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微粉沉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2961发布日期:2021-05-04 10:1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刚石微粉沉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微粉沉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刚石微粉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金刚石微粉是指颗粒度细于36/54微米的金刚石颗粒,有单晶金刚石微粉和聚晶金刚石微粉,单晶金刚石微粉是由人造金刚石单晶磨粒,经过粉碎、整形处理,采用特殊的工艺方法生产,金刚石微粉硬度高、耐磨性好,可广泛用于切削、磨削、钻探等,是研磨抛光硬质合金、陶瓷、宝石、光学玻璃等高硬度材料的理想原料,金刚石微粉制品是利用金刚石微粉加工制成的工具和构件,金刚石微粉是一种精细的超硬磨料,金刚石微粉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传统的金刚石微粉生产工艺中,金刚石微粉经分选机后的成品料进行沉降分离,从而实现成品与水的分离,现有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人工操作生产,对生产工人的技术要求高,并且生产的效率低,产品的稳定性不好,产品质量得不到控制;另一种是通过大型沉降分离设备分离,整个分离过程中需要传感检测控制装置,功能不易实现,而且设备的成本昂贵,一些小型的生产企业负担不起,另外,这种大型沉降分离设备消耗的资源多,而且浪费的金刚石微粉较多,因此出现了许多金刚石微粉沉降装置来改善上述情况,但是现有的金刚石微粉沉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的金刚石微粉沉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其沉降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不够高、生产效率较低,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刚石微粉沉降装置,用来解决现有的金刚石微粉沉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其沉降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不够高,降低了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金刚石微粉沉降装置,包括沉降桶,所述沉降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沉降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支撑杆靠近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顶部连接板与底部连接板,所述顶部连接板与底部连接板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柱,所述减震柱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

所述沉降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沉降桶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沉降桶的外表面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沉降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底座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底座卡接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块相适配的固定槽,所述固定块卡接于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槽的内部开设有与液压杆相适配的通孔;

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运动活塞,沉降桶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支撑杆于沉降桶的底部呈环形且均匀阵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支撑杆作为沉降桶的支撑,使出料口与底板之间隔有距离,便于出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柱的材质为橡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减震柱能够有效的减少支撑杆传递给底板的震动,从而减少了底板的震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与固定槽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栓,且所述固定块于固定槽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螺栓的固定方式,使液压杆的底座便于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动活塞的外径与沉降桶的内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运动活塞能够将滤网与沉降桶内壁的缝隙进行填充,以有效的避免金刚石微粉从滤网与沉降桶内壁的缝隙中漏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网的最大孔径小于金刚石微粉的最小粒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水能够透过滤网,且金刚石微粉不能够通过滤网,从而使滤网能够将金刚石微粉与水进行有效的分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该金刚石微粉沉降装置,通过液压杆与滤网的配合使用,使得在物料投放进沉降桶后,液压杆伸长,同时滤网向下运动,使其将金刚石微粉向降桶的底部推动,同时水从滤网中通过,将金刚石与水进行有效的分离,达到快速沉降的效果,从而有效的加快了沉降速度,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有效的改善了以往的装置沉降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不够高,生产效率较低的弊端;

2.该金刚石微粉沉降装置,通过设置震动电机,使其能够带动沉降桶进行震动,加速沉降并且使得金刚石微粉在沉降至沉降桶底部的时候,其分布较为均匀,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某处金刚石微粉堆积较多而顶住滤网,致使滤网破坏的现象发生,并且通过减震结构的设置,使其能够有效的减少支撑杆传递给底板的震动,从而有效的增强了底板的稳固性,并且有效的减少了震动对底板的损害,通过运动活塞的设置,使运动活塞能够将滤网与沉降桶内壁的缝隙进行填充,以有效的避免金刚石微粉从滤网与沉降桶内壁的缝隙中漏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液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降桶、2-支撑杆、3-底板、4-减震结构、401-顶部连接板、402-底部连接板、403-减震柱、404-减震弹簧、5-出料管、6-排水管、7-振动电机、8-安装板、9-液压杆、10-底座、11-固定块、12-安装槽、13-固定槽、14-通孔、15-滤网、16-运动活塞、17-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金刚石微粉沉降装置,包括沉降桶1,沉降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远离沉降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支撑杆2靠近底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结构4,减震结构4包括顶部连接板401与底部连接板402,顶部连接板401与底部连接板402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柱403,减震柱403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404,在本实施例中,减震结构4通过其顶部设有的顶部连接板401固定连接于支撑杆2的底部,且减震结构4通过其底部设有的底部连接板402固定连接于底板3的顶部,且支撑杆2的内部设计为中空,以减少造价。

参照图3,沉降桶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5,沉降桶1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6,沉降桶1的外表面安装有振动电机7,沉降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9,液压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0,底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在本实施例中,排水管6设置于沉降桶1底部位置,且排水管6中设置有与滤网15密度相同的过滤网,且排水管6与出料管5中均预设有开关阀,振动电机7的工作原理与在中国专利cn206168001u中公开的一种金刚石微粉沉降装置中的震动马达的工作原理相同。

参照图4,安装板8的内部开设有与底座10相适配的安装槽12,底座10卡接于安装槽12的内部,安装槽12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块11相适配的固定槽13,固定块11卡接于固定槽13的内部,安装槽12的内部开设有与液压杆9相适配的通孔14,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液压杆9穿过通孔14深入至沉降桶1的内部。

参照图3与图5,液压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滤网15,滤网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运动活塞16,沉降桶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7,在本实施例中,进料口17与沉降桶1顶部的距离大于液压杆9的最小长度。

所述支撑杆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支撑杆2于沉降桶1的底部呈环形且均匀阵列。

所述减震柱403的材质为橡胶。

所述固定块11与固定槽13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栓,且所述固定块11于固定槽13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运动活塞16的外径与沉降桶1的内径相同。

所述滤网15的最大孔径小于金刚石微粉的最小粒径。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从进料口17向沉降桶1的内部加入所需要沉降的物料,通过液压杆9与滤网15的配合使用,使得在物料投放进沉降桶1后,工作人员控制液压杆9伸长,同时滤网15向下运动,使其将金刚石微粉向降桶1的底部推动,同时水从滤网15中通过,即水处于滤网15的顶部位置,金刚石微粉处于滤网15底部的位置,从而将金刚石与水进行有效的分离,达到快速沉降的效果,从而有效的加快了沉降速度,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有效的改善了以往的装置沉降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不够高,生产效率较低的弊端,伴随着振动电机17所产生的震动,使得金刚石微粉与水分子处于活跃状态,即能够加快分离速度,且使金刚石微粉于沉降桶1的内部分布均匀,使得金刚石微粉在沉降至沉降桶1底部的时候,其分布较为均匀,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某处金刚石微粉堆积较多而顶住滤网,致使滤网破坏的现象发生,当液压杆9将金刚石微粉压至沉降桶1底部位置的时候,将排水管6预设的开关阀打开,将水排出沉降桶外,水排完后打开出料管5中预设的开关阀,使金刚石微粉排出沉降桶,并且通过减震结构4的设置,使其能够有效的减少支撑杆2传递给底板3的震动,从而有效的增强了底板3的稳固性,并且有效的减少了震动对底板3的损害,通过运动活塞16的设置,使运动活塞16能够将滤网15与沉降桶1内壁的缝隙进行填充,以有效的避免金刚石微粉从滤网15与沉降桶1内壁的缝隙中漏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