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散热的搅拌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1607发布日期:2020-10-17 01:0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散热的搅拌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散热的搅拌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对于放热反应,需要通过设置的冷却装置进行冷却降温,但在加料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温度过高,受热不均,既影响反应收率,又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夹套冷却和釜内盘管冷却的方式进行降温,夹套冷却为在反应釜外部安装夹套制成,但其加热面受容器壁面限制,传热系数不高,在发生局部瞬间升温时,夹套不会及时将热量带走,存在安全隐患;设置的釜内盘管,盘管的设置限定了反应釜中搅拌桨的大小,搅拌混合效果差,存在热量传递死角,会出现局部温度高的情况,反应收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散热的搅拌反应釜,通过外置夹套和内置搅拌轴套管内的冷却水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降温,通过设置不对称搅拌桨,物料混合效果好,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散热的搅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外侧设有夹套,所述夹套上设有外进水口和外出水口;所述反应釜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反应釜上方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旋转电机连接的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关于搅拌轴对称设置,第一搅拌叶的长度大于第二搅拌叶的长度;所述搅拌轴外侧具有冷却水套管;所述反应釜内还设有与反应釜侧壁不同位置连接的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二冷却管与搅拌轴不平行。通过外置夹套和内置的与搅拌轴平行的冷却水套管、与搅拌轴不平的第二冷却管内的冷却水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降温,通过设置不对称搅拌桨,物料在反应釜内扰动的半径不同,不同扰动范围的物料间相互碰撞,物料混合效果好,实现反应釜的快速散热,散热效果好。

进一步的,搅拌桨具有若干组,相邻两组搅拌桨的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交替设置。通过设置若干组搅拌桨,可以实现反应釜内物料多层碰撞,相邻组别的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交替设置,提高了不同高度物料间的接触,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及时将热量带出,易于散热,散热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的长度是第二搅拌叶长度的1.5—2.5倍,选择合理的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的长度比,可以保证物料径流和轴流的混合效果,易于将反应釜内的热量带出,散热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套管固定在反应釜内顶部,所述冷却水套管为螺旋结构,所述冷却水套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反应釜外侧。通过设置的螺旋结构,可以提高冷却水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搅拌反应釜易散热,确保反应釜内物料热量均衡,副反应少,反应收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套管固定在反应釜内顶部,所述冷却水套管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冷却水套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反应釜外侧。通过设置的中空圆柱结构,同样可以提高冷却水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搅拌反应釜易散热,确保反应釜内物料热量均衡,副反应少,反应收率高,可以根据物料形态选择,若体系中存在固体颗粒,中空固体颗粒可以有效避免固体颗粒吸附在螺旋管体上,均质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冷却管与冷却水套管相通,相通的第二冷却管与冷却水套管,可以设置通过一个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即可以实现冷却水的连续使用,增加冷却水与反应釜内物料的接触面积,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外置夹套和内置的与搅拌轴平行的冷却水套管、与搅拌轴不平的第二冷却管内的冷却水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降温,通过设置不对称搅拌桨,物料在反应釜内扰动的半径不同,不同扰动范围的物料间相互碰撞,物料混合效果好,实现反应釜的快速散热,散热效果好;通过设置若干组搅拌桨,可以实现反应釜内物料多层碰撞,相邻组别的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交替设置,提高了不同高度物料间的接触,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及时将热量带出,易于散热,散热效果好;选择合理的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的长度比,可以保证物料径流和轴流的混合效果,易于将反应釜内的热量带出,散热效果好。

2、通过设置的螺旋结构,可以提高冷却水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搅拌反应釜易散热,确保反应釜内物料热量均衡,副反应少,反应收率高;通过设置的中空圆柱结构,同样可以提高冷却水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搅拌反应釜易散热,确保反应釜内物料热量均衡,副反应少,反应收率高,可以根据物料形态选择,若体系中存在固体颗粒,中空固体颗粒可以有效避免固体颗粒吸附在螺旋管体上,均质性好。

3、相通的第二冷却管与冷却水套管,可以设置通过一个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即可以实现冷却水的连续使用,增加冷却水与反应釜内物料的接触面积,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反应釜,11为进料口,12为出料口,2为夹套,21为外进水口,22为外出水口,3为旋转电机,4为搅拌机构,41为搅拌轴,42为搅拌桨,421为第一搅拌叶,422为第二搅拌叶,5为冷却水套管,6为第二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易散热的搅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外侧设有夹套2,所述夹套2上设有外进水口21和外出水口22;所述反应釜1上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反应釜1上方连接有旋转电机3,所述旋转电机3连接有搅拌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4包括与旋转电机3连接的搅拌轴41和设置在搅拌轴41上的搅拌桨42,所述搅拌桨42包括第一搅拌叶421和第二搅拌叶422,所述第一搅拌叶421和第二搅拌叶422关于搅拌轴41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搅拌叶421的长度是第二搅拌叶422长度的2倍,所述搅拌轴41外侧具有冷却水套管5;所述冷却水套管5固定在反应釜1内顶部,所述冷却水套管5为螺旋结构,所述冷却水套管5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反应釜1外侧;所述反应釜1内还设有与反应釜1侧壁不同位置连接的第二冷却管6,所述第二冷却管6与搅拌轴41不平行,所述第二冷却管6与冷却水套管5相通。

实施例2

参照图2,一种易散热的搅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外侧设有夹套2,所述夹套2上设有外进水口21和外出水口22;所述反应釜1上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反应釜1上方连接有旋转电机3,所述旋转电机3连接有搅拌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4包括与旋转电机3连接的搅拌轴41和设置在搅拌轴41上的搅拌桨42,搅拌桨42具有3组,所述搅拌桨42包括第一搅拌叶421和第二搅拌叶422,所述第一搅拌叶421和第二搅拌叶422关于搅拌轴41对称设置,相邻两组搅拌桨42的第一搅拌叶421和第二搅拌叶422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搅拌叶421的长度是第二搅拌叶422长度的1.5倍;所述搅拌轴41外侧具有冷却水套管5;所述冷却水套管5固定在反应釜1内顶部,所述冷却水套管5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冷却水套管5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反应釜1外侧;所述反应釜1内还设有与反应釜1侧壁不同位置连接的第二冷却管6,所述第二冷却管6与搅拌轴41不平行,所述第二冷却管6与冷却水套管5相通。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