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粘度高效自吸氢搅拌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9572发布日期:2019-11-15 22:03阅读:936来源:国知局
低粘度高效自吸氢搅拌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搅拌桨。



背景技术:

目前,加氢反应釜广泛应用于气液两相的反应,决定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接触面积、接触时长和搅拌速率,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搅拌速率很难提升,人们常采用改进加氢反应釜的搅拌装置来增大接触面积或/和增长接触时长,从而实现反应速率的提高。

大多化工厂的加氢反应釜的搅拌装置包括设于反应釜顶端外部的电机和由反应釜顶部延伸到反应釜内部底端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搅拌轴的中部和底部固设有上下两个搅拌桨,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增加反应釜内液体的扰动,使靠近上下搅拌桨的气泡更加细化,从而达到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增大的目的;然而,在搅拌桨的作用下远离搅拌桨的气泡细化效果差,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小,而且由于气泡较大,在液体中上升速度较快,其与液体的接触时长较短,倒置气液两相的反应速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低粘度反应物加氢反应的搅拌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粘度高效自吸氢搅拌桨,包括搅拌轴、搅拌桨叶;所述的搅拌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的搅拌桨叶包括桨套和叶片;桨套与叶片焊接连接;所述桨套安装于搅拌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桨叶包括进气桨叶、吸气桨叶;所述进气桨固定在搅拌轴的上端,吸气桨固定在搅拌轴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桨、吸气桨的叶片为中空结构;桨套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搅拌轴的中空部分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桨叶还包括斜叶桨,所述的斜叶桨固定在进气桨和吸气桨之间。

进一步的,所说的搅拌桨叶还包括推进桨,所述推进桨固定在吸气桨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低粘度高效自吸氢搅拌桨,适用于加氢反应釜中,能够使低粘度溶液与氢气充分混合,提高反应效率,加快反应进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低粘度高效自吸氢搅拌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进气桨叶的截面图;

图3是图1中吸气桨叶的截面图;

图4是图1中斜叶桨的截面图;

图5是图1中推进桨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低粘度高效自吸氢搅拌桨做详细的描述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低粘度高效自吸氢搅拌桨,用于加氢反应釜中。包括搅拌轴1,以及自上而下安装在搅拌轴1上的进气桨2、斜叶桨3和吸气桨4、推进桨5。

如图2和4所示,进气桨2和吸气桨4的桨叶由不锈钢板焊接成,并与桨套6焊接在一起,桨套6上开有通孔7。

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轴设计为中孔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进气桨2和吸气桨4的桨叶也为中空结构。

斜叶桨3和推进桨5也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

如图2、3、4和5所示,进气桨2、斜叶桨3吸气桨4和推进桨5的桨套6通过键槽8和顶丝方式固定在搅拌轴1上。

本实用新型的低粘度高效自吸氢搅拌桨工作原理为:搅拌轴1随磁力搅拌器顺时针转动,气相空间的氢气由吸气桨4产生的真空负压,从进气桨2进入中空的搅拌轴1内部,经吸气桨4桨套上的通孔7进入溶液中与溶液反应加快反应速率。推进桨5将溶液推到釜底,沿釜体内壁向上在斜叶桨3的径向涡流的作用下将外侧的溶液及吸入的气体打散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斜叶桨3将内侧的液体推送至推进桨5的位置加速溶液轴向流动,提高反应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