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装置和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5265发布日期:2021-11-22 15:3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装置和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卷材加工制造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装置和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市场上广泛销售的防水卷材是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也就是改性沥青基料与相应的膜层形成的卷材,其是以热塑性弹性体或app(无规聚丙烯) 为改性剂,将石油沥青改性后作浸渍涂盖材料,以玻纤毡或聚酯毡等增强材料为胎体,以塑料薄膜、矿物粒、片料等作为防粘隔离层,经过选材、配料、共熔、浸渍、复合成型、卷曲、检验、分卷、包装等工序加工而制成的一种柔性中、高档的可卷曲的片状防水材料。
3.随着防水卷材生产配料系统的发展,为了避免缸口加料时粉尘挥发对作业环境的影响以及改性原料粘在缸壁上着火的安全风险。目前防水卷材的配料基本都是采用液下加料的方式,但存在以下问题:1、液下加料绞龙的喂料速度与螺旋输送管道的喂料速度不匹配,易导致堵塞管道和出料口; 2、填料和改性剂从液下加料口流出后易在配料缸缸壁位置堆积与聚沉,无法分散均匀。这些问题最终会导致配料效率慢,在配料过程中填料和改性剂在配料缸中堆积聚沉,无法充分溶胀与分散均匀,或者填料与改性剂抱团成溶解不了的颗粒,不仅原材料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
4.因此,针对以上所述液下加料过程中原材料堵塞、堆积、聚沉等问题,亟待提出一种新的配料装置,以解决液下加料过程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装置和生产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自动拆包输送机,并在液下加料绞龙出料口侧面侧切槽口,且使用回字形搅拌部件,可实现快速、均匀分散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如填料和改性剂等,使得液下加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原料堆积与堵塞问题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装置,该配料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自动拆包输送机、斗提、螺旋输送管道、液下加料绞龙和配料缸;
7.所述液下加料绞龙包括输送泵、外壳、螺旋部件和与螺旋部件一端连接的回字形搅拌部件;所述输送泵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螺旋部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料口和一个或多个侧切槽口,所述出料口靠近所述螺旋部件的连接回字形搅拌部件的端部设置,所述一个或多个侧切槽口靠近所述出料口设置且与回字形搅拌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两侧;
8.所述液下加料绞龙竖直插设于所述配料缸的顶部,且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和所述外壳的至少包括一个所述侧切槽口在内的部分设置于所述配料缸的内部。
9.优选地,所述螺旋输送管道垂直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且靠近所述输料泵。
10.优选地,所述液下加料绞龙位于所述配料缸内部的长度与所述液下加料绞龙整体长度的比为0.3

0.35:1。
11.优选地,所述螺旋部件包括轴和环绕于轴且与轴一体成型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直径为25

35cm。
12.优选地,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侧且与所述螺旋部件的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侧切槽口设置于靠近所述出料口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上。
13.优选地,所述侧切槽口为两个,且设置于靠近所述出料口的所述外壳的相对的侧壁上。
14.优选地,所述侧切槽口均为圆形或椭圆形槽口。
15.优选地,所述圆形侧切槽口直径为30

40cm;所述圆形侧切槽口设置在距离所述出料口10

20cm的位置。
16.优选地,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具有刮壁功能。
17.优选地,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的长为40

50cm,宽为50

60cm。
18.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生产设备,该生产设备包括所述的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装置。
1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装置,采用自动拆包输送机,以保证液下加料绞龙的喂料速度与螺旋输送管道的喂料速度一致。
2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通过在液下加料绞龙出料口侧面侧切槽口,当出料口堵塞时能通过槽口得到缓解。
2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使用回字形搅拌部件,实现填料和改性剂等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从出料口出来以后,能得到快速的分散,同时回字形搅拌部件还具有其他搅拌部件所不具备的刮壁功能,填料和改性剂等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从出料口出来后在配料缸中的流向呈径向流与切向流,避免在配料缸缸壁位置堆积与聚沉。
2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通过上述三项措施的联合作用,使得液下加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原料堆积与堵塞问题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杜绝了堆积堵塞造成的改性剂不能充分溶胀、改性剂与填料抱团等情况。卷材成品低温柔性得到改善和卷材成品外观的颗粒和划痕明显减少,极大的减少外观问题造成的废次品量,改性沥青涂盖料的细腻性得到明显改善,且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和配料效率,具有提质、增效、造价低等特点。
24.(5)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利用起来也较为方便。
2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6.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2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装置的示意图。
28.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装置的液下加料绞龙的示意图。
29.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装置的液下加料绞龙的侧切槽口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1]1‑
自动拆包输送机;2

螺旋输送管道;3

液下加料绞龙;4

配料缸;5
‑ꢀ
侧切槽口;6

回字形搅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3]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装置,该配料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自动拆包输送机、斗提、螺旋输送管道、液下加料绞龙和配料缸;
[0034]
所述液下加料绞龙包括输送泵、外壳、螺旋部件和与螺旋部件一端连接的回字形搅拌部件;所述输送泵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螺旋部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料口和一个或多个侧切槽口,所述出料口靠近所述螺旋部件的连接回字形搅拌部件的端部设置,所述一个或多个侧切槽口靠近所述出料口设置且与回字形搅拌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两侧;
[0035]
所述液下加料绞龙竖直插设于所述配料缸的顶部,且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和所述外壳的至少包括一个所述侧切槽口在内的部分设置于所述配料缸的内部。
[003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自动拆包输送机的拆包速率与输送速率均为恒定。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经所述自动拆包输送机拆包处理之后,经所述斗提进入螺旋输送管道,再通过所述液下加料绞龙加入到配料缸中,实现了液下加料绞龙的喂料速度与前端的螺旋输送管道的喂料速度一致,有效的避免了因前后速度不一致导致的堵塞问题。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拆包速率为5袋/min。
[0037]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螺旋输送管道垂直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且靠近所述输料泵。
[0038]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液下加料绞龙位于所述配料缸内部的长度与所述液下加料绞龙整体长度的比为0.3

0.35:1。
[0039]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螺旋部件包括轴和环绕于轴且与轴一体成型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直径为25

35cm。
[0040]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侧且与所述螺旋部件的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侧切槽口设置于靠近所述出料口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上。
[0041]
本实用新型中,在靠近所述出料口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侧切槽口,当所述加料口堵塞时能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侧切槽口得到缓解。
[0042]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侧切槽口为两个,且设置于靠近所述出料口的所述外壳的相对的侧壁上。
[0043]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侧切槽口均为圆形或椭圆形槽口。
[0044]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圆形侧切槽口直径为30

40cm;所述圆形侧切槽口设置在距离所述出料口10

20cm的位置。
[0045]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具有刮壁功能。
[0046]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的长为40

50cm,宽为50

60cm。
[0047]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的搅拌速度为大于60r/min。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可实现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从出料口出来以后,能得到快速的分散,且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具有刮壁功能,在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的作用下,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从出料口出来后在所述配料缸中的流向呈径向流与切向流,避免配料在配料缸缸壁位置堆积与聚沉。
[0048]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生产设备,该生产设备包括所述的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装置。
[0049]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0050]
实施例
[005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配料装置,如图1 所示,该配料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自动拆包输送机、斗提、螺旋输送管道、液下加料绞龙和配料缸;
[0052]
所述液下加料绞龙包括输送泵、外壳、螺旋部件和与螺旋部件一端连接的回字形搅拌部件;所述输送泵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螺旋部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出料口和两个圆形侧切槽口,两个圆形侧切槽口设置在距离所述出料口10

20cm的位置,所述两个圆形侧切槽口的直径均为30

40cm;所述出料口靠近所述螺旋部件的连接回字形搅拌部件的端部设置,所述两个圆形侧切槽口靠近所述出料口设置且与回字形搅拌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两侧;
[0053]
所述液下加料绞龙竖直插设于所述配料缸的顶部,且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和所述外壳的至少包括一个所述侧切槽口在内的部分设置于所述配料缸的内部;所述液下加料绞龙位于所述配料缸内部的长度占所述液下加料绞龙整体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螺旋输送管道垂直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且靠近所述输料泵。
[0054]
所述螺旋部件包括轴和环绕于轴且与轴一体成型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直径为25

35cm。
[0055]
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设置于所述出料口的下侧且与所述螺旋部件的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回字形搅拌部件具有刮壁功能,其长为40

50cm,宽为 50

60cm。
[0056]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