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1420发布日期:2020-05-15 17:03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胶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料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罐。



背景技术:

聚氨酯点胶行业中使用的胶罐,传统都是水溶剂恒温,一方面受限于使用地的室外温度:室外温度过高,温差值不易控制;室外温度过低,易发生结冰现象,一旦结冰易损坏相关设备。另一方面,胶罐内底部与水溶剂内底部皆是平底结构,不能做水溶剂与胶一起,无余量循环,保温效果不好。

另一方面,传统胶罐配置的搅拌器多为两片式搅拌叶片,搅拌均匀性差,容易出现死胶现象,影响胶罐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罐,优化胶罐的整体结构设计以改善其保温效果和搅拌均匀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罐,包括胶罐本体和搅拌装置,所述胶罐本体被配置为顶部进原料、底部出胶的罐体结构,所述搅拌装置具有搅拌轴和与之连接的搅拌器;其还包括保温罐体,所述胶罐本体的主体部分容纳于保温罐体内腔中;所述保温罐体被配置为底部进保温液、顶部侧壁出保温液,所述保温液在保温罐体内壁和胶罐本体外壁之间的保温夹层中循环;

所述搅拌器包括转盘和搅拌叶片,所述转盘固定装配在搅拌轴上;所述转盘沿轴向的两个盘面上均装配有多个所述搅拌叶片;所述多个搅拌叶片沿转盘的圆周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所述转盘两个盘面上的搅拌叶片交替错开排布。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其还包括原料过载泄压装置,所述原料过载泄压装置具有限压阀和溢胶管;所述胶罐本体的侧壁设有溢胶口,所述溢胶口位于胶罐本体液位阈值的液位高度上,所述溢胶管与溢胶口连接,所述溢胶管配置于胶罐本体的外部;所述限压阀设置在胶罐本体的压力控制回路上;所述胶罐本体内的原料液位超出阈值液位时,打开限压阀,原料从溢胶口进入溢胶管排出胶罐本体。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原料过载泄压装置还包括液位探测器,所述液位探测器安装于胶罐本体的顶部密封端盖上、且伸入胶罐本体内部,其用于实时监测所述胶罐本体内部的液位值。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胶罐本体的顶部侧壁设有原料进口,所述胶罐本体的内部设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与原料进口连接,所述导料管向搅拌器延伸、且其出口位于所述搅拌器的上方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胶罐本体的顶部密封端盖上安装有与胶罐本体内腔连通的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胶罐本体的底部为锥状体结构,所述胶罐本体位于该锥状体结构的中心设有出胶口。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其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搅拌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减速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其一、在胶罐本体外部配置保温罐体,通过在保温罐体内腔中位于保温罐体内壁和胶罐本体外壁之间形成的保温夹层中循环保温液的方式对胶罐本体内腔中的胶料进行保温,根据使用需要,循环流动的保温液在冷却液和水溶液两者中置换,起到维持胶罐本体内部温度恒定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恒温方式能够有效改善保温效果。进一步的,保温罐体中低入高出的设计,进一步有效的保障恒温的可控性。

其二、转盘两个盘面上均布多个搅拌叶片,且两个盘面上的搅拌叶片交替错开排布,以此设计的搅拌器转动搅拌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搅拌均匀性,解决现有技术中胶罐因搅拌不均匀带来的死胶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胶罐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胶罐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胶罐的主视图;

图4上图所述胶罐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2-胶罐本体,4-搅拌轴,6-保温罐体,8-保温夹层,10-转盘,12-搅拌叶片,14-溢胶管,16-溢胶口,18-液位探测器,20-原料进口,22-导料管,24-观察窗,26-出胶口,28-保温液进液口,30-保温液出液口,32-密封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胶罐,在聚氨酯点胶行业中普遍使用,包括胶罐本体2、保温罐体6和搅拌装置。上述胶罐本体2和保温罐体6均做防腐、防锈处理,两者均优选使用圆罐状结构。其中,上述胶罐本体2被配置为顶部进原料、底部出胶的罐体结构;上述保温罐体6被配置为底部进保温液、顶部侧壁出保温液;上述胶罐本体2的主体部分容纳于保温罐体6内腔中,上述保温液在保温罐体6内壁和胶罐本体2外壁之间的保温夹层8中循环。

具体的,上述胶罐本体2的底部为锥状体结构,上述胶罐本体2位于该锥状体结构的中心设有出胶口26。锥状体结构利于搅拌结束后的胶从出胶口26中顺利出胶。

具体的,保温罐体6的罐底配置保温液进液口28、其顶部侧壁配置保温液出液口30,保温液进液口28和保温液出液口30外接恒温机,通过保温夹层8中循环流动的保温液来维持胶罐本体2内腔温度至恒定。根据实际使用需要,保温液选用冷却液或者水溶液,比如,外部环境温度高于胶罐本体2内部拌胶温度时,保温夹层8内通入循环冷却液;反之,外部环境温度低于胶罐本体2内部拌胶温度时,保温夹层8内通入温度能够调整的水溶液。以此通过设计保温夹层8、同时借助循环保温液的方式来维持胶罐本体内腔温度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恒温方式能够有效改善保温效果。同时,保温罐体6中低入高出的设计,进一步有效的保障恒温的可控性。

上述搅拌装置具有搅拌轴4和与之连接的搅拌器,搅拌轴4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其中,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减速机,由伺服电机驱动搅拌轴4转动,通过减速机无极调节搅拌轴4的转速,以此转速可调可控的驱动搅拌轴4转动,带动搅拌器搅拌原料胶。

上述搅拌器包括转盘10和搅拌叶片12,上述转盘10固定装配在搅拌轴4上;上述转盘10沿轴向的两个盘面上均装配有多个上述搅拌叶片12;上述多个搅拌叶片12沿转盘的圆周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上述转盘10两个盘面上的搅拌叶片12交替错开排布。以此设计的搅拌器转动搅拌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搅拌均匀性,解决现有技术中胶罐因搅拌不均匀带来的死胶问题。尤其是,搅拌轴4上装配有两组结构相同的搅拌器,能有效提高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进一步提高胶料的搅拌均匀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胶罐还包括原料过载泄压装置,上述原料过载泄压装置具有液位探测器18、限压阀和溢胶管14。

上述液位探测器18安装于胶罐本体2的顶部密封端盖32上、且伸入胶罐本体2内部,其用于实时监测上述胶罐本体2内部的液位值。

上述胶罐本体2的侧壁设有溢胶口16,上述溢胶口16位于胶罐本体2液位阈值的液位高度上,上述溢胶管14与溢胶口16连接,上述溢胶管14配置于胶罐本体2的外部;上述限压阀设置在胶罐本体的压力控制回路上;上述胶罐本体2内的原料液位超出阈值液位时,打开限压阀,原料从溢胶口16进入溢胶管14排出胶罐本体2。

胶罐本体2内加入原料胶后,启动搅拌装置搅拌,搅拌过程中液位探测器18实时监测胶罐本体2内的液位,当液位达到阈值液位时,打开限压阀,胶罐本体2内超出阈值液位的胶从溢胶口16进入溢胶管14排出胶罐本体2,起到原料过载泄压保护作用。

上述胶罐本体2的顶部侧壁设有原料进口20,上述胶罐本体2的内部设有导料管22,上述导料管22与原料进口20连接,上述导料管22向搅拌器延伸、且其出口位于上述搅拌器的上方设置。通过原料进口20向胶罐本体2内加入原料胶,原料胶通过导料管22直接导入搅拌叶片12上方,保障加料及循环料在第一时间被搅拌均匀。

上述胶罐本体2的顶部密封端盖32上安装有与胶罐本体2内腔连通的观察窗24。通过观察窗24可以查看胶罐本体2内部的搅拌情况,另一方面,观察窗还用作加料窗口,在没有配置大桶上料装置的设备时,用作人工上料的切入口。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