混合均匀的液体和固体),使混合物不粘连在混合筒的侧壁上,不会出现结块等现象,有利于混合筒的清洗;

2、便于控制混合筒转动停止时的的位置,方便混合物的流出;

3、便于将结块、起球或受潮的固体粉末或颗粒物料搅成固体粉末或颗粒物料,使结块、起球或受潮的固体粉末或颗粒物料与液体在混合筒内混合均匀;

基于此,其操作方便、工作过程便于控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合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机架;11、第一电机;12、支撑杆;20、混合筒;21、混合轴;22、出料阀门;23、混合进料口;24、密封盖;241、固定槽;242、第一密封圈;25、第二密封圈;26、固体进料口;30、搅拌机构;31、第二电机;32、第一搅拌轴;321、固定环;33、第一搅拌叶;34、搅拌框组;341、搅拌横杆;342、搅拌边杆;3421、搅拌铲;40、感应机构;41、感应发生器;42、感应接收器;50、固体投料机构;51、搅拌室;52、第二搅拌轴;53、第二搅拌叶;54、第三电机;55、固体投料室;551、端盖;56、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V型高效混合机,它包括机架10、混合筒20以及搅拌机构30;混合筒20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一混合轴21与机架10转轴连接,两个混合轴21同轴分布,混合筒20呈V型结构,混合筒20底部设置有一控制出料的出料阀门22,混合筒20的两个顶端分别开设有一混合进料口23,每个混合进料口23上均设置有一密封盖24;机架10一侧固定设置有一第一电机11,任意一个混合轴21的外端通过皮带轮(图中未标示)和皮带(图中未标示)与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每个密封盖24上均设置有一搅拌机构30,搅拌机构30包括固定设置于密封盖24外表面且其输出轴沿密封盖24的轴向方向分布的第二电机31、顶端部沿密封盖24的轴线方向贯穿密封盖24后与第二电机31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搅拌轴32、若干个设置于第一搅拌轴32外周壁上的第一搅拌叶33以及设置于混合筒20内且与第一搅拌轴32同轴分布的搅拌框组34,第一搅拌轴32沿混合筒20的轴向方向分布,第一搅拌叶33分布于混合筒20内;搅拌框组34包括两个分别沿第一搅拌轴32的径向方向分布的搅拌横杆341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两个搅拌横杆341外端且沿第一搅拌轴32的轴向方向分布的搅拌边杆342;搅拌边杆342上沿第一搅拌叶33的旋转方向延伸成型有一搅拌铲3421,搅拌横杆341的长度小于混合筒20的内径,搅拌铲3421的外端面设置为弧形面且与混合筒20的内壁相贴合分布。

基于以上结构,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关闭出料阀门22,通过两个混合进料口23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待混合的液体和固体,再用密封盖24密封混合进料口23,打开第二电机31,通过第一搅拌轴32带动搅拌叶33和搅拌框组34转动;然后打开第一电机11,通过皮带轮和皮带带动混合轴21的转动,进而通过混合轴21带动混合筒20进行转动,而此时搅拌叶33和搅拌框组34也在混合筒20内搅拌液体和固体,搅拌边杆342和搅拌铲3421贴着混合筒20侧壁旋转;当混合筒20内液体和固体混合均匀后,第一电机11停止转动,混合筒20恰好停止转动,搅拌机构30停止搅拌,打开出料阀门22将混合完成的混合物(混合均匀的液体和固体)流出混合筒20。由此,可利用搅拌边杆342和搅拌铲3421贴着混合筒20侧壁旋转,铲下混合筒20侧壁上的混合物,使混合物不粘连在混合筒20的侧壁上,利于混合筒20的清洗。基于此,其通过搅拌边杆342和搅拌铲3421贴着混合筒20的侧壁旋转,铲下混合筒20侧壁上的混合物,使混合物不粘连在混合筒20侧壁上,混合筒侧壁上不会出现结块等现象,有利于混合筒20的清洗;其操作方便、工作过程便于控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为了加强密封盖23与搅拌机构30之间的密封性能,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密封盖24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搅拌轴32轴向同心的固定槽241,第一搅拌轴32贯穿固定槽241的底面后延伸分布于混合筒20内,第一搅拌轴32的顶端部的外周壁上且位于固定槽241的轮廓范围内设置有一沿第一搅拌轴32的径向方向延伸成型的固定环321,固定环321的下表面与固定槽241的底面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密封圈242。由此,将第一密封圈242置于固定槽241的底面与固定环321的下表面之间,当第一搅拌轴32旋转时,密封盖24内与密封盖24外是密封的,在混合的过程中没有混合物流出,加强了密封盖23与搅拌机构30之间的密封性能。

为了加强混合进料口23与密封盖24之间的密封性能,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混合筒20的顶端面上开设有一环周分布的密封环槽(图中未示出),密封环槽内设置有一第二密封圈25,第二密封圈25与密封环槽过盈配合。由此,将第二密封圈25置于密封环槽内,然后使密封盖24螺旋设置于混合进料口23上,进而使密封盖24的内底面挤压第二密封圈231,使混合进料口23与密封盖24之间的密封。

为了便于控制混合筒20转动停止时的位置,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还包括一感应机构40,机架10上且位于混合筒2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竖向分布的支撑杆12,左侧的混合轴21的左端与左侧的支撑杆12转轴连接,右侧的混合轴21的右端与右侧的支撑杆12转轴连接,混合轴21的外周壁上且位于两个支撑杆12之间的范围内设置有一感应发生器41,感应发生器14和出料阀门22均位于混合轴21的正下方;支撑杆12内侧面且位于混合轴21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与感应发生器41对位分布的感应接收器42。由此,当混合筒20内液体和固体混合均匀后,第一电机11逐渐减慢转速,当感应接收器42接收到感应发生器41发射的感应信号时,混合筒20恰好停止转动,此时出料阀门22的方向朝下,然后打开出料阀门22,方便混合物的流出。

为了便于结块、起球或者受潮的粉末或颗粒物料的固体进行混合,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还包括一固体投料机构50,固体投料机构50包括设置于混合筒20上表面的固体搅拌室51、设置于固体搅拌室51的轴心处的第二搅拌轴52、设置于第二搅拌轴52的外周壁上的第二搅拌叶53、设置于固体搅拌室51的顶端且其输出轴与第二搅拌轴52固定连接的第三电机54、设置于固体搅拌室51的侧壁上的固体投料室55、设置于固体搅拌室51底端部的控制阀56;固体搅拌室51的底端开口,混合筒20的上端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与固体搅拌室51的底端开口相连通的固体进料口26,固体投料室55的上端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一端盖551。由此,在固体投料室55内加入结块、起球或者受潮的粉末或颗粒物料的固体后,用端盖551封闭固体投料室55上端的开口;在混合进料口加入一定量的待混合的液体,通过密封盖24密封混合进料口23,启动第三电机54,通过第二搅拌轴52转动带动第二搅拌叶53转动,第二搅拌叶53将结块、起球或者受潮的粉末或颗粒物料的固体搅成粉末,然后将控制阀56打开,将一定量的待混合的固体粉末或颗粒物料通过固体进料口26加入到混合筒20内,然后关闭控制阀56;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1带动混合筒20旋转,待混合筒20旋转一段时间后,第一电机11逐渐减慢转速,当感应接收器42接收到感应发生器41发射感应信号时(此时出料阀门22方向朝下),第一电机11停止转动,混合筒20恰好停止转动,然后重复以上投入待混合的固体粉末的步骤和混合筒20停止的步骤,直至待混合的固体粉末或颗粒物料加入完毕;当待混合的固体粉末或颗粒物料与待混合的液体混合完全后,第一电机11逐渐减慢转速,当感应接收器42接收感应发生器41发射感应信号时,混合筒20恰好停止转动,然后打开出料阀门22使混合物流出。由此,可利用固体投料机构50将出现结块、起球或受潮的粉末或颗粒物料的固体搅成固体粉末或颗粒物料,使结块、起球或受潮的固体粉末或颗粒物料与液体在混合筒内混合均匀。

为了便于更好的控制混合筒20的旋转,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第一电机11为变速电机。由此,可根据混合筒20内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第一电机11来确定与之相适应的输出功率和速度,更好的控制混合筒20的旋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