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流助力切换的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5847发布日期:2021-04-16 16:00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流助力切换的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流助力切换的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出水装置,如花洒、龙头等,一般都具有多种出水模式,比如出花洒水模式、出片状水模式及出柱状水模式等。然而,现有技术中,具有多种出水模式的出水装置中的水路切换结构往往在切换时需要克服水流的摩擦力,进而导致切换力值较大,操作手感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流助力切换的出水装置,使得切换操作更省力。
4.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流助力切换的出水装置,包括:本体,具有分水腔、与所述分水腔相连通的进水通道和至少两个出水通道;分水盘,转动设于所述分水腔中,以使所述进水通道选择地与各个所述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分水盘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水力驱动部;驱动机构,活动设于所述本体并带动所述分水盘相对所述本体转动;引流结构,用于将所述进水通道的水流沿所述分水盘的切线方向引流至所述分水腔中并作用于所述分水盘上的所述水力驱动部以助力所述分水盘的转动。
5.根据本发明的出水装置,通过在分水盘上设置水力驱动部,并且通过设置引流结构将所述进水通道的水流引流至所述分水腔中并作用于水力驱动部以助力分水盘的转动,从而避免水流对切换操作的阻力,并且利用进水水流的动能助力分水盘的转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驱动机构对分水盘的驱动力值,使得切换操作更省力。另外,通过沿周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水力驱动部,可充分利用水流的作用力,使得水流的助力效果更好。此外,通过使进水通道的水流沿分水盘的切线方向引流作用至水力驱动部,可最大程度地利用水流的作用力来助力分水盘的转动。
6.作为一优选方案,若干个的所述水力驱动部呈中心对称地间隔设于所述分水盘的周缘。
7.上述方案中,通过将水力驱动部呈中心对称地间隔设于分水盘的周缘,使得分水盘受到的水流推动力更加平衡,分水盘的转动更稳定。
8.作为一优选方案,所述引流结构包括若干个引流筋条,所述进水通道的水流在所述引流筋条的引流下沿所述分水盘的切线方向进入所述分水腔。
9.作为一优选方案,所述分水腔的顶端形成有顶端开口,所述分水腔的底壁开设有对应与各个所述的出水通道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分水腔的进水口设于所述分水腔的侧壁,所述分水腔的进水口处设有所述引流筋条。
10.作为一优选方案,所述分水腔具有供所述分水盘装入所述分水腔的顶端开口,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盘,所述驱动盘能转动地盖设于所述分水腔的顶端开口处,所述驱动盘与所述分水盘同轴转动联动。
11.作为一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盘包括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所述第一棘轮和所述第二棘轮同轴并列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棘轮和所述第二棘轮的外周壁上对应设有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所述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的朝向相同;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往复滑动地设于所述本体上的推动件和用于驱动所述推动件复位的弹性件,所述推动件上设有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相对所述驱动盘的转动轴心呈中心对称布置;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驱动所述推动件时,所述第一驱动臂的自由端抵接所述第一棘齿的台阶面以带动所述驱动盘往正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臂的自由端沿所述第二棘齿的斜面滑动;所述推动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时,所述第二驱动臂的自由端抵接所述第二棘齿的台阶面以带动所述驱动盘往正向转动,所述第一驱动臂的自由端沿所述第一棘齿的斜面滑动。
12.上述方案中,驱动盘包括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采用呈中心对称布置的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分别驱动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并且,外力驱动驱动机构时,第一驱动臂带动第一棘轮往正向转动,而驱动机构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时,第二驱动臂带动第二棘轮往正向转动,驱动机构更加简单,所需的驱动力更小,驱动更加流畅。
13.作为一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的数量相同且沿周向交替布置。
14.作为一优选方案,所述出水装置为花洒,还包括活动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联动所述驱动机构。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的出水装置为花洒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出水装置为花洒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出水装置显示分水盘安装于分水腔中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的出水装置显示水力驱动部的内部结构图;图5为本发明的出水装置显示驱动机构的内部结构图;图6为本发明的出水装置显示水流路径的示意图之一;图7为本发明的出水装置显示水流路径的示意图之二;图8为本发明的出水装置的整体立体爆炸图;图9为本发明的出水装置的分水盘的立体结构图;图10为本发明的出水装置的驱动盘的立体结构图;图11为本发明的出水装置的推动件的立体结构图。
16.附图标记为:10

本体;11

分水腔;111

分水腔的顶端开口;112

分水腔的进水口;113

分水腔的出水口;12

进水通道;13

出水通道;
20

分水盘;21

水力驱动部;30

驱动机构;31

驱动盘;311

第一棘轮;3111

第一棘齿;312

第二棘轮;3121

第二棘齿;32

推动件;321

第一驱动臂;322

第二驱动臂;33

弹性件;34

摆块;40

引流筋条;50

切换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8.请查阅图1至图1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水流助力切换的出水装置,包括本体10、分水盘20、驱动机构30和引流结构等。本实施例以出水装置为花洒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出水装置也可以是龙头或喷枪等出水装置,不以此为限。
19.请查阅图2和图8,本体10具有分水腔11、与分水腔11相连通的进水通道12和至少两个出水通道13;分水盘20转动设于分水腔11中,以使进水通道12选择地与各个出水通道13相连通。分水盘20上设有水力驱动部21,在本实施例中水力驱动部21为挡水筋;驱动机构30活动设于本体10并带动分水盘20相对本体10转动;引流结构用于将进水通道12的水流引流至分水腔11中并作用于分水盘20上的水力驱动部21以助力分水盘20的转动。
20.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中,分水盘20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个水力驱动部21。通过沿周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水力驱动部21,可充分利用水流的作用力,使得水流的助力效果更好。
21.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中,若干个的水力驱动部21呈中心对称地间隔设于分水盘20的周缘。通过将水力驱动部21呈中心对称地间隔设于分水盘20的周缘,使得分水盘20受到的水流推动力更加平衡,分水盘20的转动更稳定。
22.如图4、图6和图7所示,为了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水流的作用力来助力分水盘20的转动,在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中,引流结构将进水通道12的水流沿分水盘20的切线方向引流作用至水力驱动部21。具体的,引流结构包括若干个引流筋条40,进水通道12的水流在引流筋条40的引流下沿分水盘20的切线方向进入分水腔11。图6和图7中绘示出了水流在引流筋条40的引流下的流动路径示意图,图中的箭头示意水流的流动方向。
23.在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中,分水腔11的顶端形成有顶端开口111,分水腔11的顶端开口111供分水盘20装入分水腔11,分水腔11的底壁开设有对应与各个的出水通道13相连通的出水口113,分水腔11的进水口112设于分水腔11的侧壁,分水腔11的进水口112处设有引流筋条40。
24.为了进一步减小所需的驱动力,使得对分水盘20的驱动更加流畅,本实施例采用更加省力的驱动机构30,驱动机构30的具体结构详细描述如下:请查阅图5、图10和图11,驱动机构30包括驱动盘31,驱动盘31能转动地盖设于分水腔11的顶端开口111处,驱动盘31与分水盘20同轴转动联动。
25.具体的,如图10所示,驱动盘31包括第一棘轮311和第二棘轮312,第一棘轮311和第二棘轮312同轴并列连接在一起,二者可以独立成型后固定连接在一起,或者直接一体成
型连接在一起。第一棘轮311和第二棘轮312的外周壁上对应设有第一棘齿3111和第二棘齿3121,第一棘齿3111和第二棘齿3121的朝向相同,也即,第一棘齿3111和第二棘齿3121上的台阶面和斜面的朝向相同。第一棘齿3111和第二棘齿3121的数量相同且沿周向交替布置。
26.如图5和图11所示,驱动机构30还包括往复滑动地设于本体10上的推动件32和用于驱动推动件32复位的弹性件33。推动件32上设有第一驱动臂321和第二驱动臂322,第一驱动臂321和第二驱动臂322相对驱动盘31的转动轴心呈中心对称布置;具体的,弹性件33采用拉簧,当然,其也可以采用压簧等其他形式的弹性件。第一驱动臂321和第二驱动臂322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
27.克服弹性件33的弹性力驱动推动件32时,第一驱动臂321的自由端抵接第一棘齿3111的台阶面以带动驱动盘31往正向转动,第二驱动臂322的自由端沿第二棘齿3121的斜面滑动;推动件32在弹性件33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时,第二驱动臂322的自由端抵接第二棘齿3121的台阶面以带动驱动盘31往正向转动,第一驱动臂321的自由端沿第一棘齿3111的斜面滑动。也即,推动件32往返一次,第一驱动臂321和第二驱动臂322交替驱动驱动盘31一次,并且使得驱动盘31往同一个方向转动相同角度。
28.采用上述的驱动机构,其通过将驱动盘31设计为包括第一棘轮311和第二棘轮312,且采用呈中心对称布置的第一驱动臂321和第二驱动臂322分别驱动第一棘轮311和第二棘轮312,并且,外力驱动驱动机构30时,第一驱动臂321带动第一棘轮311往正向转动,而驱动机构30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复位时,第二驱动臂322带动第二棘轮312往正向转动,驱动机构30更加简单,所需的驱动力更小,驱动更加流畅。
29.在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中,出水装置还包括活动设于本体10上的切换开关50,切换开关50联动驱动机构30。切换开关50具体采用按钮,按钮滑动设置于本体10上,驱动机构30还包括摆动设于本体10上的摆块34,通过按压按钮带动驱动机构30的摆块34,摆块34进而带动推动件32滑动,释放按钮后,推动件32在弹性件33的作用下复位,从而实现推动件32的往返运动。
30.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简要说明:请查阅图1和图5,当需要切换进水通道12和出水通道13的连通状态以改变出水模式时,按压,切换开关50,切换开关50带动驱动机构30的推动件32,推动件32克服弹性件33的弹性力,通过第一驱动臂321的自由端抵接第一棘齿3111的台阶面以带动驱动盘31往正向(图5中为逆时针方向)转动预定角度,此时,第二驱动臂322的自由端沿第二棘齿3121的斜面滑动,以对驱动盘31的转动进行让位;接着,释放切换开关50,推动件32在弹性件33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第二驱动臂322的自由端抵接第二棘齿3121的台阶面以带动驱动盘31往正向(图5中为逆时针方向)继续转动预定角度,此时,第一驱动臂321的自由端沿第一棘齿3111的斜面滑动,以对驱动盘31的转动进行让位。这样,按压切换开关50一次,推动件32往返一次,第一驱动臂321和第二驱动臂322交替驱动驱动盘31一次,并且使得驱动盘31往同一个方向转动相同角度,从而完成一次切换动作。在切换过程中,由于进水通道的水流能够对分水盘20做功以助力分水盘20的转动,从而减小了驱动分水盘转动所需的驱动力,操作更加省力,用户体验更佳。
31.本发明通过在分水盘20上设置水力驱动部21,并且通过设置引流结构将进水通道12的水流引流至分水腔11中并作用于水力驱动部21以助力分水盘20的转动,从而避免水流
对切换操作的阻力,并且利用进水水流的动能助力分水盘20的转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驱动机构30对分水盘20的驱动力值,使得切换操作更省力。
32.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