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板框压滤实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8646发布日期:2020-03-27 13:39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板框压滤实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板框压滤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污泥经浓缩、消化后,尚有约95%~97%的含水率,体积仍很大。污泥脱水可进一步去除污泥中的空隙水和毛细水,减少其体积。经过脱水处理,污泥含水率能降低到70%~80%,其体积为原体积的1/10~1/4,有利于后续运输和处理。因此,污泥脱水是各种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最关键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但目前,工业上污泥处理处置的装置规模都比较大,工艺参数(例如调理剂污泥碳或者粉煤灰的投加量、污泥的含水率、脱水的时间等)调试起来比较耗费资源与成本。此外,现有的板框压滤机的滤布的脖领部位均为人工缝纫制成,缝纫时,在两块滤布的中心部位缝纫上外径为150mm、高度或厚度为150mm的脖领,以便将两块滤布的通过这个脖领连接起来。缝纫加工难度大、加工效率低,而且在安装滤布时,首先得先将两块缝合为一体的滤布的其中一块滤布卷成条束状或筒状,再将其穿过直径只有150mm的板框的过料孔后才能完成安装。同样,在更换滤布时,也必须按照滤布的相反程序操作才能将滤布卸下来,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不便于更换不同的滤布以试验其脱水效果。

综上所述,发明一种小型、滤布便于更换的用于污泥脱水的板框压滤实验平台,通过在该实验平台上大致摸索出工艺参数,给工业上污泥处理处置提供参考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板框压滤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操作灵活,板框上的滤布便于更换,适合小试实验,有利于多次重复实验摸索数据,给工业上污泥处理处置提供参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板框压滤实验平台,包括污泥箱、污泥螺杆泵和板框压滤机,所述污泥螺杆泵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污泥箱相连接,出料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板框压滤机的进料端相连接;

所述板框压滤机包括机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两条平行的横梁、设置在所述横梁两端的固定压板和活动压板、位于所述固定压板和所述活动压板之间的多个板框,所述板框的两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板框的两侧设有把手,所述板框的中心开设有进料孔,所述板框的两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滤液进口,所述凹槽的底面设有与所述滤液进口相连通的滤液出口,所述板框均披挂有滤布,所述滤布覆盖住所述板框的两面;

所述滤布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进料孔的两侧且正对所述进料孔,所述通孔的外侧设有垫圈,所述垫圈上开设有不少于4个第一螺纹孔,所述板框正对所述第一螺纹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尾部从滤布的一侧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到达滤布的另一侧,所述螺钉的尾部拧有螺母,所述垫圈、螺钉和螺母将滤布固定于所述进料孔的边缘处。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箱的尺寸为1m×1m×1m,连接污泥箱和污泥螺杆泵的管道、连接污泥螺杆泵和板框压滤机的管道由dn25的upvc管制成,所述板框的尺寸为500mm×500mm×80mm。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的数量为4-8个。

进一步的,所述板框压滤机的进料端连通有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与外部的气泵相连接,且所述进气管路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连接所述污泥螺杆泵和所述板框压滤机的管道上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箱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间隔设有若干搅拌叶片,所述污泥箱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滤液出口的下方设有滤液槽。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压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活动压板往复直线运动以压紧板框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路连接液压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板框压滤实验平台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板框压滤实验平台操作灵活,板框上的滤布便于更换,适合小试实验,有利于多次重复实验摸索数据,给工业上污泥处理处置提供参考。

(2)本实用新型所述板框压滤机的进料端连通有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与外部的气泵相连接,压滤脱水的同时通入气体,提高脱水率。

(3)本实用新型连接所述污泥螺杆泵和所述板框压滤机的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污泥腔被污泥填满,关闭电磁阀能够保持板框压滤机的压力,从而有利于脱水。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板框压滤实验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板框压滤实验平台的板框(省略了滤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板框压滤实验平台的带有滤布的板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板框压滤实验平台的带有滤布的板框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板框压滤实验平台的带有滤布的板框放置到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污泥箱;2、污泥螺杆泵;21、电磁阀;3、板框压滤机;31、机架;32、横梁;33、固定压板;34、活动压板;35、板框;351、凹槽;352、把手;353、进料孔;354、滤液进口;355、滤液出口;356、污泥腔;357、滤布;358、第二螺纹孔;36、垫圈;361、螺钉;362、螺母;37、滤液槽;38、液压缸;39、液压泵;4、进气管路;41、阀门;5、搅拌装置;51、搅拌轴;52、搅拌叶片;53、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板框压滤实验平台,如图1-6所示,包括污泥箱1、污泥螺杆泵2和板框压滤机3。具体地,污泥箱1的尺寸为1m×1m×1m,污泥螺杆泵2的流量为1.5t/h。所述污泥螺杆泵2的进料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污泥箱1相连接,出料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板框压滤机3的进料端相连接。连接污泥箱1和污泥螺杆泵2的管道、连接污泥螺杆泵2和板框压滤机3的管道由dn25的upvc管制成。

所述板框压滤机3包括机架31、固定在所述机架31上的两条平行的横梁32、设置在所述横梁32两端的固定压板33和活动压板34、位于所述固定压板33和所述活动压板34之间的多个板框35。所述板框35的尺寸为500mm×500mm×80mm,所述板框35的两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351,凹槽351的深度为20mm,所述板框35的两侧设有把手352,所述板框35的中心开设有进料孔353,所述板框35的两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滤液进口354,所述凹槽351的底面设有与所述滤液进口354相连通的滤液出口355。所述板框35均披挂有滤布357,所述滤布357覆盖住所述板框35的两面。

所述滤布357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进料孔353的两侧且正对所述进料孔353。所述通孔的外侧设有垫圈36,所述垫圈36上开设有6个第一螺纹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板框35正对所述第一螺纹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58,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有螺钉361,所述螺钉361的尾部从滤布357的一侧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358到达滤布357的另一侧,所述螺钉361的尾部拧有螺母362,所述垫圈36、螺钉361和螺母362将滤布357固定于所述进料孔353的边缘处。所述螺钉361的两端不超出所述板框35。

所述板框压滤机3的进料端连通有进气管路4,所述进气管路4与外部的气泵相连接,且所述进气管路4上设有阀门41。压滤脱水的同时通入气体,提高脱水率。

连接所述污泥螺杆泵2和所述板框压滤机3的管道上设有电磁阀21,污泥腔356被污泥填满,关闭电磁阀21能够保压。

所述污泥箱1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5,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搅拌轴51,所述搅拌轴51上间隔设有若干搅拌叶片52,所述搅拌叶片52呈长方形、螺旋形等。所述污泥箱1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53,所述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51相连接。驱动电机53的功率为1.1km。

所述滤液出口355的下方设有滤液槽37,滤液流入滤液槽37中,然后再集中回收处理。相邻板框35围成的空间为污泥腔356,污泥进入污泥腔356,污泥经压滤脱水后,形成滤饼。

所述活动压板34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活动压板34往复直线运动以压紧板框35的液压缸38,所述液压缸38通过液压管路连接液压泵39。所述固定压板33上开设有圆孔(图中未示出),圆孔与所述进料孔353正对设置,连接污泥螺杆泵2和板框压滤机3的管道穿过圆孔与进料孔353相连通(图中未示出)。与所述活动压板34相邻的板框35的进料孔353被堵住,防止污泥从板框压滤机3内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工作前,将滤布357披挂到板框35上,通过垫圈36、螺钉361和螺母362将滤布357固定到进料孔353的边缘处,然后液压缸38的伸缩杆推动活动压板34使得板框35被抵紧。

工作时,首先,污泥进入污泥箱1中,经搅拌装置5搅拌均匀后,经污泥螺杆泵2泵入板框压滤机3的进料孔353内,污泥进入相邻板框35围成的污泥腔356内。随着泵入的污泥的增多,污泥腔356被污泥填满,如图6所示,箭头为污泥的流动方向。此时关闭驱动电机53、污泥螺杆泵2和电磁阀21,关闭电磁阀21能够保持板框压滤机3的压力,也就是说能够保证不泄压,从而有利于脱水,关闭搅拌装置5和污泥螺杆泵2,节约了能源。滤液流到滤布357靠近板框35的一侧,并流进滤液进口354,最后从滤液出口355流入到滤液槽37中,污泥中的固体则留在污泥腔356内形成滤饼。进行压滤脱水的同时,打开气泵,气体经进气管路4进入进料孔353和污泥腔356内,压滤脱水的同时通入气体,提高脱水率。

压滤完成后,松开活动压板34,清理板框35之间的滤饼。由于不同滤布357的透水率、孔径、厚度、强度、材质等不同,需更换不同的滤布357试验其脱水效果时,拧开螺钉361和螺母362,取下垫圈36,即可将滤布357取下,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