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胞外多糖复合海藻多糖的异味去除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96649发布日期:2020-03-27 20:13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味去除剂的制备方法。特别地,涉及一种微生物胞外多糖复合海藻多糖的异味去除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已经商业化的除味方法有很多,如使用活性炭吸附除味的方法,但是由于该方法是被动吸附,并且吸附量有限,因此使该方法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如光触媒降解除味的方法,但该方法由于降解的味道成分单一,而使得除味效果不完全;还有以清新剂除味的方法,即用一种气味掩盖另一种气味的方法,该方法最大的缺点是不能真正有效的去除有味成分,而是用香水味道掩盖其它味道,从而产生了二次污染。而且,国内外市场上大部分清新剂,乙醇含量较高,易燃易爆,汽车、飞机均不能携带。

本发明是通过一种微生物多糖产生菌发酵生产微生物胞外多糖、然后结合海洋生物多糖大分子,通过络合、吸附、包埋等生物方法彻底清除环境中的异臭味、腥味、甲醛等有害气体,由于没有二次污染,在净化空气的同时也具有抑菌、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胞外多糖复合海藻多糖的异味去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选用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为生产菌株,保藏编号cgmcc1.447,保藏地点: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1)斜面培养基培养:将所述的蜡状芽孢杆菌接种于配制的斜面培养基,在28-32℃恒温培养2-4天,然后放冰箱3-5℃保存;

2)种子培养基培养:从步骤1)的斜面上挑取菌苔,接种于种子培养基,在25-33℃通气培养20-45小时;然后检测发酵液菌种活性,选出高活性菌株保存;

3)发酵生产培养基培养:将步骤2)获得的高活性菌种按培养液总重量的1%-3%的比例接种,在温度为20-35℃下搅拌发酵,间断鼓入无菌空气,通气量为0.2-2.5升/分钟,ph值为7.0-7.4,培养36-60小时;

4)终止发酵:将步骤3)的发酵醪液升温至70-90℃,保持20分钟,冷却降温至常温备用;

5)固液分离:将以上发酵液进行压滤,收集滤液备用;

6)滤液浓缩:将滤液减压蒸发浓缩至原液的二分之一备用;

7)产品配制:取重量为20%-80%的无离子水置于调配罐中,升温加热至50-70℃,取上述浓缩发酵液1%-10%于调配罐中,依次添加重量为0.01%-1.5%的海藻多糖、0.01%-1%的胶原蛋白、0.01%-1.5%的壳聚糖、0.01%-0.05%的抗菌肽、0.01%-10%的金银花提取液,补无离子水至100%,将混合物溶解、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7;升温至80-90℃保温20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

8)任选地,加入重量为0.01%-30%的乙醇、0.01%-0.1%的薄荷脑、0.01-10ppm的食用香精并混合均匀(以混合溶液的总重量为基准)。

在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金银花提取液通过如下方法制备:称取一定质量的金银花按照1:80比例(重量比)加入纯净水浸泡0.5-3小时,然后加热高温95-100℃蒸煮10-30分钟,冷却、过滤后获得金银花的提取液,浓缩处理至原液的三分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蜡状芽孢杆菌接种于配制的斜面培养基后,在30℃恒温培养2-4天,然后放冰箱4℃保存。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斜面培养基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8-14.0重量份的琼脂,5-10.0重量份的蛋白胨,1-5.0重量份的牛肉浸膏,2-5.0重量份的nacl,1000重量份的蒸馏水混合,ph调至7.0。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种子培养基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重量百分比为1%-5%的玉米浆、1%-5%的淀粉、0.1%-1.0%的葡萄糖、0.1%-1.5%的蛋白胨、0.1%-1.0%的磷酸氢二钾,加矿泉水至100%,调ph值至7.0;然后121℃杀菌15分钟,冷却备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发酵生产培养基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重量百分比为1%-8%的淀粉,0.4%-1.6%的豆饼粉,0.1%-1.0%的磷酸氢二钾,0.2%-2.0%的氯化钙,0.001%-0.10%的硫酸镁,加矿泉水至100%混合;调ph值到7.0,升温至121℃,杀菌20分钟,然后冷却备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5)使用的固液分离设备根据具体情况,可选用高速离心机或板框压滤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将配制好的液体进行无菌灌装入气雾瓶中、打包打码入库,即得本发明产品。

本发明公开的产品,根据气味来源可以采取喷洒、也可采取浸泡的方法使用。

本发明选用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为生产菌株,保藏编号cgmcc1.447,保藏地点: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本菌种购自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国家菌种保藏委员会)。

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产品是通过特种微生物发酵获得的微生物胞外多糖结合海洋生物多糖等,吸附、络合环境中的有害异味气体分子,瞬时、彻底清除环境中、汽车里、家装、板材等甲醛、苯、臭味、异味等,并且具有杀菌抑菌功效,经广东省微生物检测中心检测,抑菌率达到99.98%,并且,该产品对环境无任何损害,人吸入后无任何不良反应。其成分功效明确,绿色环保,安全性高,而且可以以喷雾剂的形式使用,具有见效快,使用方便,适用面广的优点。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实施例1

(1)菌种选择:选用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为生产菌株,保藏编号cgmcc1.447,保藏地点: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2)斜面培养基配制及菌种培养:菌棒挑取菌种转接于斜面培养基上于30℃恒温培养3天,然后放冰箱4℃保存,该斜面培养基由琼脂10.0g,蛋白胨8.0g,牛肉浸膏3.0g,nacl4.0g,蒸馏水1.0l混合,调ph值至7.0制得。

(3)种子培养基的配制及培养:取重量百分比为2.5%的玉米浆,2%的淀粉,0.5%的葡萄糖,0.7%的蛋白胨,0.3%的磷酸氢二钾,其余为矿泉水,ph调解至7.0;然后121℃杀菌15分钟,冷却备用。从试管斜面上挑取菌苔,接种于内有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28℃通气培养45小时、摇床转速170转/分钟。然后检测发酵液菌种活性,选出高活性菌株保存。

(4)发酵生产培养基的配制及发酵过程:将重量百分比为4%的淀粉,1.1%的豆饼粉,0.5%的磷酸氢二钾,0.6%的氯化钙,0.02%的硫酸镁,其余为矿泉水,ph值为7.0,配制成350l发酵培养基,泵入于500l不锈钢发酵罐升温至121℃,杀菌20分钟,然后冷却备用;然后按培养液总重量的1%-3%的比例接种,搅拌发酵,170转/分钟,发酵温度为30℃,间断鼓入无菌空气,通气量为1.5升/分钟,ph值为7.0,生产培养50小时。

(5)终止发酵:发酵醪液升温至80℃,20分钟,冷却降温至常温备用。

(6)固液分离:将以上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收集滤液备用。

(7)滤液浓缩:将滤液减压蒸发浓缩至原液的二分之一备用。

(8)金银花提取液的制备:称取一定质量的金银花按照1:80比例加入纯净水浸泡1小时,然后加热至95℃保温蒸煮20分钟,冷却、过滤后获得金银花的提取液,利用中药提取浓缩装置进行浓缩处理至原液的三分之一,提取液留待备用。

(9)产品配制:取80l无离子水于150l的调配罐中,升温加热至60℃,取上述浓缩发酵液3%于调配罐中,依次添加重量百分比为1%的海藻多糖、0.1%的胶原蛋白、0.01%的壳聚糖、0.06%的抗菌肽、2%的金银花提取液,补足无离子水至100l,将混合物溶解、搅拌、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7;升温至85℃保温20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最后根据用户需要,无菌操作加入3%的乙醇、0.04%的薄荷脑、0.01ppm的食用香精。

(10)无菌灌装:将配制好的液体进行无菌灌装入气雾瓶中、打包打码入库,即得该发明产品-有害异味气体去除剂。

1.对产品进行香型、澄清度、稳定性、ph值及卫生指标的测定。

以嗅觉鉴定香型;在室温和自然光线条件下,将25毫升样品倒入比色管内,距离30厘米处目测观察澄清度;将25毫升样品倒入具塞比色管内分别在40℃和0-4℃的条件下存放24小时后取出恢复至室温目视观察耐热及耐寒稳定性;ph计测定ph值;卫生指标按照gb8732中的规定执行测定。测试结果列于表1。

表1

2.去除甲醛的测定

方法:取实施例1获得的产品,根据实验室内部方法(sgtc-chem-sop-315),采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进行分析。

结果列于表2。

表2

3.抑菌效果测定

方法:取实施例1获得的产品,根据qb/t2738-2012(7.3)的方法测试抑菌效果。结果列于表3。

表3

本发明的实施例为较佳的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做的等同变化皆应属于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