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多级液液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8539发布日期:2020-11-03 23:5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多级液液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多级液液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液液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是指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物质提取出来的方法。

在传统的萃取过程中,为了达到需要的产物纯度,往往需要使用多个萃取装置串联连续工作才能满足产物纯度指标,不仅增加整个工艺的设计难度以及设备投资,同时多个萃取装置需要分别配套液相流动泵、液相分离器以及可能需要的换热装置,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多级液液萃取装置,通过在装置内整合液相分离器的方法实现在单一装置中的多级液液萃取,充分利用液相流体本身在重力作用下的流动过程,节省配套装置的能源消耗。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节能多级液液萃取装置,包括壳体、原料泵、萃取剂泵、循环泵、循环液储罐、外部分液器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5块折流挡板和2个内部分液器;

所述壳体顶部一侧设置有原料进料口和第一萃取剂进料口,底部设置液相出口连接外部分液器;所述壳体内部依次水平交错、垂直等距设置第一至第五折流挡板,其中最靠近壳体顶部的第一折流挡板的液相开口设置在原料进料口和第一萃取剂进料口相对侧;所述内部分液器分别设置于第二折流挡板与第四折流挡板的液相开口位置,且壳体上对应内部分液器萃取液出口的位置设置有辅助萃取剂进料口;

所述内部分液器的萃取液出口设置于壳体内部,萃取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向下一折流挡板;所述内部分液器的萃余液出口伸出壳体,萃余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出壳体;

所述原料泵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壳体上的原料进料口;

所述萃取剂泵通过管道连接壳体上的第一萃取剂进料口和辅助萃取剂进料口;

所述循环液储罐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内部分液器萃余液出口,且循环液储罐入口以及循环液储罐的高度均低于内部分液器萃余液出口;所述循环液储罐出口连接循环泵;

所述外部分液器萃取液出口连接产品储罐,所述外部分液器萃余液出口连接萃取剂回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萃取剂泵与辅助萃取剂进料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还设置有开关阀门,所述开关阀门控制萃取剂是否通过辅助萃取剂进料口流入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分液器为设置有采出比例调节装置的分液器,所述采出比例调节装置调整内部分液器萃取液与萃余液比例。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分液器的采出比例调节装置可以设置为全萃取液采出或全萃余液采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节能多级液液萃取装置进行萃取液为重相的萃取过程,能够充分利用液体本身的重力作用流动,减少使用液相泵等配套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将多级萃取过程集成于一个单一装置中,减少了工艺流程设计的复杂度,降低设备投资,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设计灵活,能够通过萃取剂流动控制以及内部分液器采出比例调节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节能多级液液萃取装置示意图。

附图编号说明:1-壳体、11-原料进料口、12-第一萃取剂进料口、13-液相出口、14-辅助萃取剂进料口、21-原料泵、22-萃取剂泵、23-循环泵、3-循环液储罐、4-外部分液器、41-外部分液器萃取液出口、42-外部分液器萃余液出口、5-折流挡板、6-内部分液器、61-内部分液器萃取液出口、62-内部分液器萃余液出口、63-采出比例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节能多级液液萃取装置示意图,包括优选为圆柱形的壳体1、原料泵21、萃取剂泵22、循环泵23、循环液储罐3、外部分液器4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5块折流挡板5和2个内部分液器6;所述壳体1顶部一侧设置有原料进料口11和第一萃取剂进料口12,底部设置液相出口13连接外部分液器;所述壳体1内部依次水平交错、垂直等距设置第一至第五折流挡板5,其中最靠近壳体1顶部的第一折流挡板的液相开口设置在原料进料口11和第一萃取剂进料口12相对侧;所述内部分液器6分别设置于第二折流挡板与第四折流挡板的液相开口位置,且壳体1上对应内部分液器萃取液出口61的位置设置有辅助萃取剂进料口14;所述内部分液器6的萃取液出口61设置于壳体1内部,萃取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向下一折流挡板;所述内部分液器6的萃余液出口62伸出壳体,萃余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出壳体1;所述内部分液器6为设置有采出比例调节装置63的分液器,所述采出比例调节装置63调整内部分液器萃取液与萃余液比例,且可以设置为全萃取液采出或全萃余液采出;所述原料泵21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壳体1上的原料进料口11;所述萃取剂泵22通过管道连接壳体上的第一萃取剂进料口12和辅助萃取剂进料口14;所述循环液储罐3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内部分液器萃余液出口62,且循环液储罐入口以及循环液储罐3的高度均低于内部分液器萃余液出口62;所述循环液储罐出口连接循环泵23;所述外部分液器萃取液出口41连接产品储罐,所述外部分液器萃余液出口42连接萃取剂回收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萃取剂泵22与辅助萃取剂进料口14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还设置有开关阀门,所述开关阀门控制萃取剂是否通过辅助萃取剂进料口14流入壳体1内。

使用该装置时,优选萃取液为重相的萃取过程,原料经原料泵21从原料进料口11进入壳体1内,同时萃取剂经萃取剂泵22从第一萃取剂进料口12进入壳体1内,原料液与萃取剂混合并经折流挡板5在壳体1内流动至内部分液器处6处,萃取液经内部分液器萃取液出口61继续在壳体1内向下流动,萃余液经内部分液器萃余液出口62流出壳体1并流入循环液储罐3,同时萃取剂经辅助萃取剂进料口14流入壳体1内与上一级的萃取液混合进一步进行萃取过程,至壳体1底部经液相出口13流出壳体1进入外部分液器4最终得到符合纯度要求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多级液液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原料泵、萃取剂泵、循环泵、循环液储罐、外部分液器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5块折流挡板和2个内部分液器;

所述壳体顶部一侧设置有原料进料口和第一萃取剂进料口,底部设置液相出口连接外部分液器;所述壳体内部依次水平交错、垂直等距设置第一至第五折流挡板,其中最靠近壳体顶部的第一折流挡板的液相开口设置在原料进料口和第一萃取剂进料口相对侧;所述内部分液器分别设置于第二折流挡板与第四折流挡板的液相开口位置,且壳体上对应内部分液器萃取液出口的位置设置有辅助萃取剂进料口;

所述内部分液器的萃取液出口设置于壳体内部,萃取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向下一折流挡板;所述内部分液器的萃余液出口伸出壳体,萃余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出壳体;

所述原料泵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壳体上的原料进料口;

所述萃取剂泵通过管道连接壳体上的第一萃取剂进料口和辅助萃取剂进料口;

所述循环液储罐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内部分液器萃余液出口,且循环液储罐入口以及循环液储罐的高度均低于内部分液器萃余液出口;所述循环液储罐出口连接循环泵;

所述外部分液器的萃取液出口连接产品储罐,所述外部分液器的萃余液出口连接萃取剂回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柱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剂泵与辅助萃取剂进料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还设置有开关阀门,所述开关阀门控制萃取剂是否通过辅助萃取剂进料口流入壳体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分液器为设置有采出比例调节装置的分液器,所述采出比例调节装置调整内部分液器萃取液与萃余液比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分液器的采出比例调节装置可以设置为全萃取液采出或全萃余液采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多级液液萃取装置,包括壳体、原料泵、萃取剂泵、循环泵、循环液储罐、外部分液器以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5块折流挡板和2个内部分液器;通过在装置内整合液相分离器的方法实现在单一装置中的多级液液萃取,充分利用液相流体本身在重力作用下的流动过程,节省配套装置的能源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星;李海勇;郑晓舟;迪建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中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0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