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试剂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6830发布日期:2021-09-22 21:1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学试剂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化学试剂反应釜。


背景技术:

2.反应釜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目前工业生产与科研中常常会用到反应釜对物料进行反应,并且可以根据工艺要求对反应釜进行加热、蒸发、冷却等其他功能。
3.目前,授权公众号为cn2086272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所述釜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通有精馏塔;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部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釜体内,且所述搅拌轴与所述驱动部相连接;其中,靠近所述釜体的内壁环绕设置有加热管,且所述加热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釜体上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加热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釜体上的出液口相连通。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液体在加热管内流动时,由于流动过程的散热作用,使得靠近进液口的釜体与靠近出液口的釜体存在温度差,从而导致对反应釜加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对反应釜加热的均匀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化学试剂反应釜。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化学试剂反应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化学试剂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设置为具有开口的空腔结构且用于盛放反应的物料,釜体内设置有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釜体上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并列排布且均匀分布在釜体上,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均固定设置在釜体上,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用于对釜体进行加热。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并列排布且均匀分布在釜体上,通过同时向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通入加热的水流,且使得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内的水流方向相反,使得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从相反的两个方向对釜体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对釜体的加热效果的均匀性。
9.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使热水在第一加热管内流通的第一通水管,第二加热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使热水在第二加热管内流通的第二通水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通水管和第二通水管的设置使得水流可以更加顺畅的流入或者流出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之间设置有间隔,间隔处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同时与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用于使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之间水流发生热交换,从而使对釜体进行加热的水流的热度更加均匀。
13.可选的,所述连接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连接管均匀分布在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连接管的设置加快了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之间水流发生热交换的速率,进一步提高对釜体加热效果的均匀性。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均设置为铜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铜的导热性能较好,从而使得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内水流的热度可以更快的传递到釜体内,对釜体起到加热的效果。
17.可选的,所述釜体上设置有用于对其开口进行密封的桶盖。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桶盖的设置用于避免釜体内的物料在反应时从釜体内洒出,提高了物料在釜体内反应时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搅拌叶片和驱动件,所述搅拌叶片固定设置在搅拌轴上,搅拌轴转动连接在桶盖上,驱动件安装在桶盖上且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带动搅拌轴和搅拌叶片转动,对釜体内反应的物料进行搅拌,加快物料的反应速率。
21.可选的,所述釜体的外部设置有用于防止釜体热量散失的保温组件,保温组件包括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密封板,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密封板共同围成真空空腔结构且套设在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的外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保温层、外保温层和密封板共同围成真空空腔结构套设在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的外部,利用真空保温的效果,使得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的热量不易散发至外界空气中,从而减少了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在对釜体加热时的热量散失。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通过使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并列排布且均匀分布在釜体上,当釜体的物料需要加热反应时,通过向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内通入加热的水流,且设置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内水流的方向相反,使得第一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从相反的两个方向对釜体进行加热,提高对釜体的加热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为示出搅拌机构的局部剖面图。
27.图3是为示出加热组件的局部剖面图。
28.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9.附图标记:1、支架;2、釜体;3、搅拌机构;31、搅拌轴;32、搅拌叶片;33、驱动件;4、桶盖;41、连接孔;5、加热组件;51、第一加热管;52、第二加热管;53、第一通水管;54、第二通水管;6、连接管;7、保温组件;71、内保温层;72、外保温层;73、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化学试剂反应釜。参照图1和图2,化学试剂反应釜包括支
架1、釜体2和搅拌机构3,釜体2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釜体2设置为竖直设置的圆柱形空腔结构,釜体2的上端开口,釜体2的开口处设置有桶盖4,桶盖4设置为圆形板状结构,桶盖4盖设在釜体2的开口处;搅拌机构3设置在釜体2内且用于对釜体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釜体2上还设置有用于对釜体2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5。
32.参照图1,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轴31,搅拌叶片32和驱动件33,搅拌轴31设置为圆柱形杆,搅拌轴31竖直设置,桶盖4上同心开设有连接孔41,搅拌轴31转动连接在桶盖4上,搅拌轴31的下端通过连接孔41穿设在釜体2内,搅拌叶片3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搅拌叶片32均匀分布在桶盖4下方的搅拌轴31上,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3设置为电机,电机固定安装在桶盖4上,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焊接在搅拌轴31的上端,电机用于驱动搅拌轴31转动。当反应物料加入釜体2内后,将桶盖4盖设在釜体2上,通过驱动件33驱动搅拌轴31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32对釜体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从而加快釜体2内的物料的反应速率。
33.参照图3,加热组件5包括第一加热管51和第二加热管52,第一加热管51、第二加热管52均设置为空心铜管,第一加热管51与第二加热管52并列、间隔设置,第一加热管51、第二加热管52均自上而下盘旋缠绕在釜体2的侧壁上,第一加热管51的两端各一体连接有一个第一通水管53,第一通水管53用于帮助加热后的水流在第一加热管51内流通;第二加热管52的两端也各一体连接有一个第二通水管54,第二通水管54用于使加热后的水流在第二加热管52内流通,第一通水管53和第二通水管54均设置为圆柱形管,第一通水管53和第二通水管54均水平设置。当釜体2内的物料需要进行加热反应时,将加热后的水流通过第一通水管53和第二通水管54同时通入第一加热管51和第二加热管52内,同时使第一加热管51与第二加热管52内水流的方向相反,从而对釜体2的上端与下端同时进行加热,提高对釜体2加热的均匀性,加快釜体2物料的反应速率。
34.参照图3,第一加热管51与第二加热管52之间设置有连接管6,连接管6设置为圆柱形筒,连接管6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连接管6均匀分布在第一加热管51与第二加热管52之间,连接管6的一端与第一加热管51的管壁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加热管52的管壁连通,连接管6用于促进第一加热管51与第二加热管52之间水流的热交换,使得对釜体2外壁进行加热的水流的热度更加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釜体2加热的均匀性。
35.参照图3和图4,釜体2的外部还设置有用于防止釜体2热量散失的保温组件7,保温组件7包括内保温层71和外保温层72,内保温层71和外保温层72均设置为圆柱形筒,内保温层71和外保温层72同心设置,外保温层72设置在内保温层71的外部且与内保温层71之间设置有间隔,内保温层7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密封板73,密封板73为水平设置的圆环形板,密封板73密封连接在外保温层72与内保温层71的边缘处,内保温层71、外保温层72和密封板73共同围成一个空腔结构;将内保温层71、外保温层72和密封板73共同围成的空腔结构套设在釜体2上,内保温层71的内壁与第一加热管51和第二加热管52的管壁焊接,通过对内保温层71、外保温层72和密封板73共同围成的空腔结构抽真空,从而减少第一加热管51和第二加热管52热量的散失,提高加热组件5对釜体2加热的效果。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化学试剂反应釜的实施原理为:当釜体2内的物料需要进行加热反应时,将加热后的水流同时通入第一通水管53和第二通水管54,并且使得第一加热管51与第二加热管52内的水流的方向相反,进而使得对釜体2的上端与下端同时开始加热,使得釜体2的加热效果更加均匀;第一加热管51与第二加热管52之间设置连接管6,连接管6进
一步提高了第一加热管51与第二加热管52对釜体2的加热的均匀性;保温组件7套设在釜体2上且用于减少对釜体2加热的热量的散失,提高对釜体2的加热效果。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