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0199发布日期:2021-07-13 15:2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整治亦称“河床整理”。控制和改造河道的工程措施。在天然河流中经常发生冲刷和淤积现象,容易发生水害,妨碍水利发展。为适应除患兴利要求,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对河道进行整治,包括治导、疏浚和护岸等工程。

专利号cn201520979207.8的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活污水流入河道导致河道污染的问题。本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包括设置于河道内壁的压杆、设置于河面上的漂浮杆,所述的压杆和漂浮杆之间设有半透水性pvc膜,所述的半透水性pvc膜与河道内壁形成一污水收集腔。本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通过在河道两侧设置生活污水收集腔,使得生活污水与干净的河水隔离,并且将生活污水进行部分过滤,大部分生活污水导流至污水处理区进行处理,具有污水隔离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

1、现有技术的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组成较为简单,并且半透水性pvc膜在日常使用时容易损坏,不能较好的在城区河道两侧形成污水围隔导流装置,而且现有的污水围隔导流装置不能直接过滤生活污水实用性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

2、现有技术的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的隔离材料大多为固定结构,这种隔离材料在长期使用时不易更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在水泥河道的内壁处贴合l形板,污水从水泥河道的上方经过l形板流入l形板、底板和斜座a形成的积留腔内实现污水与水泥河道内水的围隔导流,并且污水从斜座b中部座槽b处的煤渣滤板和活性炭板过滤后,可以从背孔b处向座槽a处流入,而座槽a后方斜座a的背孔a可以将这种滤后的水流引入水泥河道内的原有水流内,同时斜座b中部有斜杆倾斜抵在l形板表面,使得斜座b不易被水流带动,而且底板底端借助底柱嵌合水泥河道的淤泥层中进行底板的支撑,实现了城区河道污水治理的围隔导流和分层过滤,相对于原有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实用性更好,整体结构强度较强不易损坏,在煤渣滤板和活性炭板的中部开设中孔,煤渣滤板和活性炭板需要更换时,只需握住斜杆向上提起斜座b,然后将煤渣滤板和活性炭板从斜座a的斜杆处向上提出,并将新的煤渣滤板和活性炭板的中孔顺着斜杆重新滑入斜座b的座槽b内即可完成隔离材料的更换,实现了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隔离材料的便捷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包括水泥河道,所述水泥河道的内壁两侧贴合有l形板,且l形板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伸出有底柱,所述底板背离l形板的一侧板体处固定连接有斜座a,且斜座a的背端开设有背孔a,所述背孔a上方的斜座a内开设有座槽a,且座槽a内嵌入有斜座b,所述斜座b的座体背端开设有背孔b,且背孔b上方的斜座b表面开设有座槽b,所述座槽b的中部倾斜伸出有斜杆,且斜杆贯穿伸出活性炭板和煤渣滤板的中部中孔,所述斜杆的杆体末端贴合与l形板的表面,所述活性炭板和煤渣滤板倾斜嵌入座槽b内,所述斜座a、底板和l形板之间形成有积留腔。

可选的,所述底柱的底端设置锥形柱体。

可选的,所述斜座a背端的背孔a设置有四组。

可选的,所述斜座b背端的背孔b设置有四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泥河道的内壁处贴合l形板,污水从水泥河道的上方经过l形板流入l形板、底板和斜座a形成的积留腔内实现污水与水泥河道内水的围隔导流,并且污水从斜座b中部座槽b处的煤渣滤板和活性炭板过滤后,可以从背孔b处向座槽a处流入,而座槽a后方斜座a的背孔a可以将这种滤后的水流引入水泥河道内的原有水流内,同时斜座b中部有斜杆倾斜抵在l形板表面,使得斜座b不易被水流带动,而且底板底端借助底柱嵌合水泥河道的淤泥层中进行底板的支撑,实现了城区河道污水治理的围隔导流和分层过滤,相对于原有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实用性更好,整体结构强度较强不易损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煤渣滤板和活性炭板的中部开设中孔,煤渣滤板和活性炭板需要更换时,只需握住斜杆向上提起斜座b,然后将煤渣滤板和活性炭板从斜座a的斜杆处向上提出,并将新的煤渣滤板和活性炭板的中孔顺着斜杆重新滑入斜座b的座槽b内即可完成隔离材料的更换,实现了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隔离材料的便捷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的斜座b剖视图。

图中:1、水泥河道;2、l形板;3、底板;4、底柱;5、斜座a;6、背孔a;7、座槽a;8、斜座b;9、背孔b;10、座槽b;11、斜杆;12、活性炭板;13、煤渣滤板;14、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包括水泥河道1,所述水泥河道1的内壁两侧贴合有l形板2,且l形板2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顶端伸出有底柱4,所述底板3背离l形板2的一侧板体处固定连接有斜座a5,且斜座a5的背端开设有背孔a6,所述背孔a6上方的斜座a5内开设有座槽a7,且座槽a7内嵌入有斜座b8,所述斜座b8的座体背端开设有背孔b9,且背孔b9上方的斜座b8表面开设有座槽b10,所述座槽b10的中部倾斜伸出有斜杆11,且斜杆11贯穿伸出活性炭板12和煤渣滤板13的中部中孔14,所述斜杆11的杆体末端贴合与l形板2的表面,所述活性炭板12和煤渣滤板13倾斜嵌入座槽b10内,所述斜座a5、底板3和l形板2之间形成有积留腔。

示例的,在水泥河道1的内壁处贴合l形板2,污水从水泥河道1的上方经过l形板2流入l形板2、底板3和斜座a5形成的积留腔内实现污水与水泥河道1内水的围隔导流,并且污水从斜座b8中部座槽b10处的煤渣滤板13和活性炭板12过滤后,可以从背孔b9处向座槽a7处流入,而座槽a7后方斜座a5的背孔a6可以将这种滤后的水流引入水泥河道1内的原有水流内,同时斜座b8中部有斜杆11倾斜抵在l形板2表面,使得斜座b8不易被水流带动,而且底板3底端借助底柱4嵌合水泥河道1的淤泥层中进行底板3的支撑,实现了城区河道污水治理的围隔导流和分层过滤,相对于原有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实用性更好,整体结构强度较强不易损坏,在煤渣滤板13和活性炭板12的中部开设中孔14,煤渣滤板13和活性炭板12需要更换时,只需握住斜杆11向上提起斜座b8,然后将煤渣滤板13和活性炭板12从斜座a5的斜杆11处向上提出,并将新的煤渣滤板13和活性炭板12的中孔14顺着斜杆11重新滑入斜座b8的座槽b10内即可完成隔离材料的更换,实现了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隔离材料的便捷更换。

参考图1所示,所述底柱4的底端设置锥形柱体。

示例的,锥形柱体的底柱4容易嵌入水泥河道1的淤泥层中。

参考图1所示,所述斜座a5背端的背孔a6设置有四组。

示例的,较多的背孔a6可以较快流出水流。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斜座b8背端的背孔b9设置有四组。

示例的,较多的背孔b9可以较快的流出水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在水泥河道1的内壁处贴合l形板2,污水从水泥河道1的上方经过l形板2流入l形板2、底板3和斜座a5形成的积留腔内实现污水与水泥河道1内水的围隔导流,并且污水从斜座b8中部座槽b10处的煤渣滤板13和活性炭板12过滤后,可以从背孔b9处向座槽a7处流入,而座槽a7后方斜座a5的背孔a6可以将这种滤后的水流引入水泥河道1内的原有水流内,同时斜座b8中部有斜杆11倾斜抵在l形板2表面,使得斜座b8不易被水流带动,而且底板3底端借助底柱4嵌合水泥河道1的淤泥层中进行底板3的支撑,实现了城区河道污水治理的围隔导流和分层过滤,相对于原有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实用性更好,整体结构强度较强不易损坏,在煤渣滤板13和活性炭板12的中部开设中孔14,煤渣滤板13和活性炭板12需要更换时,只需握住斜杆11向上提起斜座b8,然后将煤渣滤板13和活性炭板12从斜座a5的斜杆11处向上提出,并将新的煤渣滤板13和活性炭板12的中孔14顺着斜杆11重新滑入斜座b8的座槽b10内即可完成隔离材料的更换,实现了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隔离材料的便捷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城区河道两侧污水围隔导流装置,包括水泥河道1、l形板2、底板3、底柱4、斜座a5、背孔a6、座槽a7、斜座b8、背孔b9、座槽b10、斜杆11、活性炭板12、煤渣滤板13、中孔1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