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应急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5008发布日期:2020-05-22 21:5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应急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一体式应急除臭装置,尤其是一种一体式应急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监控力度的不断提升,企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为了避免生产过程中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的异味气体对环境以及周边居民造成影响,在生产运行时都需要对异味气体进行收集处理。随着对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异味气体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改善异味气体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并有效降低异味气体处理的成本,对除臭装置的除臭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异味气体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三种,目前的除臭装置大多都是仅采用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方法制成。物理法主要是利用一种物质将异味气体的气味掩盖、吸附和稀释,或者将异味气体由气相转换为其它相,但污染物质依然存在,并没有从根本上除去污染物,这种方法仅适宜处理低浓度、小范围的异味气体,应用该方法制成的除臭装置成本较高,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吸附法和燃烧法,化学吸收法适合大气量、多种浓度的废气处理,尽管其适用范围较广,但对应用该方法制成的除臭装置要求高,装置易腐蚀,吸收剂需定时更换,吸收效率有时不高,并且也会造成二次污染;燃烧法主要是利用异味气体的可燃性将其气化燃烧或高温分解,转化为无害物质,然而有些有机化合物可转化为有害的卤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带来二次污染,而且燃烧法往往需要燃料辅助燃烧,使得应用该方法制成的除臭装置成本较高,运行较为复杂。生物除臭法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具有臭味的物质加以转化,使目标污染物被有效分解去除,以达到恶臭的治理目的,然而,应用该方法制成的除臭装置有的需要不断投加营养物质以供微生物的繁殖同时此法所使用装置占地面积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其工作的经济性偏低,此外,运行时间一长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积累降低运行效果。每种方法都有利有弊,通常的除臭装置都是有针对性的除臭,只能适用于当前的除臭环境或类似的除臭环境,例如生活污水厂的除臭装置只适用于生活污水厂除臭而不适用于工业污水厂的除臭。另外现有除臭装置不易搬动,不适用于紧急环境除臭使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易于维护的除臭装置。

申请号为201711174448.5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废气除臭装置,异味气体收集系统收集的异味气体,经废气风机至位于第一生物过滤装置和集液槽之间的进气风管,进入塔本体内,异味气体向上升,经第一生物过滤装置至第一生物过滤装置与第二生物过滤装置之间形成的腔室,第一活性污泥喷淋装置喷出活性污泥水雾气对异味气体进行除臭,然后剩余的异味气体再向上升,进入喷淋泵和第二生物过滤装置之间形成的腔室,喷淋泵、回用水喷淋装置和第二活性污泥喷淋装置分别喷出水雾气、高碱度二沉回用水雾气和活性污泥水雾气对异味气体进行除臭,处理过后得到净化气体,经排气口排出。塔本体底部得到的溶液,经连通孔至溢流槽,溢流槽中的溶液经溢流管至好氧处理系统处理。该方案仅采用了生物处理方法,适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应急除臭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应急除臭装置,包括风机室、布气室、离子氧化室、缓冲区、碳吸附室、喷淋室、排放口;其中,所述风机室依次连接布气室、离子氧化室、缓冲区、碳吸附室、喷淋室,所述风机室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喷淋室设置有排放口;异味气体经进气口流经风机室、布气室、离子氧化室、缓冲区、碳吸附室、喷淋室除臭后经排放口排出;

所述布气室设置有布气板,所述布气板水平安装在布气室内,即布气板两端安装在布气室平行于气流流通方向的两侧的墙面上,所述布气板的横截面为一边开口的三角形,所述布气板在布气室内排成一排或多排,相邻两排之间错位分布,所述布气板开口端朝向排放口一侧。

优选地,所述风机室、布气室、离子氧化室、缓冲区、碳吸附室、喷淋室设置在一个壳体内部;或者风机室、布气室、离子氧化室、缓冲区、碳吸附室、喷淋室连接后组装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风机室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室将异味气体收集后,通过风机将异味气体送入布气室、离子氧化室、缓冲区、碳吸附室、喷淋室。

优选地,所述布气板的横截面积为一边开口的正三角形,相邻两排布气板之间呈度错位布置,即前排布气板与相邻后排上的与前排布气板最接近的两个布气板之间以前排布气板为顶点呈度角。

优选地,所述离子氧化室设置有离子氧化组件,所述离子氧化组件水平安装在离子氧化室内,即离子氧化组件两端安装在离子氧化室平行于气流流通方向的两侧的墙面上,所述离子氧化组件包括离子发生模块、固定条、承接插头,离子发生模块包括催化组件、紫外发生组件,所述催化组件安装在一根或多根固定条之间,固定条两端设置紫外发生组件,紫外发生组件通过承接插头连接电源。

优选地,所述缓冲区包括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板、活动杆,所述导流板为弧形曲面,导流板一端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能够对导流板的角度进行调整,调整后锁紧导流板;所述活动杆将导流板安装在缓冲区平行于气流流通方向的两侧的墙面上;

所述缓冲区能够为离子氧化室产生的离子与异味气体的反应提供空间,所述导流板的方向能够调节气体停留在缓冲区的时间。

优选地,所述碳吸附室包括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模块固定安装板、金属骨架、活性炭纤维吸附模块、紧固件,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模块通过金属骨架固定形状,固定形状后的活性炭纤维吸附模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到吸附模块固定安装板上,吸附模块固定安装板安装在碳吸附室内。

优选地,所述喷淋室包括除雾层、喷嘴、喷淋管、填料层、液位控制器、喷淋泵、水箱,喷淋泵进口通过喷淋管连接水箱,喷淋泵出口通过喷淋管连接喷嘴,喷嘴下方设置有填料层,填料层下方设置水箱,除雾层设置在排放口前端排气通道对应的位置上,水箱上设置有液位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喷淋泵与水箱、喷淋管与喷淋泵、喷淋管与喷嘴均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布气室能够将风机室收集的异味气体均匀分散后再送入离子氧化室,所述离子氧化室通过产生的强氧化性离子将异味气体分子氧化成无异味气体,所述缓冲区能够将离子氧化室中未能氧化或未完全氧化的异味气体送入碳吸附室,所述碳吸附室能够将离子氧化室中未能氧化或未完全氧化异味气体进一步吸附除去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所述喷淋室能够将离子氧化室未能氧化、碳吸附室未能吸附的异味气体中的无机物质去除,实现对异味气体的多级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随装随用,便于移动,适用于污水泵站、垃圾站房、局部区域异味气体散发场所等多种应急场所的除臭。

2、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处理方式,对异味气体(臭气)进行多级多次处理,采用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相结合对异味气体进行处理,提高除臭效率,扩大了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各种异味气体的处理。

3、本实用新型通电和补充少量水后即可开机使用,使用方便快捷,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布气板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布气板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离子氧化组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流组件主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导流组件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吸附组件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喷淋室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体式应急除臭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风机室1、布气室2、离子氧化室3、缓冲区4、碳吸附室5、喷淋室6、排放口7;其中,所述风机室1依次连接布气室2、离子氧化室3、缓冲区4、碳吸附室5、喷淋室6,所述风机室1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喷淋室6设置有排放口7;异味气体经进气口流经风机室1、布气室2、离子氧化室3、缓冲区4、碳吸附室5、喷淋室6除臭后经排放口7排出;所述布气室2设置有布气板,所述布气板水平安装在布气室2内,即布气板两端安装在布气室2平行于气流流通方向的两侧的墙面上,如图3、图4所示,所述布气板的横截面为一边开口的三角形,所述布气板在布气室内排成一排或多排,相邻两排之间错位分布,所述布气板开口端朝向排放口一侧。所述风机室1、布气室2、离子氧化室3、缓冲区4、碳吸附室5、喷淋室6设置在一个壳体内部,或者风机室1、布气室2、离子氧化室3、缓冲区4、碳吸附室5、喷淋室6连接后组装成一体,随装随用,移动、拆卸方便。所述风机室1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室1将异味气体收集后,通过风机将异味气体送入布气室2、离子氧化室3、缓冲区4、碳吸附室5、喷淋室6。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异味气体的应急处理,通电及补充少量水后即可开机使用,处理效果立竿见影。

如图1所示,所述布气板的横截面积为一边开口的正三角形,相邻两排布气板之间呈45度错位布置,即前排布气板与相邻后排上的与前排布气板最接近的两个布气板之间以前排布气板为顶点呈45度角。

所述离子氧化室3设置有离子氧化组件,所述离子氧化组件水平安装在离子氧化室3内,即离子氧化组件两端安装在离子氧化室3平行于气流流通方向的两侧的墙面上,如图5所示,所述离子氧化组件包括离子发生模块、固定条11、承接插头13,离子发生模块包括催化组件10、紫外发生组件12,所述催化组件10安装在一根或多根固定条11之间,固定条11两端设置紫外发生组件12,紫外发生组件12通过承接插头13连接电源。所述离子氧化室3主要为光氢离子发生单元。所述催化组件包括pt、pd、rh贵金属涂层。离子氧化室3的离子氧化组件的核心部件(催化组件10、紫外发生组件12)使用寿命很长,其中催化组件10在无使催化剂中毒物质成分存在的条件下使用寿命能够达到10年以上,紫外发生组件12使用寿命能够达到20000小时。

所述缓冲区4包括导流组件,如图6、图7所示,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板14、活动杆15,所述导流板14为弧形曲面,导流板14一端设置有活动杆15,所述活动杆15能够对导流板14的角度进行调整,调整后锁紧导流板14;所述活动杆15将导流板14安装在缓冲区4平行于气流流通方向的两侧的墙面上;所述缓冲区4能够为离子氧化室3产生的离子与异味气体的反应提供空间,所述导流板14的方向能够调节气体停留在缓冲区4的时间,根据离子与异味气体的反应时间调整调整气体在缓冲区4的停留时间,导流板14弧形曲面的弦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锐角)越小,气流流过缓冲区4的时间越慢。缓冲区4主要为腔体结构,内设置一个或多个弧形导流板14,缓冲区4作为离子与异味气体反应腔并将气流方向引向碳吸附室5。

所述碳吸附室5包括吸附组件,如图8所示,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模块固定安装板16、金属骨架17、活性炭纤维吸附模块18、紧固件19,所述活性炭纤维吸附模块18通过金属骨架17固定形状,固定形状后的活性炭纤维吸附模块18通过紧固件19连接到吸附模块固定安装板16上,吸附模块固定安装板16安装在碳吸附室5内。金属骨架17用于固定活性炭纤维吸附模块18呈设定的形状,防止活性炭纤维吸附模块18变形。吸附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更换方便快捷,吸附模块固定安装板16与活性炭纤维吸附模块18采用紧固件19固定,能实现快速拆卸更换。优选地,紧固件19采用不锈钢蝶形螺母。本实用新型需更换部件少,仅碳吸附室5中活性炭纤维吸附模块18需定时更换,活性炭纤维吸附模块18使用时间长,能够达到3000小时以上。

如图9所示,所述喷淋室6包括除雾层20、喷嘴21、喷淋管22、填料层23、液位控制器24、喷淋泵25、水箱26,喷淋泵25进口通过喷淋管22连接水箱26,喷淋泵25出口通过喷淋管22连接喷嘴21,喷嘴21下方设置有填料层23,填料层23下方设置水箱26,除雾层20设置在排放口7前端排气通道对应的位置上,水箱26上设置有液位控制器24。所述喷淋泵25与水箱26、喷淋管22与喷淋泵25、喷淋管22与喷嘴21均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喷嘴21喷出的水经过填料层23后由水箱26回收循环利用。优选地,当气体通过填料层23所在区域时气流方向与喷淋方向相同。

所述布气室2能够将风机室1收集的异味气体均匀分散后再送入离子氧化室3,所述离子氧化室3通过产生的强氧化性离子将异味气体分子氧化成无异味气体,所述缓冲区4能够将离子氧化室3中未能氧化或未完全氧化的异味气体送入碳吸附室5,所述碳吸附室5能够将离子氧化室3中未能氧化或未完全氧化异味气体进一步吸附除去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所述喷淋室6能够将离子氧化室3未能氧化、碳吸附室5未能吸附的异味气体中的无机物质去除,实现对异味气体的多级处理。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处理异味气体的流程如下:

异味气体经过风机室1风机收集后首先进入布气室2使气流均匀分散到离子氧化室3,通过离子氧化室3中产生的强氧化性离子将异味气体分子氧化成无异味气体,而离子氧化室3中未能氧化或未完全氧化的有机污染物通过缓冲区4后进入碳吸附室5,进一步去除异味气体中的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在经过碳吸附室5处理后的异味气体再进入喷淋室6,以去除某些无法氧化又不能被吸附的无机物质,通过多级处理后的无异味气体通过排放口7排放至大气环境。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