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孢菇加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4517发布日期:2020-05-12 19:36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孢菇加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孢菇加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双孢菇,菌丝银白色,生长速度中偏快,不易结菌被,子实体多单生,圆正、白色、无鳞片,菌盖厚、不易开伞,菌柄中粗较直短,菌肉白色,组织结实,菌柄上有半膜状菌环,孢子银褐色。是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肉质肥厚。

双孢菇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其切碎,从而以便于后续的深加工,但是现有的切碎加工设备体积大,且成本高,使得其不适用于小工厂使用,同时由于双孢菇在清洗完毕后拿去切碎时,切碎后所得的半成品也夹杂有较多的液体,导致该半成品还需运输至专门的晾干区域进行晾干才可进行下一步工序,从而导致操作较为麻烦,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双孢菇加工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双孢菇加工处理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底部为弧形状,其中桶体底壁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桶体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压板、切碎机构及筛板,其中桶体顶部设置支架,该支架上设置有气缸,且气缸的气缸导柱贯穿支架并与压板固定连接,在支架底部还设置有外套在气缸导柱上的套管,所述切碎机构由垂直交叉设置的多组刀片组成,其中位于切碎机构下方的桶体内侧壁上均匀焊接有支撑块,且切碎机构边沿底部焊接有穿过对应支撑块的螺杆,所述螺杆上外套有位于切碎机构与支撑块之间的弹簧,且支撑块底端的螺杆上还螺接有螺母,所述筛板呈锅状结构,其中出料管顶端延伸至桶体内部并贯穿筛板圆心处,且在筛板与支撑块之间的桶体侧壁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管及出风管,位于桶体内的进风管出口端及出风管进口端均向下弯折,所述桶体侧壁上还设置有位于压板与切碎机构之间的进料斗。

具体的,所述桶体底端设置有将其悬空的支撑架。

具体的,所述进风管及出风管与支撑块之间错开设置。

具体的,所述桶体底部设置有位于出料管两侧的出液管。

具体的,所述桶体侧壁上设置有位于切碎机构与筛板之间的人孔。

具体的,所述压板底部粘接有塑料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时将产品导入压板下方的桶体内的切碎机构上,工作的气缸通过气缸导柱带动压板挤压产品,使得产品由刀片切碎并由刀片之间所构成的间隙落下,上述过程中当压板挤压产品时也会带动切碎机构下移、而下移的切碎机构则会挤压弹簧使其收缩,当压板回至原点时,舒展的弹簧能带动切碎机构进行小幅度的抖动,从而使得粘接在切碎机构上的产品松脱,使得其不会过度粘接在切碎机构顶端面上,导致切碎机构与产品分离而不易于堵塞刀片之间的间隙。

2、当从切碎机构落下的产品是掉落在筛板上的,并且产品会沿着筛板弧形面流向出料管处,当产品量较多时通过开启出料管排出,而在产品流动的过程中,夹杂在产品中的液体会通过筛板的孔径掉落在桶体底部淤积,从而达到对产品起到沥水作用的目的。

3、当在切料过程中可通过抽风机经进风管将热风导入桶体内对其内部的产品进行干燥去除水分,同时通过出风管将冷却后的气体抽出,从而达到加强桶体内空气流通并去除产品中水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桶体,2、出料管,3、压板,4、切碎机构,5、筛板,6、支架,7、气缸,8、气缸导柱,9、套管,10、刀片,11、支撑块,12、螺杆,13、弹簧,14、螺母,15、进风管,16、出风管,17、进料斗,18、支撑架,19、出液管,20、人孔,21、塑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双孢菇加工处理装置,包括桶体1,在桶体1底端焊接有将其悬空的支撑架18以防止其与地面接触而易于加速其腐蚀的速度,其中桶体1底部为弧形状,而桶体1底壁上焊接有出料管2,那么在桶体1内产品在加工完毕后可通过出料管2排出。

如图1所示,在桶体1侧壁顶部焊接有进料斗17用于将产品导入桶体1内进行加工,而在位于进料斗17上方的桶体1内设置有压板3,其中桶体1顶部设置有气缸7,该气缸7由焊接在桶体1顶部的支架6支撑固定,并且气缸7的气缸导柱8贯穿支架6并与压板3固定连接,该气缸7可通过气缸导柱8驱动压板3在桶体1内作上下自由动作,从而将由进料斗17导入桶体1内的产品挤压至桶体1底部,而由于压板3位于进料斗17上方,使得在经进料斗17导入产品时不会将产品导入至压板3上方,导致压板3不能很好的将导入产品挤压至桶体1底部。

其中在支架6底部焊接有外套在气缸导柱8上的套管9,通过套管9固定气缸导柱8防止其发生歪斜,从而提升其稳固性并降低其摆动幅度。

并且在进料斗17下方的桶体1内安装有切碎机构4,该切碎机构4由垂直交叉设置的多组刀片10组成,那么当压板3推动产品向下移动时,压板3挤压产品使得其从交叉设置的刀片10空隙中穿过,而刀片10朝上的刃口对产品进行切碎,从而实现产品切碎工作,其中由于不锈钢制的压板3与刀片10接触容易损坏其刃口,所以本实施例中在压板3底部粘接有与其大小相适配的塑料板21,通过材质较软的塑料板21将产品挤压至刀片10上,导致其不易于损坏刀片10的刀刃。

同时在切碎机构4下方的桶体1内侧壁上焊接有用于支撑切碎机构4的支撑块11,且支撑块11上均匀设置有通孔,并且切碎机构4边沿底部焊接有穿过对应通孔的螺杆12,如图2所示,螺杆12可在通孔内作上下自由活动,从而改变切碎机构4在桶体1内的所处位置,其中在螺杆12上外套有位于切碎机构4与支撑块11之间的弹簧13,而弹簧13在舒展时能将切碎机构4撑起从而对切碎机构4起到震动作用,使用时将产品导入压板3下方的桶体1内的切碎机构4上,工作的气缸7通过气缸导柱8带动压板3挤压产品,使得产品由刀片10切碎并由刀片10之间所构成的间隙落下,上述过程中当压板3挤压产品时也会带动切碎机构4下移、而下移的切碎机构4则会挤压弹簧13使其收缩,当压板3回至原点时,舒展的弹簧13能带动切碎机构4进行小幅度的抖动,从而使得可能粘接在切碎机构4上的产品松脱,使得其不会过度粘接在切碎机构4顶端面上,导致切碎机构4与产品分离而不易于堵塞刀片10之间的间隙。

而在弹簧13舒展时带动切碎机构4上移,而切碎机构4则会带动螺杆12在通孔内上移,从而导致螺杆12从通孔内滑出,所以本实施例中在支撑块11底端的螺杆12上螺接有螺母14,当螺杆12在通孔内上移到一定程度后,螺母14会抵在支撑块11底端上从而制止螺杆12从通孔内滑出。

本实施例中在切碎机构4下方的桶体1内焊接有呈锅状结构的筛板5,如图1所示,其中出料管2顶端延伸至桶体1内部并贯穿筛板5圆心处,并且两者之间焊接固定,当从切碎机构4落下的产品是掉落在筛板5上的,并且产品会沿着筛板5弧形面流向出料管2处,当产品量较多时通过开启出料管2排出,而在产品流动的过程中,夹杂在产品中的液体会通过筛板5的孔径掉落在桶体1底部淤积,从而达到对产品起到沥水作用的目的,而在桶体1底部焊接有位于出料管2两侧的出液管19,当桶体1底部淤积较多液体时通过出液管19排干。

本实施例中螺杆12长度小于支撑块11与筛板5最顶端之间的间距,导致当切碎机构4挤压弹簧13带动螺杆12在通孔内向下移动至低处时,螺杆12底端始终位于筛板5顶部,也就是筛板5不会抵住螺杆12底端妨碍其位移。

如图1所示,在筛板5与支撑块11之间的桶体1侧壁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管15及出风管16,当在切料过程中可通过抽风机经进风管15将热风导入桶体1内对其内部由切碎机构4处的产品进行干燥去除水分,同时通过出风管16将冷却后的气体抽出,从而达到加强桶体1内空气流通并去除产品中水分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由于位于桶体1内的进风管15出口端及出风管16进口端均向下弯折,使得从切碎机构4掉落下的产品不易于进入进风管15及出风管16内,当然也可在进风管15出口端及出风管16进口端上安装过滤网防止异物进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风管15及出风管16与支撑块11之间错开设置,而在桶体1侧壁上设置有位于切碎机构4与筛板5之间的人孔20,其中人孔20方便人们进入或将手或工具伸入桶体1内进行维护安装等工作。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