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水雾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3917发布日期:2019-06-28 23:0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水雾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绿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水雾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在城市中可不避免的出现大量的工程建设等,各种工程建设给周围环境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粉尘污染,现有的技术中一般通过对工程建设区域进行大量喷水,通过高压将水雾化成与粉尘大小相当的颗粒,在风机作用下,在尘源处周边进行喷雾覆盖,使得尘埃逐渐凝结成颗粒团,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而沉降,达到快速将粉尘抑制降沉的目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风桶自身的限制,单个的除尘设备喷出的水雾难以覆盖尘源处,并且喷出的水雾容易偏离尘源处,设备体积较大,在没有合适摆放位置时更容易受到影响。

根据专利文献cn201811538062.2提供的产品可知,该产品解决了占用空间和装置结构便于拆卸的问题,但是该产品依然采用高压将水雾化,再通过水雾炮筒将水雾喷出,所形成的水雾依然是水雾炮筒吹出气流的范围,与传统的水雾除尘装置在喷雾方式及水雾覆盖范围上并无区别,仍然存在难以覆盖尘源处,并且喷出的水雾容易受风向的影响,偏离尘源处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水雾除尘装置,能够有效的对尘源进行完全覆盖。

本发明为实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桶,所述风桶的侧壁上均匀布置有三个支撑腿,所述风桶的顶端处安装有锥形结构的风罩,所述风罩的顶端处安装有雾化桶,所述雾化桶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导雾桶。

所述风桶的内壁上焊接有支撑架,位于所述风桶内部的风机通过支撑架与风桶固定连接,所述风桶的底端处安装有防护网。

所述雾化桶的外侧下部嵌设有进水管连接头,且所述进水管连接头位于雾化桶内侧的一端与雾化桶内壁下部的环形结构的水管连接,所述水管的内侧均匀布置有多个喷头,且所述喷头的喷水端均向风桶所在的方向倾斜。

所述导雾桶的下部外侧焊接有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所述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之间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导板位于第二导板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导板上位于导雾桶的内侧中部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导雾桶的内径,所述第一导板位于导雾桶内侧的部分向风桶所在的方向弯曲。

所述导雾桶的顶端处安装有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所述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之间通过多个第二支撑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三导板位于第四导板的上方,所述第三导板的底面上布置有锥形结构的导流部,且所述导流部的侧面为弧形曲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构成的狭缝与导雾桶内部的腔道连通,所述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构成的狭缝与导雾桶内部的腔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喷头上的轴线均与雾化桶的上的轴线相交于同一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的顶面均为圆弧形曲线,且所述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顶面的弯曲程度大于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的顶面的弯曲程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下部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均安装有自锁脚轮。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截面积小于导雾桶内部腔道截面积的一半。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环保水雾除尘装置,通过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构成的狭缝处以及第三导板和第四导板构成的狭缝处喷出水雾,形成两层圆弧形的雾罩,将尘源处产生的灰尘气体阻隔在两层水雾形成的雾罩内,带有灰尘的空气向远处或者被风桶吸入都会经过水雾形成的雾罩,使得尘埃凝结成颗粒团被去除,并且设备靠近尘源中心,相对传统的风桶式结构,水雾形成的雾罩对尘源处的覆盖更充分、更全面,即便受到风向的作用,水雾的移动也与灰尘同步,不影响除尘效果。

2、该环保水雾除尘装置,通过将风桶与水箱分离,使得设备的体积更小,同时将风桶放置在靠近尘源处,尘源处产生的带有灰尘的气体会被风桶的底端吸入,并在吸入前经过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构成的狭缝处产生的水雾进行初步除尘,余下的灰尘,会在雾化桶的内部与水雾结合除去,实现对尘源处的空气进行净化、换气,将带有灰尘的空气抑制在位于地面处,避免作业人员吸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三导板的另一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第三导板的另一结构的俯视图;

图8为其它结构形式的侧视图。

图中:1、风桶;2、支撑腿;3、风罩;4、雾化桶;5、导雾桶;6、支撑架;7、风机;8、防护网;9、进水管连接头;10、水管;11、喷头;12、第一导板;13、第二导板;14、第一支撑板;15、通孔;16、第三导板;17、第四导板;18、第二支撑板;19、导流部;20、装配孔;21、卡槽;22、挡板;23、雾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保水雾除尘装置,包括风桶1,所述风桶1的侧壁上均匀布置有三个支撑腿2,所述风桶1的顶端处安装有锥形结构的风罩3,所述风罩3的顶端处安装有雾化桶4,所述雾化桶4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导雾桶5;

所述风桶1的内壁上焊接有支撑架6,位于所述风桶1内部的风机7通过支撑架6与风桶1固定连接,所述风桶1的底端处安装有防护网8;

所述雾化桶4的外侧下部嵌设有进水管连接头9,且所述进水管连接头9位于雾化桶4内侧的一端与雾化桶4内壁下部的环形结构的水管10连接,所述水管10的内侧均匀布置有多个喷头11,且所述喷头11的喷水端均向风桶1所在的方向倾斜;

所述导雾桶5的下部外侧焊接有第一导板12和第二导板13,所述第一导板12和第二导板13之间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板14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导板12位于第二导板13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导板12上位于导雾桶5的内侧中部设置有通孔15,且所述通孔15的直径小于导雾桶5的内径,所述第一导板12位于导雾桶5内侧的部分向风桶1所在的方向弯曲;

所述导雾桶5的顶端处安装有第三导板16和第四导板17,所述第三导板16和第四导板17之间通过多个第二支撑板18焊接固定,所述第三导板16位于第四导板17的上方,所述第三导板16的底面上布置有锥形结构的导流部19,且所述导流部19的侧面为弧形曲线。

其中,所述第一导板12和第二导板13构成的狭缝与导雾桶5内部的腔道连通,所述第三导板16和第四导板17构成的狭缝与导雾桶5内部的腔道连通,使得部分水雾通过第一导板12和第二导板13构成的狭缝喷出,剩余的水雾通过第三导板16和第四导板17构成的狭缝喷出,最终喷出的水雾分别形成两层水雾构成的雾罩。

其中,所述喷头11上的轴线均与雾化桶4的上的轴线相交于同一点,使得喷头11喷出的水雾尽可能位于雾化桶4的腔道中部,且与风机7产生的高速气流碰撞进一步雾化,避免水雾附着在雾化桶4的内壁上。

其中,所述第一导板12、第二导板13、第三导板16和第四导板17的顶面均为圆弧形曲线,且所述第一导板12和第二导板13顶面的弯曲程度大于第三导板16和第四导板17的顶面的弯曲程度,由于风桶1的放置位置靠近尘源处,风桶1中的风机7在工作时,使得风桶1下部产生吸力,会将尘源处产生的带有灰尘的气体吸入,所述第一导板12和第二导板13顶面的弯曲程度大,通过第一导板12和第二导板13构成的狭缝喷出的水雾能够对吸入的空气进行除尘,第三导板16和第四导板17的顶面的弯曲程度较大,通过第三导板16和第四导板17构成的狭缝喷出的水雾将整个尘源处进行覆盖,避免灰尘扩散。

其中,所述支撑腿2的下部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支撑腿2的底端均安装有自锁脚轮,适用于一些尘源处范围较大处,适当增加支撑腿2的长度,可以使得装置喷出的两层水雾构成的雾罩范围更大。

其中,所述通孔15的截面积小于导雾桶5内部腔道截面积的一半,因为第三导板16和第四导板17构成的狭缝处喷出的水雾覆盖的范围大,而第一导板12和第二导板13构成的狭缝处喷出的水雾覆盖面积小,为了不影响除尘效果,使得通过第一导板12和第二导板13构成的狭缝处喷出的水雾量小于第三导板16和第四导板17构成的狭缝处喷出的水雾量。

如图6-7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导板16上靠近外沿处可以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弧形结构的装配孔20,第四导板17的底面靠近外沿处布置有u形结构的卡槽21,截面为l形结构的挡板22下部穿过装配孔20与卡槽21卡接,由于第三导板16和第四导板17构成的狭缝处喷出的水雾为360°的,在买不需要形成360°喷雾时,可以通过安装挡板22调整喷射覆盖范围。

如图8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将导雾桶5替换成雾桶23,即可实现传统的风桶式结构的功能。

工作原理:当机械设备定点作业时,先将装置放置在不影响机械作业且靠近尘源点处,通过支撑腿2底部的自锁脚轮锁紧完成驻停,依次启动风机7和外部的供水装置,水流通过进水管连接头9进入水管10中,再通过水管10内侧的多个喷头11在雾化桶4喷射水雾,且喷射的水雾集中于雾化桶4的轴线上,风机7产生的高速气流在通过风罩3的聚集后,风速更快,与喷头11喷出的水雾撞击,进行二次雾化,水雾的粒径更小,同时水雾在高速气流的带动下首先经过第一导板12上且位于导雾桶5内部的弯曲部分的拦截和引导,部分水雾通过第一导板12和第二导板13构成的狭缝处喷出,由于第一导板12和第二导板13顶面的弯曲程度大,因此喷出的水雾形成靠近风桶1的圆弧形雾罩,剩余的水雾通过第一导板12上的通孔15,再通过第三导板16和第四导板17构成的狭缝处喷出,为避免第三导板16的圆弧底面对气流的换向形成阻碍,在第三导板16的底面处布置锥形结构的导流部19,对迎面的气流进行引导,由于第三导板16和第四导板17的顶面的弯曲程度小,因此第三导板16和第四导板17构成的狭缝处喷出的水雾形成的圆弧形雾罩覆盖范围较大,能够完全覆盖尘源,从而使得尘源处的灰尘处于两层水雾形成的雾罩之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