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4231发布日期:2019-12-27 15:4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导管插入用或内窥镜练习用的软管,一般采用由有机硅形成的软管。但是,由有机硅形成的软管由于表面发粘,因此存在不容易进行插入导管等的操作的课题。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进行了在软管的内面形成摩擦系数小的高滑动膜等涂覆膜的操作。

作为现有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方法,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将软管卷成一层的漩涡状,并将软管的漩涡面保持为与地板垂直后,从软管的一端注入涂覆液。然后,使其在垂直面内旋转以使涂覆液朝着软管的另一端行进,在软管的内面涂覆有涂覆膜后,将漩涡面保持为水平并将剩余的涂覆液从软管中排出。然后,使涂覆液干燥,从而能够得到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4426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中,由于将软管卷成一层的漩涡状,因此涂覆液会在卷绕直径渐渐变化的软管内移动。因此,会产生涂覆液的液面不与软管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部位。其结果是,在软管的周向上,涂覆液的附着厚度、即涂覆膜的膜厚会变得不均匀,存在易于产生涂布膜厚偏差的课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通过研究得知,这样的课题尤其在软管的内径较大时易于发生。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软管的内面形成膜厚均匀的涂覆膜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

(1)一种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从两端开放的软管的一端向所述软管内导入的涂覆液的液面相比,将所述软管的两端保持在比所述涂覆液的液面更高的位置,且使涂覆液保持在所述软管内的构成,

并且具备:在将所述软管的一端向上方提拉的同时使所述涂覆液向另一端侧移动,从而利用涂覆液对所述软管的内面进行涂覆的软管提拉机构;以及使涂覆于所述软管内面的涂覆液干燥而形成涂覆膜的干燥机构。

(2)如上述(1)所述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提拉机构是沿着垂直方向将所述软管的一端向上方提拉的机构。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提拉机构是将所述软管的一端以固定速度向上方提拉的机构。

(4)如上述(1)或(2)所述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是由有机硅形成的软管,所述涂覆膜是摩擦系数比有机硅小的高滑动膜。

(5)如上述(1)或(2)所述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软管的另一端部设有涂覆液回收机构。

(6)如上述(5)所述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液回收机构是挡管。

(7)如上述(5)所述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液回收机构是桶或槽。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提供能够在软管的内面形成膜厚均匀的涂覆膜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1(b)是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图。

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变形例所涉及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符号说明

1: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

2:软管

3:涂覆膜

3a:涂覆液

7:卷绕装置(软管提拉机构)

8:加热器(干燥机构)

s:液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a)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以下,称为“软管的制造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1(b)是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图。

如图1(a)、图1(b)所示,软管的制造装置1用于在软管2的内面形成涂覆膜3。作为软管2,例如,可以使用由有机硅(有机硅树脂或有机硅橡胶)形成的软管。考虑到所使用的涂覆液的粘度,将软管2的内径设为:随着提拉软管2,涂覆液3a的液面s不会因毛细现象等而升高的程度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中,即使软管2的内径例如大到10mm以上,也能够形成膜厚均匀的涂覆膜3,这将在后文中将详细说明。

涂覆膜3可以设为摩擦系数比有机硅小的高滑动膜。更具体而言,作为涂覆膜3,可以使用例如由有机硅橡胶形成的涂覆膜。这种情况下,作为涂覆液3a,例如,可以使用高滑动用有机硅涂布剂(信越化学公司制造的x-93-1755-1等)。涂覆液3a的粘度可以通过溶剂稀释来调整,例如只要设为1mm2/s以上5mm2/s以下的程度即可。

软管2设为其两端开放的状态。软管的制造装置1构成为:将软管2的两端保持在比从软管2的一端导入软管2内的涂覆液3a的液面s更高的位置,并使涂覆液3a保持在软管2内。具体而言,利用滑轮4将软管2的行进方向导向斜下方后,利用导辊5将行进方向导向垂直方向上方,从而形成了向下方凸出的部分。在该向下方凸出的部分中保持涂覆液3a。这里,显示了在滑轮4和导辊5之间具有3个导轮6的情形,也可以省略导轮6。

另外,软管的制造装置1具备作为软管提拉机构的卷绕装置7和作为干燥机构的加热器8。作为软管提拉机构的卷绕装置7以如下方式构成:设置在导辊5的垂直方向上方,并且卷绕软管2。通过利用卷绕装置7将软管2的一端向上方提拉,同时使涂覆液3a向另一端侧移动,从而利用涂覆液3a对软管2的内面进行涂覆。

卷绕装置7优选沿着垂直方向将软管2的一端向上方提拉。这是因为,如果将软管2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地提拉,则尤其在软管2的内径较大时,涂覆膜3的膜厚有可能产生偏差。在软管2的内径较小时,提拉软管2的方向即使从垂直方向上方有稍许偏离也是允许的,但优选至少相对于垂直方向为30°以下的角度。

卷绕装置7优选构成为将软管2的一端以固定的速度向上方提拉。这是因为,如果提拉软管2的速度产生波动,则会有涂覆液3a的涂覆厚度(即,涂覆膜3的膜厚)产生偏差的担忧。对于提拉软管2的速度,没有特别限定,但考虑到涂覆液3a的粘度等,只要设为涂覆液3a的液面s不产生紊乱,不会因液面s的紊乱而产生涂覆液3a的涂覆厚度(即,涂覆膜3的膜厚)偏差的程度的速度即可。

作为干燥机构的加热器8用于对涂覆于软管2的内面的涂覆液3a进行加热而使其干燥,形成涂覆膜3。加热器8设置在导轮6与卷绕装置7之间。这里,在涂覆液3a中含有稀释溶剂,在涂覆膜3干燥时有时溶剂挥发的情况下,优选利用加热器8进行一次干燥,并在卷绕软管2后,向软管2内导入干燥空气并实施二次干燥。

(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方法)

图2是显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方法(以下,称为“软管的制造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软管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在步骤s1中进行涂覆液导入工序。涂覆液导入工序中,准备两端开放的作为涂覆对象的软管2,从软管2的一端向软管2内导入涂覆液3a。这时,成为将软管2安装于软管的制造装置1的状态,并将软管2的两端保持在比涂覆液3a的液面s更高的位置,使涂覆液保持在软管2内。

步骤s1的涂覆液导入工序之后,在步骤s2中,进行涂覆工序。涂覆工序中,利用卷绕装置7沿着垂直方向将软管2的一端向上方以固定速度提拉,与此相伴,使涂覆液3a向另一端侧移动,从而利用涂覆液3a对软管2的内面进行涂覆。

然后,在步骤s3中,进行干燥工序,即:通过加热器8对涂覆于软管2的内面的涂覆液3a进行加热而使其干燥,形成涂覆膜3。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2的涂覆工序和步骤s3的干燥工序沿着软管2的长度方向连续进行。

在将软管2卷绕到最后时,涂覆液3a会从软管2的另一端流出,因此,优选在软管2中剩余了不流出程度的涂覆液3a的状态下,卷绕装置7停止卷绕,将涂覆液3a回收在回收桶等中。

另外,也可以将软管2的另一端部与涂覆液回收用的挡管连结,在向该挡管导入涂覆液的状态下,卷绕装置7停止卷绕,回收涂覆液3a。由此,能够在直至软管2的另一端部为止均匀地形成涂覆膜3,没有浪费。

(变形例)

在对更长的软管2的内面连续地形成涂覆膜3时,需要使用更多的涂覆液3a。这种情况下,如图3所示,延长配置在比涂覆液3a的液面s更靠下方的软管2,形成软管聚集部2a,只要介由一对导辊5从该软管聚集部2a开始将软管2向垂直方向上方提拉即可。这种情况下,需要使软管2的末端(另一端)位于涂覆液3a的液面s的上方。另外,优选配置槽9,以便能够回收从软管2的另一端排出的涂覆液3a。需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在软管2的另一端部附近设置滑轮,使软管2的方向转换容易。

(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如上所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软管的制造方法具备:涂覆液导入工序,从两端开放的软管2的一端向软管2内导入涂覆液3a,同时将软管2的两端保持在比涂覆液3a的液面s更高的位置,使涂覆液3a保持在软管2内;涂覆工序,在涂覆液导入工序之后,将软管2的一端向上方提拉,同时使涂覆液3a向另一端侧移动,从而利用涂覆液3a对软管2的内面进行涂覆;以及干燥工序,使涂覆于软管2的内面的涂覆液3a干燥而形成涂覆膜3。

通过将软管2向上方提拉,并同时进行涂覆液3a的涂覆,从而即使是内径较大的软管2,也能够在软管2的内面形成膜厚均匀的涂覆膜3。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锚能够容易地回收未使用的涂覆液,因而可以没有浪费地使用涂覆液,能够以低成本制作在内面具有涂覆膜3的软管2。

(实施方式的总结)

接下来,对于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掌握的技术思想,引用实施方式中的符号等来进行记载。但是,以下记载中的各符号等不会将权利要求书中的构成要素限定为实施方式中具体示出的部件等。

[1]一种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方法,具有:

涂覆液导入工序,从两端开放的软管(2)的一端向上述软管(2)内导入涂覆液(3a),同时将上述软管(2)的两端保持在比上述涂覆液(3a)的液面(s)更高的位置,且使涂覆液(3a)保持在上述软管(2)内;涂覆工序,在上述涂覆液导入工序之后,将上述软管(2)的一端向上方提拉,同时使上述涂覆液(3a)向另一端侧移动,从而利用涂覆液(3a)对上述软管(2)的内面进行涂覆;以及干燥工序,使涂覆于上述软管(2)内面的涂覆液(3a)干燥而形成涂覆膜(3)。

[2]如[1]所述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方法,上述涂覆工序中,沿着垂直方向将上述软管(2)的一端向上方提拉。

[3]如[1]或[2]所述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方法,上述涂覆工序中,将上述软管(2)的一端以固定速度向上方提拉。

[4]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方法,上述软管(2)是由有机硅形成的软管,上述涂覆膜(2)是摩擦系数比有机硅小的高滑动膜。

[5]一种在内面具有涂覆膜的软管的制造装置(1),其具有与从两端开放的软管(2)的一端向上述软管(2)内导入的涂覆液(3a)的液面(s)相比,将上述软管(2)的两端保持在更高的位置,并在上述软管(2)内保持涂覆液(3a)的构成,并且具有:在将上述软管(2)的一端向上方提拉的同时使上述涂覆液(3a)向另一端侧移动,从而利用涂覆液(3a)对上述软管(2)的内面进行涂覆的软管提拉机构(7);以及使涂覆于上述软管(2)内面的涂覆液(3a)干燥而形成涂覆膜(3)的干燥机构(8)。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上述记载的实施方式不限定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另外,需注意的是,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全部组合不限于解决实用新型的课题所必需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形来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