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装前处理涂膜工艺段专用的袋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70768发布日期:2021-09-17 22:3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装前处理涂膜工艺段专用的袋式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涂装前处理涂膜工艺段专用的袋式过滤器。


背景技术:

2.袋式过滤器一种结构新颖、体积小、操作简便灵活、节能、高效、密闭工作、适用性强的多用途过滤设备。袋式过滤器是一种新型的过滤系统。袋式过滤器内部由金属网篮支撑滤袋,液体由入口流进,经滤袋过滤后从出口流出,杂质拦截在滤袋中,更换滤袋后可继续使用。
3.袋式过滤器已经被广泛应用,因此,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首先,过滤器的过滤袋受到介质的冲击力作用,容易出现破损等现象,导致对过滤袋更换频繁,提高使用成本的同时,造成资源的浪费,其次,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杂质的逐渐沉积在过滤袋中,从而导致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过滤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装前处理涂膜工艺段专用的袋式过滤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涂装前处理涂膜工艺段专用的袋式过滤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部中空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设有过滤组件,且所述筒体的上端面可拆卸式设置有上盖件,其下端面可拆卸式设置有下盖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密封拆卸式设于所述筒体内部,将过滤腔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个过滤网箱,若干个所述过滤网箱均内置有过滤网袋,且所述过滤网箱的内部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过滤网袋位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测压端;其中,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出水端和所述过滤腔相连通,且所述进水管道出水端与所述过滤腔的腔壁不垂直,用于将待过滤液体通过进水管道以预定的角度到达所述过滤腔的腔壁,在过滤腔的腔壁的作用下产生涡流再经过所述过滤网袋过滤。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效果:
8.本发明的结构紧凑,布局合理,通过进水管道出水端的合理设置,避免介质直接冲击过滤网袋,提高过滤网袋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压力传感器作用下,可以诊断装置中的过滤网袋是否存在破损或者过滤网袋中杂质已经达到需要清理,提高装置自身的自我诊断性能,以便提高人机交互的互动性。
9.作为优先,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下端面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的下侧设置有装配板,所述装配板的下端面固设有装配块,所述装配块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过滤腔的腔壁上,且所述装配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均匀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受力端触接/固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所述弹性件的第二
受力端固设/触接于所述装配板的上端面。
10.作为优先,所述过滤网箱插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过滤网箱的上端面固设有卡扣座,所述过滤网袋的开口处设置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和所述卡扣座卡接。
11.作为优先,所述上盖件包括上盖本体,所述上盖本体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固设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可拆卸式连接有手轮组件,所述手轮组件的安装端固设于所述筒体上,且所述连接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过滤腔内压力的压力表,且所述上盖本体上设置有压力调节口,所述压力调节口和所述过滤腔相连通。
12.作为优先,所述手轮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筒体上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固设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位于所述连接套筒的上方,且二者的轴线共线,所述安装套筒内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套筒与所述连接套筒连接,另一端固设有手轮。
13.作为优先,所述筒体的外端面上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
14.作为优先,所述下盖件的下端面固设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进水端穿过所述下盖件的下端面和所述过滤腔相连通。
15.作为优先,位于所述安装板上侧的所述过滤腔的腔壁处设置有导向面,且所述导向面上开设有向下延伸设置有装配槽。
16.作为优先,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拍打所述安装板的拍打机构。
17.作为优先,所述拍打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过滤腔的腔壁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动力连接有凸轮。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中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中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

筒体;2

下盖件;3

上盖件;30

上盖本体;31

压力表;32

连接套筒;33

安装杆;34

手轮;4

进水管道;5

出水管道;6

支撑柱;7

过滤组件;70

安装板;71

安装槽;72

装配板;73

装配块;74

弹簧;75

过滤网箱;76

过滤网袋;77

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23.实施例:
24.如图1

3所示的一种涂装前处理涂膜工艺段专用的袋式过滤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内部中空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设有过滤组件7,且所述筒体1的上端面可拆卸式设置有上盖件3,其下端面可拆卸式设置有下盖件2,其中,所述筒体1的外端面上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6。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7包括安装板70,所述安装板70密封拆卸式设于所述筒体1内部,将过滤腔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且所述安装板70上设有若干个过滤网箱75,若干个所述过滤网箱75均内置有过滤网袋76,且所述过滤网箱75的内部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
77,所述过滤网袋76位于所述压力传感器77的测压端;其中,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进水管道4,所述进水管道4的出水端和所述过滤腔相连通,且所述进水管道4出水端与所述过滤腔的腔壁不垂直,用于将待过滤液体通过进水管道4以预定的角度到达所述过滤腔的腔壁,在过滤腔的腔壁的作用下产生涡流再经过所述过滤网袋76过滤;本发明的结构紧凑,布局合理,通过进水管道4出水端的合理设置,避免介质直接冲击过滤网袋76,提高过滤网袋76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压力传感器77作用下,可以诊断装置中的过滤网袋76是否存在破损或者过滤网袋76中杂质已经达到需要清理,提高装置自身的自我诊断性能,以便提高人机交互的互动性。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70的上端面开设有安装槽71,所述安装槽71的下端面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安装板70,且所述安装板70的下侧设置有装配板72,所述装配板72的下端面固设有装配块73,所述装配块73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过滤腔的腔壁上,且所述装配板72和所述安装板70之间均匀设置有弹簧74,所述弹簧74的第一受力端触接/固设于所述安装板70的下端面,所述弹簧74的第二受力端固设/触接于所述装配板72的上端面,在涡流介质流入时,通过弹簧这一类的弹性件进一步降低介质对过滤网袋76的冲击力。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箱75插装于所述安装槽71内,且所述过滤网箱75的上端面固设有卡扣座,所述过滤网袋76的开口处设置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和所述卡扣座卡接,从而将过滤网袋76的开口打开,一方面便后续的过滤环节,另一方面是便于后期的更换维护。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件3包括上盖本体30,所述上盖本体30的上端面中间位置处固设有连接套筒32,所述连接套筒32可拆卸式连接有手轮组件,所述手轮组件的安装端固设于所述筒体1上,且所述连接套筒3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过滤腔内压力的压力表31,且所述上盖本体30上设置有压力调节口,所述压力调节口和所述过滤腔相连通;通过压力表31时刻检测过滤腔内部的压力,在压力超过预设值时,通过压力调节口对过滤腔内的压力进行适当的泄压,避免出现险情,提高对操作人员的人身保护。
29.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上盖本体30的下端面固设有第一连接法兰,且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筒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凸台,且所述筒体1的筒体外侧固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相适配的第二连接法兰,所述密封圈的内侧触接于所述凸台的外侧,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避免发生泄漏问题。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轮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筒体1上的安装杆33,所述安装杆33远离所述筒体1的一端固设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位于所述连接套筒32的上方,且二者的轴线共线,所述安装套筒内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套筒与所述连接套筒32连接,另一端固设有手轮34。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盖件2的下端面固设有排水管道5,所述排水管道5的进水端穿过所述下盖件2的下端面和所述过滤腔相连通。
32.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安装板70上侧的所述过滤腔的腔壁处设置有导向面,且所述导向面上开设有向下延伸设置有装配槽。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70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拍打所述安装板70的拍打机构,所述拍打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过滤腔的腔壁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动力连接有凸轮。
34.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5.本发明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装置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