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9061发布日期:2019-05-31 22:1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合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白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在烟气排入大气之前,需要进行烟气污染物综合处理。但目前的脱硫过程无论是半干法脱硫还是湿法脱硫,都会使烟气温度降低,湿度增大,导致烟囱出口处存在“冒白烟”现象,在某种程度上造成雾霾和视觉污染。

目前消白烟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加热法、烟气冷凝法、喷淋降温+烟气冷凝+烟气再热、烟气混风法等,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可选择不同的脱白方法。

半干法实现超低排放的项目消白烟由于其烟气温度高、相对湿法而言,其难度、投资高。采用直接加热法消白烟,烟气直接加热温度都超过100℃,常规的蒸汽加热较难实现。采用烟气冷凝法,则需要将烟气降至50℃以下,冷凝的温差大,投资也高。而采用喷淋降温+烟气冷凝+烟气再热方式,与现有湿法脱硫烟气消白相同,对于已经采用半干法实现超低排放的项目不具有示范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和尽可能减少投资及运行成本,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用烟气混风方案解决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白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合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白装置,该装置包括烟囱外筒,烟囱内筒和混风口,烟气进口烟道穿过烟囱外筒后与烟囱内筒相连,CEMS系统设置在烟囱内筒上;空预器热风输送管道和混风口位于烟囱外筒的中上部,且在混风口上设有空气加热装置和空气调节装置;烟气混合装置设置在烟囱外筒顶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烟囱外筒为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烟囱内筒为圆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烟囱外筒与烟囱内筒的高度比为1.8~2.0: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混风口设置于烟囱内筒顶部约5-10米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CEMS系统用于在线监测烟气污染物组分及浓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混风口处设置空气调节装置以调节环境空气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混风口处设置空气加热装置以调节环境空气温度。

一种上述的装置进行脱白的方法,该方法如下:

1)脱硫后的净烟气通过烟气进口烟道进入烟囱内筒,利用设置在烟囱内筒上的CEMS系统在线监测烟气污染物浓度及排放总量以获取相关数据;

2)来自空预器的热风加热至50~60℃后通过空预器热风输送管道进入混风口,经过空气调节装置进行空气量调节及空气加热装置进行空气温度调节之后温度为30~40℃的环境空气也进入混风口;在混风口中来自空预器的热风与加热后环境空气流量比为1:0.5~1.5;

3)混风口中空预器热风及调节后的环境空气进行混合整流,混流后的混风流量和烟气流量的比例≤1:2,之后通过烟囱外筒上部的烟气混合装置充分混合后排入大气中,实现烟气脱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适合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后的烟气脱白,能有效解决半干法脱硫后烟气在秋冬季的白烟问题,投资和运行成本较其他方法低。运行成本较现有工艺下降约30%左右。

2、烟囱采用内外筒设计,有效解决环保监测问题;同时降低烟囱高度,能够改善市区周边的天际线。

3、混风口处设置空气调节装置以及空气加热装置,通过调节空气量和空气温度来实现不同温度下的烟气脱白。

附图说明

图1为适合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白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为烟囱外筒,2为烟囱内筒,3为烟气进口烟道,4为CEMS系统,5为混风口,6为空气调节装置,7为空气加热装置,8为烟气混合装置,9为空预器热风输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如图1,一种适合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白装置,该装置包括烟囱外筒(1),烟囱内筒(2)和混风口(5),烟气进口烟道(3)穿过烟囱外筒(1)后与烟囱内筒(2)相连,CEMS系统(4)设置在烟囱内筒(2)上;空预器热风输送管道(9)和混风口(5)位于烟囱外筒(1)的中上部,且在混风口(5)上设有空气加热装置(6)和空气调节装置(7);烟气混合装置(8)设置在烟囱外筒(1)顶部。其中:烟囱外筒(1)为方形结构,烟囱内筒(2)为圆形结构。

烟囱外筒(1)与烟囱内筒(2)的高度比为1.8~2.0:1。混风口(5)设置于烟囱内筒(2)顶部约5-10米处。

一种上述的装置进行脱白的方法,该方法如下:

在某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之后新建一根60m高烟囱,新建的烟囱分内外筒结构。半干法脱硫出来的净烟气经烟气进口烟道引至新建烟囱的内筒,内筒为圆形结构,高度约30m,在内筒设置CEMS系统,用于在线监测烟气中污染物组分及浓度。

烟囱的外筒采用方形结构,总高度为60m,既可以作为烟囱美化又为烟气混风提供条件。在约40m高度处设置混风口。混风一部分可来自空预器热风,一部分直接采用环境空气,混风口处设置空气调节装置以及空气加热装置,通过调节空气量和空气温度来实现不同温度下的烟气脱白。

脱硫后的净烟气通过烟气进口烟道进入烟囱内筒,烟气流量为40L/min,温度为120℃,液滴含量为500mg/m3,利用设置在烟囱内筒上的CEMS系统在线监测烟气污染物浓度及排放总量以获取相关数据,来自空预器的热风通过空预器热风输送管道进入混风口,热风流量为20L/min,温度在50-60℃范围内,经过空气调节装置进行空气量调节及空气加热装置进行空气温度调节之后的环境空气进入混风口,环境空气由蒸汽或电加热至30-40℃,流量为20L/min,经过CEMS系统检测过的烟气与空预器热风及调节后的环境空气进行混合整流,然后通过烟囱外筒上部的烟气混合装置充分混合后排入大气中,尾部烟气中液滴含量为40mg/m3,从而实现烟气脱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