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藤椅框架用铝合金管材的表面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2022发布日期:2019-07-20 01:3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藤椅框架用铝合金管材的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椅子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家具用品,根据种类和作用的不同,分为沙发椅、躺椅、办公椅和藤椅等,夏季天气闷热,沙发椅或办公椅等由于有皮革包覆,透气性较差,久坐会给人闷热感,而藤椅由于采用编织制造,因此透气性会较好,在夏季使用舒适性较高。

藤椅多为框架结构,在框架基础之上附设其它装配结构。藤椅的框架不仅体现家具的外观造型,而且还是主要的受力部分,因此,框架结构形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藤椅的强度、稳固性。根据藤椅框架材料的不同,有:藤框架、竹框架、木框架、金属框架等。其中,金属框架的基材多采用铝合金管材,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处理,但现有的处理工艺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处理后的成品不美观、质量次、强度低,耐腐蚀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藤椅框架用铝合金管材的表面处理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藤椅框架用铝合金管材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先打磨铝合金管材表面,去除焊渣及飞溅,然后对铝合金管材表面进行机械抛光;

(2)将抛光后的铝合金管材浸泡于处理液中20~30min,在浸泡过程中,使用频率为25~27khz的超声波进行震荡处理,浸泡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进行第一次清洗;

(3)将清洗后的铝合金管材干燥后,放入喷砂机中并对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喷砂处理的时间为8~10min;

(4)喷砂结束后,并对铝合金管材进行第二次清洗,清洗结束后在100~110℃环境下进行烘干;

(5)将烘干后的铝合金管材冷却至室温,再将塑料粉末均匀地喷涂到铝合金管材的表面上;

(6)将喷涂好的铝合金管材推入固化炉,加热到180~215℃,并保温15~20min,开炉取出冷却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机械抛光使用的是240#的尼龙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磷酸8~12份、草酸4~7份、柠檬酸2~4份、硝酸镍2~3份、聚乙烯醇3~5份、油酸聚乙二醇酯1~3份、硫脲1~3份、十二烷基磺酸钠2~5份、去离子水80~100份。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液的制备过程为:先将磷酸、草酸和柠檬酸混合在一起,再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然后按照配方将其他原料依次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即可制得处理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喷砂采用60~80目的陶瓷砂、锆砂或金钢砂,表面砂层厚度为13~15μm,表面平均粗糙度ra为2.6~3.3μ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喷涂是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喷涂过程中喷枪距离铝合金管材10~15cm,气压0.5mpa,喷塑层厚度为0.5~0.8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塑料粉末为热固性塑料粉末,且塑料粉末的粒径为10~30μm。

进一步的,所述热固性塑料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环氧树脂35~40份、聚酯20~30份、碳酸钙12~15份、色料4~8份、流平剂1~3份、增光剂1~3份。

进一步的,所述流平剂为丁基纤维素、聚丙烯酸或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藤椅框架用铝合金管材的表面处理工艺,首先对铝合金管材表面进行机械抛光,可除去其表面氧化物,再将铝合金管材置于处理液中进行预处理,不仅能除掉铝合金管材表面的油污、灰尘、锈迹,并且能在铝合金管材表面生成一层抗腐蚀且能增加喷涂粉料附着力的“磷化层”,且浸泡过程中采用超声波进行震荡处理,与常规方法相比,缩短了处理的时间;接着对铝合金管材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铝合金管材表面会形成不均匀的凹痕,该凹痕可使绝大多数塑料粉末能够嵌入凹痕内,使铝合金管材表面和涂层之间能具有更高的结合强度,另外,喷砂处理还能提高铝合金管材表面强度,并带走工件表面的污染物,提高表面清洁度;最后,采用将塑料粉末均匀地喷涂到铝合金管材的表面上,再经过加热固化,从而能在铝合金管材的表面形成一个塑料保护层,既美观又有质感,同时塑料保护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耐老化、抗冲击、耐磨损的性能。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藤椅框架用铝合金管材的表面处理工艺,明显改善了铝合金管材表面组织结构和特性,提升了其强度和耐腐蚀性,且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处理后的铝合金管材表面也能形成一个塑料保护层,不仅外观质量好,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耐老化、抗冲击、耐磨损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藤椅框架用铝合金管材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先打磨铝合金管材表面,去除焊渣及飞溅,然后对铝合金管材表面使用240#的尼龙轮进行机械抛光;

(2)将抛光后的铝合金管材浸泡于处理液中20min,在浸泡过程中,使用频率为25khz的超声波进行震荡处理,浸泡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进行第一次清洗;其中,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磷酸8份、草酸5份、柠檬酸2份、硝酸镍2份、聚乙烯醇3份、油酸聚乙二醇酯1份、硫脲1份、十二烷基磺酸钠2份、去离子水85份;处理液的制备过程为:先将磷酸、草酸和柠檬酸混合在一起,再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然后按照配方将其他原料依次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即可制得处理液;

(3)将清洗后的铝合金管材干燥后,放入喷砂机中并对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喷砂处理的时间为8min,其中喷砂采用是60目的陶瓷砂、锆砂或金钢砂,表面砂层厚度为13μm,表面平均粗糙度ra为2.6μm;

(4)喷砂结束后,并对铝合金管材进行第二次清洗,清洗结束后在100℃环境下进行烘干;

(5)将烘干后的铝合金管材冷却至室温,再将塑料粉末均匀地喷涂到铝合金管材的表面上,其中塑料粉末的粒径为10μm,塑料粉末为热固性塑料粉末,且热固性塑料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环氧树脂35份、聚酯22份、碳酸钙12份、色料4份、丁基纤维素1份、增光剂1份;喷涂是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喷涂过程中喷枪距离铝合金管材12cm,气压0.5mpa,喷塑层厚度为0.5mm;

(6)将喷涂好的铝合金管材推入固化炉,加热到180℃,并保温15min,开炉取出冷却即可。

实施例2

一种藤椅框架用铝合金管材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先打磨铝合金管材表面,去除焊渣及飞溅,然后对铝合金管材表面使用240#的尼龙轮进行机械抛光;

(2)将抛光后的铝合金管材浸泡于处理液中22min,在浸泡过程中,使用频率为26khz的超声波进行震荡处理,浸泡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进行第一次清洗;其中,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磷酸9份、草酸5份、柠檬酸3份、硝酸镍2份、聚乙烯醇4份、油酸聚乙二醇酯1份、硫脲1份、十二烷基磺酸钠4份、去离子水88份;处理液的制备过程为:先将磷酸、草酸和柠檬酸混合在一起,再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然后按照配方将其他原料依次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即可制得处理液;

(3)将清洗后的铝合金管材干燥后,放入喷砂机中并对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喷砂处理的时间为9min,其中喷砂采用是70目的陶瓷砂、锆砂或金钢砂,表面砂层厚度为14μm,表面平均粗糙度ra为2.8μm;

(4)喷砂结束后,并对铝合金管材进行第二次清洗,清洗结束后在105℃环境下进行烘干;

(5)将烘干后的铝合金管材冷却至室温,再将塑料粉末均匀地喷涂到铝合金管材的表面上,其中塑料粉末的粒径为15μm,塑料粉末为热固性塑料粉末,且热固性塑料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环氧树脂38份、聚酯27份、碳酸钙14份、色料6份、羧甲基纤维素2份、增光剂1份;喷涂是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喷涂过程中喷枪距离铝合金管材13cm,气压0.5mpa,喷塑层厚度为0.7mm;

(6)将喷涂好的铝合金管材推入固化炉,加热到195℃,并保温18min,开炉取出冷却即可。

实施例3

一种藤椅框架用铝合金管材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先打磨铝合金管材表面,去除焊渣及飞溅,然后对铝合金管材表面使用240#的尼龙轮进行机械抛光;

(2)将抛光后的铝合金管材浸泡于处理液中25min,在浸泡过程中,使用频率为27khz的超声波进行震荡处理,浸泡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进行第一次清洗;其中,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磷酸10份、草酸6份、柠檬酸4份、硝酸镍3份、聚乙烯醇4份、油酸聚乙二醇酯2份、硫脲3份、十二烷基磺酸钠4份、去离子水95份;处理液的制备过程为:先将磷酸、草酸和柠檬酸混合在一起,再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然后按照配方将其他原料依次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即可制得处理液;

(3)将清洗后的铝合金管材干燥后,放入喷砂机中并对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喷砂处理的时间为9min,其中喷砂采用是70目的陶瓷砂、锆砂或金钢砂,表面砂层厚度为15μm,表面平均粗糙度ra为3.1μm;

(4)喷砂结束后,并对铝合金管材进行第二次清洗,清洗结束后在105℃环境下进行烘干;

(5)将烘干后的铝合金管材冷却至室温,再将塑料粉末均匀地喷涂到铝合金管材的表面上,其中塑料粉末的粒径为25μm,塑料粉末为热固性塑料粉末,且热固性塑料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环氧树脂37份、聚酯27份、碳酸钙15份、色料7份、聚丙烯酸1~3份、增光剂1~3份;喷涂是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喷涂过程中喷枪距离铝合金管材14cm,气压0.5mpa,喷塑层厚度为0.7mm;

(6)将喷涂好的铝合金管材推入固化炉,加热到205℃,并保温18min,开炉取出冷却即可。

实施例4

一种藤椅框架用铝合金管材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先打磨铝合金管材表面,去除焊渣及飞溅,然后对铝合金管材表面使用240#的尼龙轮进行机械抛光;

(2)将抛光后的铝合金管材浸泡于处理液中30min,在浸泡过程中,使用频率为27khz的超声波进行震荡处理,浸泡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进行第一次清洗;其中,处理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磷酸11份、草酸7份、柠檬酸4份、硝酸镍3份、聚乙烯醇5份、油酸聚乙二醇酯3份、硫脲3份、十二烷基磺酸钠4份、去离子水100份;处理液的制备过程为:先将磷酸、草酸和柠檬酸混合在一起,再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稀释,然后按照配方将其他原料依次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即可制得处理液;

(3)将清洗后的铝合金管材干燥后,放入喷砂机中并对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喷砂处理的时间为10min,其中喷砂采用是80目的陶瓷砂、锆砂或金钢砂,表面砂层厚度为15μm,表面平均粗糙度ra为3.3μm;

(4)喷砂结束后,并对铝合金管材进行第二次清洗,清洗结束后在110℃环境下进行烘干;

(5)将烘干后的铝合金管材冷却至室温,再将塑料粉末均匀地喷涂到铝合金管材的表面上,其中塑料粉末的粒径为30μm,塑料粉末为热固性塑料粉末,且热固性塑料粉末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环氧树脂40份、聚酯28份、碳酸钙15份、色料8份、丁基纤维素1份、增光剂3份;喷涂是按照先上后下、先内腔后外表面的顺序进行喷涂,喷涂过程中喷枪距离铝合金管材15cm,气压0.5mpa,喷塑层厚度为0.8mm;

(6)将喷涂好的铝合金管材推入固化炉,加热到215℃,并保温20min,开炉取出冷却即可。

对比实施例1

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相比,在处理工艺中,省去了超声波震荡处理,除此外其他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2

本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在处理工艺中,省去喷砂处理,除此外其他外其他步骤均相同。

为了对比本发明效果,对上述实施例1~4、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对应处理后藤椅框架铝合金管材的进行性能测试,具体对比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上表测试结果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4的藤椅框架铝合金管材表面处理工艺,能明显改善铝合金管材表面组织结构和特性,提升了其强度和耐腐蚀性,且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