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2151发布日期:2021-01-12 08:5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固体废物包括粉煤灰、冶炼废渣、炉渣等,固体废物在收集、运输和处理、处置过程中,其本身含有的和产生的有害成分,会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并且固体废物的露天堆放和填埋处置,需占用大量宝贵土地,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废料和建筑材料均由搅拌仓的进料口倒入至搅拌仓的内部,再打开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传动带的配合传动,使主轴带动多组搅拌叶片转动,对废料和建筑材料进行混合搅拌,之后制成建筑物品,降低固体废料对环境的污染性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搅拌仓、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传动带、主轴和多组搅拌叶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底端均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搅拌仓的侧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侧端固定连接,并且搅拌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搅拌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第一电机的侧端通过多组固定板与搅拌仓的后端相连接,并且第一电机的底端贯穿多组固定板与第一传动轴的顶端相连接,主轴的底端贯穿搅拌仓的底端与第二传动轴的顶端转动连接,传动带套装于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表面,多组搅拌叶片的侧端均与主轴的表面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还包括多组万向轮,多组万向轮的顶端均与底座的底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扶手、第二扶手和连接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右端均与底座的左端相连接,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的侧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侧端相连接,并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轴、轴套、第二连接轴、减速箱、电机和固定座,第一连接轴的右端与搅拌仓的左端相连接,并且第一连接轴的左端通过轴套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的左端与搅拌仓的右端相连接,第二连接轴的右端与第一支撑板的侧端转动连接,减速箱的左端与第一支撑板的右端相连接,并且减速箱的左端设置有输出端,第二连接轴的右端贯穿第一支撑板与减速箱的输出端相连接,减速箱的右端设置有输入端,电机的底端通过固定座与减速箱的右端相连接,电机的左端与减速箱的输入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还包括密封盖和把手,密封盖的后端与搅拌仓的顶端转动连接,把手的底端与密封盖的顶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还包括排污阀,排污阀的后端与搅拌仓的前端底部相连接,并且排污阀与搅拌仓的内部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右端与连接杆的侧端相连接,并且控制面板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和多组控制按键,控制面板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面板内部的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电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还包括工具箱和箱盖,工具箱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箱盖的侧端与工具箱的顶端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废料和建筑材料均由搅拌仓的进料口倒入至搅拌仓的内部,再打开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传动带的配合传动,使主轴带动多组搅拌叶片转动,对废料和建筑材料进行混合搅拌,之后制成建筑物品,降低固体废料对环境的污染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底座;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搅拌仓;5、第一电机;6、第一传动轴;7、第二传动轴;8、传动带;9、主轴;10、搅拌叶片;11、万向轮;12、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一扶手;15、第二扶手;16、连接杆;17、第一连接轴;18、轴套;19、第二连接轴;20、减速箱;21、电机;22、固定座;23、密封盖;24、把手;25、排污阀;26、控制面板;27、显示屏;28、控制按键;29、工具箱;30、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搅拌仓4、第一电机5、第一传动轴6、第二传动轴7、传动带8、主轴9和多组搅拌叶片10,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底端均与底座1的顶端相连接,搅拌仓4的侧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侧端固定连接,并且搅拌仓4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搅拌仓4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第一电机5的侧端通过多组固定板与搅拌仓4的后端相连接,并且第一电机5的底端贯穿多组固定板与第一传动轴6的顶端相连接,主轴9的底端贯穿搅拌仓4的底端与第二传动轴7的顶端转动连接,传动带8套装于第一传动轴6和第二传动轴7的表面,多组搅拌叶片10的侧端均与主轴9的表面相连接;将废料和建筑材料均由搅拌仓4的进料口倒入至搅拌仓4的内部,再打开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传动轴6、第二传动轴7和传动带8的配合传动,使主轴9带动多组搅拌叶片10转动,对废料和建筑材料进行混合搅拌,之后制成建筑物品,降低固体废料对环境的污染性。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还包括多组万向轮11,多组万向轮11的顶端均与底座1的底端相连接;通过设置多组万向轮11,使设备底部与地面的摩擦面减小,提高设备移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第一扶手14、第二扶手15和连接杆16,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的右端均与底座1的左端相连接,第一扶手14和第二扶手15的侧端分别与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的侧端相连接,并且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通过连接杆16相互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第一扶手14、第二扶手15和连接杆16,方便操作人员推动设备移动,提高设备移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轴17、轴套18、第二连接轴19、减速箱20、电机21和固定座22,第一连接轴17的右端与搅拌仓4的左端相连接,并且第一连接轴17的左端通过轴套18与第二支撑板3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19的左端与搅拌仓4的右端相连接,第二连接轴19的右端与第一支撑板2的侧端转动连接,减速箱20的左端与第一支撑板2的右端相连接,并且减速箱20的左端设置有输出端,第二连接轴19的右端贯穿第一支撑板2与减速箱20的输出端相连接,减速箱20的右端设置有输入端,电机21的底端通过固定座22与减速箱20的右端相连接,电机21的左端与减速箱20的输入端相连接;打开电机21,通过减速箱20减速传动,经第一连接轴17和第二连接轴19配合转动,使搅拌仓4倾斜,通过搅拌仓4的进料口将混合完成的物料排出,提高设备排料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还包括密封盖23和把手24,密封盖23的后端与搅拌仓4的顶端转动连接,把手24的底端与密封盖23的顶端相连接;通过设置密封盖23和把手24,提高搅拌仓4的密封性,减少设备运行时灰尘的扩散,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还包括排污阀25,排污阀25的后端与搅拌仓4的前端底部相连接,并且排污阀25与搅拌仓4的内部相通;通过搅拌仓4的进料口将清洗液倒入至搅拌仓4的内部,对搅拌仓4的内部进行清洗,再打开排污阀25将清洗液排出,提高设备清洗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26,控制面板26的右端与连接杆16的侧端相连接,并且控制面板26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27和多组控制按键28,控制面板26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面板26内部的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电机5和电机21相连接;通过设置控制面板26,使第一电机5和电机21得到集中控制,降低设备的操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还包括工具箱29和箱盖30,工具箱29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相连接,箱盖30的侧端与工具箱29的顶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工具箱29和箱盖30,将设备的维修工具摆放至工具箱29的内部,提高设备维修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通过握住第一扶手14和第二扶手15推动设备,使多组万向轮11转动,将设备移动至工作面上,之后将废料和建筑材料均由搅拌仓4的进料口倒入至搅拌仓4的内部,然后通过控制面板26打开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传动轴6、第二传动轴7和传动带8的配合传动,使主轴9带动多组搅拌叶片10转动,对废料和建筑材料进行混合搅拌,之后通过控制面板26打开电机21,通过减速箱20减速传动,经第一连接轴17和第二连接轴19配合转动,使搅拌仓4倾斜,通过搅拌仓4的进料口将混合完成的物料排出,然后通过搅拌仓4的进料口将清洗液倒入至搅拌仓4的内部,对搅拌仓4的内部进行清洗,再打开排污阀25将清洗液排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强制搅拌装置的第一电机5和电机21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