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站空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8656发布日期:2019-11-15 21:5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站空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系统,特别是一种垃圾站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集中运输处理,大大加快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效率,但是将所有生活垃圾集中到一处去也会产生新的副产物,加上生活垃圾大多是餐厨垃圾,属于易腐败有机物,容易发酵,并且各种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在运输到垃圾站后经过发酵的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成分特别复杂气体,有害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产生特殊恶臭,而垃圾集中处理点又不能远离城市,因此,居住在垃圾站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成天受有害气体影响身体健康害得忍受刺鼻气味,严重影响生活体验。

现有的针对垃圾站空气处理的设备较为缺乏,垃圾站处理空气的方式普遍为臭气换气式装置,该类装置仅仅提供换气功能,并不能对垃圾站的空气进行除臭、杀菌、分解等处理,且空气排出后对环境污染大。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站空气净化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除臭能力差、净化效果差、污染空气、影响居住质量、危害身体健康等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垃圾站空气净化系统,包括除臭机、风机及进风管系统,所述除臭机包括具有内部腔体的并呈方形的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滑槽装置,所述滑槽装置上沿着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初效过滤模块、中效过滤模块、高能离子管模块、第一紫外灯光解模块、第一生物盾处理模块、第二紫外等光解模块、第二生物盾处理模块及石墨烯触媒模块,所述主壳体两端设置有与内部腔体连通的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进风管系统包括汇总进风管及与所述汇总进风管连通的多根立面进风管,所述立面进风管的下端部设置有进风风阀,所述风机安装在进风管系统中并用于将垃圾站内的空气抽入进风管系统中并进一步供入到除臭机中进行净化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箱门装置,所述箱门装置打开后,主壳体侧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初效过滤模块、中效过滤模块、高能离子管模块、第一紫外灯光解模块、第一生物盾处理模块、第二紫外等光解模块、第二生物盾处理模块及石墨烯触媒模块均可从主壳体的开口处滑入滑槽装置并固定安装在滑槽装置中;所述主壳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均风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能离子管模块包括高能离子管就配合所述高能离子管配合使用的离子管变压器装置;所述第一紫外灯光解模块34包括第一紫外灯及配合所述第一紫外灯使用的第一紫外灯电源装置;所述第二紫外灯光解模块包括第二紫外灯及配合所述第二紫外灯使用的第二紫外灯电源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装置具有多个并固定安装在主壳体内部的上、下内壁,位于主壳体内部底壁的滑槽装置与位于主壳体内部顶壁的滑槽装置配合形成用于安装各模块的滑动安装通道,所述初效过滤模块、中效过滤模块、高能离子管模块、第一紫外灯光解模块、第一生物盾处理模块、第二紫外等光解模块、第二生物盾处理模块及石墨烯触媒模块均安装在所述滑动安装通道中,所述初效过滤模块、中效过滤模块、高能离子管模块、第一紫外灯光解模块、第一生物盾处理模块、第二紫外等光解模块、第二生物盾处理模块及石墨烯触媒模块安装在滑动安装通道后,采用螺钉将各模块固定,各模块的边沿位置与滑槽装置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eva密封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门装置具有两个,两个箱门装置通过铰链装置对开式安装在主壳体侧壁,箱门装置上设置有箱门锁紧装置;所述主壳体的开口侧沿处设置有箱门密封胶圈;所述主壳体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及可调支撑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风机为大风量离心风机,所述大风量离心风机具有一个并安装在汇总进风管与进风口的连接处,所述除臭机安装在地面,所述汇总进风管、立面进风管及进风风阀均安装在墙体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风机为大风量离心风机,所述大风量离心风机具有一个并安装在汇总进风管与进风口的连接处,所述除臭机吊装在天花顶,所述汇总进风管、立面进风管及进风风阀均安装在墙体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风机为大风量离心风机,所述大风量离心风机具有一个并安装在汇总进风管与进风口的连接处,所述除臭机安装在地面,所述汇总进风管及立面进风管埋设在墙体内部,所述及进风风阀安装在墙体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所述风机为大风量离心风机,所述大风量离心风机具有一个并安装在汇总进风管与进风口的连接处,所述除臭机吊装在天花顶,所述汇总进风管及立面进风管埋设在墙体内部,所述及进风风阀安装在墙体墙体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所述风机为分体管道风机/离心风机,所述分体管道风机/离心风机具有多个且一一对应安装在立面进风管上,所述除臭机吊装在天花顶,所述汇总进风管、立面进风管、进风风阀及分体管道风机/离心风机均安装在墙体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所述风机为分体管道风机/离心风机,所述分体管道风机/离心风机具有多个且一一对应安装在立面进风管上,所述除臭机吊装在天花顶,所述汇总进风管、立面进风管及分体管道风机/离心风机均埋设在墙体内部,所述及进风风阀安装在墙体墙体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站空气净化系统,该种垃圾站空气净化系统可通过除臭机内的各模块实现对垃圾站内的污浊空气进行彻底的除臭、净化、杀菌,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对周围的环境更加友好,有利于周围居民身心健康。

总之,该种垃圾站空气净化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除臭能力差、净化效果差、污染空气、影响居住质量、危害身体健康等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进风管系统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除臭机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除臭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滑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进风管系统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进风管系统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原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进风管系统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原理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进风管系统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原理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进风管系统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15。

实施例1:

具体参照图1-5,一种垃圾站空气净化系统,包括除臭机10、风机40及进风管系统50,所述除臭机10包括具有内部腔体的并呈方形的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内部设置有多个滑槽装置2,所述滑槽装置2上沿着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初效过滤模块31、中效过滤模块32、高能离子管模块33、第一紫外灯光解模块34、第一生物盾处理模块35、第二紫外等光解模块36、第二生物盾处理模块37及石墨烯触媒模块38,所述主壳体1两端设置有与内部腔体连通的进风口11及出风口12,所述进风管系统50包括汇总进风管51及与所述汇总进风管51连通的多根立面进风管52,所述立面进风管52的下端部设置有进风风阀53,所述风机40安装在进风管系统50中并用于将垃圾站内的空气抽入进风管系统50中并进一步供入到除臭机10中进行净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主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箱门装置13,所述箱门装置13打开后,主壳体1侧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初效过滤模块31、中效过滤模块32、高能离子管模块33、第一紫外灯光解模块34、第一生物盾处理模块35、第二紫外等光解模块36、第二生物盾处理模块37及石墨烯触媒模块38均可从主壳体1的开口处滑入滑槽装置2并固定安装在滑槽装置2中;所述主壳体1的进风口11处设置有进风均风板14。

优选地,所述高能离子管模块33包括高能离子管就配合所述高能离子管配合使用的离子管变压器装置;所述第一紫外灯光解模块34包括第一紫外灯及配合所述第一紫外灯使用的第一紫外灯电源装置;所述第二紫外灯光解模块36包括第二紫外灯及配合所述第二紫外灯使用的第二紫外灯电源装置。

优选地,所述滑槽装置2具有多个并固定安装在主壳体1内部的上、下内壁,位于主壳体1内部底壁的滑槽装置2与位于主壳体1内部顶壁的滑槽装置2配合形成用于安装各模块的滑动安装通道,所述初效过滤模块31、中效过滤模块32、高能离子管模块33、第一紫外灯光解模块34、第一生物盾处理模块35、第二紫外等光解模块36、第二生物盾处理模块37及石墨烯触媒模块38均安装在所述滑动安装通道中,所述初效过滤模块31、中效过滤模块32、高能离子管模块33、第一紫外灯光解模块34、第一生物盾处理模块35、第二紫外等光解模块36、第二生物盾处理模块37及石墨烯触媒模块38安装在滑动安装通道后,采用螺钉将各模块固定,各模块的边沿位置与滑槽装置2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eva密封装置。

优选地,所述箱门装置13具有两个,两个箱门装置13通过铰链装置对开式安装在主壳体1侧壁,箱门装置13上设置有箱门锁紧装置15;所述主壳体1的开口侧沿处设置有箱门密封胶圈16;所述主壳体1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17及可调支撑脚18。

优选地,所述风机40)为大风量离心风机,所述大风量离心风机具有一个并安装在汇总进风管51与进风口11的连接处,所述除臭机10安装在地面,所述汇总进风管51、立面进风管52及进风风阀53均安装在墙体6侧壁。

在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在风机40的驱动作用下,垃圾站内的污浊空气从进风管系统50进进风口11进入到主壳体1内部,进入主壳体1的内部腔体中的污浊空气先后经过初效过滤模块31、中效过滤模块32、高能离子管模块33、第一紫外灯光解模块34、第一生物盾处理模块35、第二紫外等光解模块36、第二生物盾处理模块37及石墨烯触媒模块38的处理后从出风口12排出,经过多重模块处理后,空气中的尘埃会被过滤掉,空气中的异味分子分解形成普通的co2、h2、n2等无害气体,除臭效果好,减少垃圾站中有毒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对环境友好,可极大提升周围居民的居住环境,有利于创造更加健康的居住空间。

当主壳体1内部的各模块需要更换时,可将箱门装置13打开并将需要更换的模块抽出并完成更换,操作方便,维护更加容易,成本更低;另外,实施者可根据需要在滑槽装置2中增加或减少功能模块,应用灵活性高。

实施例2:

具体参照图6、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风机40为大风量离心风机,所述大风量离心风机具有一个并安装在汇总进风管51与进风口11的连接处,所述除臭机10吊装在天花顶,所述汇总进风管51、立面进风管52及进风风阀53均安装在墙体6侧壁。

实施例3:

具体参照图8、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风机40为大风量离心风机,所述大风量离心风机具有一个并安装在汇总进风管51与进风口11的连接处,所述除臭机10安装在地面,所述汇总进风管51及立面进风管52埋设在墙体6内部,所述及进风风阀53安装在墙体6侧壁。

实施例4:

具体参照图10、图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风机40为大风量离心风机,所述大风量离心风机具有一个并安装在汇总进风管51与进风口11的连接处,所述除臭机10吊装在天花顶,所述汇总进风管51及立面进风管52埋设在墙体6内部,所述及进风风阀53安装在墙体6墙体侧壁。

实施例5:

具体参照图12、图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风机40为分体管道风机/离心风机,所述分体管道风机/离心风机具有多个且一一对应安装在立面进风管52上,所述除臭机10吊装在天花顶,所述汇总进风管51、立面进风管52、进风风阀53及分体管道风机/离心风机均安装在墙体6侧壁。

实施例6:

具体参照图14、图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风机40为分体管道风机/离心风机,所述分体管道风机/离心风机具有多个且一一对应安装在立面进风管52上,所述除臭机10吊装在天花顶,所述汇总进风管51、立面进风管52及分体管道风机/离心风机均埋设在墙体6内部,所述及进风风阀53安装在墙体6墙体侧壁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