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修复剂、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77002发布日期:2020-03-10 09:5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地下水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修复剂、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产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有毒有害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地下环境系统,造成地下水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主要来源于选矿、冶炼、电镀等领域,重金属具有很高的毒性、非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性以及不能参与人体代谢等特性,如果长期饮用即使含有极微量重金属离子的水,也会导致重金属在人体中的富集,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毒理反应,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健康危害,因此,防治水体重金属污染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要素之一。

目前市场上的地下水修复剂,修复能力不够,修复结束后水体中还是残留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且修复剂内含有一定的水体污染物,会导致水体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水修复剂,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下水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钾长石30-40份、氧化钙20-30份、羟基磷灰石6-8份、纤维素4-6份、腐植酸10-20份、聚烯烃树脂12-14份、活性炭14-16份、陶粒8-10份、木炭粉4-6份、矿石6-8份、蒙脱石粘土6-8份、黏合剂3-7份、羧酸4-6份以及适量的水。

优选的,钾长石30份、氧化钙20份、羟基磷灰石6份、纤维素4份、腐植酸10份、聚烯烃树脂12份、活性炭14份、陶粒8份、木炭粉4份、矿石6份、蒙脱石粘土6份、黏合剂3份、羧酸4份以及适量的水。

优选的,钾长石35份、氧化钙25份、羟基磷灰石7份、纤维素5份、腐植酸15份、聚烯烃树脂13份、活性炭15份、陶粒9份、木炭粉5份、矿石7份、蒙脱石粘土7份、黏合剂5份、羧酸5份以及适量的水。

优选的,黏合剂为乙基纤维素、壳聚糖、醋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地下水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羟基磷灰石加入水中,低速搅拌至得到均匀分散的悬浊液,并随后在悬浊液中加入木炭粉,继续搅拌至均匀得到混合浊液a备用;

s2、将羧酸加入水中,低速搅拌至其完全溶解,随后在溶解溶液中加入黏合剂,持续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制得混合溶液b,并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浊液a加入至混合溶液b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备用;

s3、将钾长石、氧化钙、腐殖酸、聚烯烃树脂、活性炭、陶粒、矿石、蒙脱石粘土分别加入粉碎机内粉碎,过筛后的粉碎料投入至搅拌机中并加入纤维素,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碎料d备用;

s4、在步骤s3中得到的混合粉碎料d中加入适量水,并通过造粒机造粒,得到球状颗粒物e备用;

s5、将步骤s2中得到的混合物c用喷淋器均匀喷淋在步骤s4中制得的球状颗粒物e的表面,在表面被完全覆盖后时,制得球状修复剂。

优选的,步骤s1中加入水的量为羟基磷灰石质量的4-6倍,步骤s2中加入水的量为羧酸质量的5-6倍。

优选的,步骤s3中钾长石、氧化钙、腐殖酸、聚烯烃树脂、活性炭、陶粒、矿石、蒙脱石粘土粉碎后能过110-120目筛。

优选的,步骤s4中制得的球状颗粒物e直径为4-6mm。

优选的,步骤s5中混合物c喷淋量与球状颗粒物e的质量比为2:2-2:3。

一种地下水修复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如上所述的地下水修复剂包裹于滤网中;

b.将包裹有地下水修复剂的滤网丢入需修复的水中;

c.向水中曝气促使包裹有地下水修复剂的滤网在水中扰动直至水质达到。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地下水修复剂,呈颗粒状,具有多层结构,内层的钾长石、氧化钙、腐殖酸、聚烯烃树脂、活性炭、陶粒、矿石、蒙脱石粘土、纤维素能够吸附地下水中所含的各种重金属离子,粉料状能够提高与地下水的接触程度,同时通过外层包覆层的作用,使得修复剂作用时间长,作用效果明显,同时该修复剂使用的原料为可降解原料,在对水体修复结束后,修复剂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原料易得,处理效果良好,无二次污染,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一种地下水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钾长石40份、氧化钙30份、羟基磷灰石8份、纤维素6份、腐植酸20份、聚烯烃树脂14份、活性炭16份、陶粒10份、木炭粉6份、矿石8份、蒙脱石粘土8份、黏合剂7份、羧酸6份以及适量的水,黏合剂为乙基纤维素、壳聚糖、醋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地下水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羟基磷灰石加入至其4-6倍质量份的水中,低速搅拌至得到均匀分散的悬浊液,并随后在悬浊液中加入木炭粉,继续搅拌至均匀得到混合浊液a备用;

s2、将羧酸加入至其5-6倍质量份的水中,低速搅拌至其完全溶解,随后在溶解溶液中加入黏合剂,持续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制得混合溶液b,并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浊液a加入至混合溶液b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备用;

s3、将钾长石、氧化钙、腐殖酸、聚烯烃树脂、活性炭、陶粒、矿石、蒙脱石粘土分别加入粉碎机内粉碎,粉碎后能过100目筛,过筛后的粉碎料投入至搅拌机中并加入纤维素,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碎料d备用;

s4、在步骤s3中得到的混合粉碎料d中加入适量水,并通过造粒机造粒,得到直径4-6mm的球状颗粒物e备用;

s5、将步骤s2中得到的混合物c用喷淋器均匀喷淋在步骤s4中制得的球状颗粒物e的表面,在表面被完全覆盖后并且混合物c与球状颗粒物e的质量比为2:2-2:3时,制得球状修复剂。

实施例2

一种地下水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钾长石30份、氧化钙20份、羟基磷灰石6份、纤维素4份、腐植酸10份、聚烯烃树脂12份、活性炭14份、陶粒8份、木炭粉4份、矿石6份、蒙脱石粘土6份、黏合剂3份、羧酸4份以及适量的水,黏合剂为乙基纤维素、壳聚糖、醋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地下水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羟基磷灰石加入至其4-6倍质量份的水中,低速搅拌至得到均匀分散的悬浊液,并随后在悬浊液中加入木炭粉,继续搅拌至均匀得到混合浊液a备用;

s2、将羧酸加入至其5-6倍质量份的水中,低速搅拌至其完全溶解,随后在溶解溶液中加入黏合剂,持续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制得混合溶液b,并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浊液a加入至混合溶液b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备用;

s3、将钾长石、氧化钙、腐殖酸、聚烯烃树脂、活性炭、陶粒、矿石、蒙脱石粘土分别加入粉碎机内粉碎,粉碎后能过100目筛,过筛后的粉碎料投入至搅拌机中并加入纤维素,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碎料d备用;

s4、在步骤s3中得到的混合粉碎料d中加入适量水,并通过造粒机造粒,得到直径4-6mm的球状颗粒物e备用;

s5、将步骤s2中得到的混合物c用喷淋器均匀喷淋在步骤s4中制得的球状颗粒物e的表面,在表面被完全覆盖后并且混合物c与球状颗粒物e的质量比为2:2-2:3时,制得球状修复剂。

实施例3

一种地下水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钾长石35份、氧化钙25份、羟基磷灰石7份、纤维素5份、腐植酸15份、聚烯烃树脂13份、活性炭15份、陶粒9份、木炭粉5份、矿石7份、蒙脱石粘土7份、黏合剂5份、羧酸5份以及适量的水,黏合剂为乙基纤维素、壳聚糖、醋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地下水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羟基磷灰石加入至其4-6倍质量份的水中,低速搅拌至得到均匀分散的悬浊液,并随后在悬浊液中加入木炭粉,继续搅拌至均匀得到混合浊液a备用;

s2、将羧酸加入至其5-6倍质量份的水中,低速搅拌至其完全溶解,随后在溶解溶液中加入黏合剂,持续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制得混合溶液b,并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浊液a加入至混合溶液b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备用;

s3、将钾长石、氧化钙、腐殖酸、聚烯烃树脂、活性炭、陶粒、矿石、蒙脱石粘土分别加入粉碎机内粉碎,粉碎后能过100目筛,过筛后的粉碎料投入至搅拌机中并加入纤维素,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碎料d备用;

s4、在步骤s3中得到的混合粉碎料d中加入适量水,并通过造粒机造粒,得到直径4-6mm的球状颗粒物e备用;

s5、将步骤s2中得到的混合物c用喷淋器均匀喷淋在步骤s4中制得的球状颗粒物e的表面,在表面被完全覆盖后并且混合物c与球状颗粒物e的质量比为2:2-2:3时,制得球状修复剂。

实施例4,一种地下水修复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如上所述的地下水修复剂包裹于滤网中,滤网的孔径小于地下水修复剂单个颗粒的直径,以避免地下水修复剂从滤网中散出。

b.将包裹有地下水修复剂的滤网丢入需修复的水中;

c.向水中曝气促使包裹有地下水修复剂的滤网在水中扰动直至水质达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