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生产的碾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4637发布日期:2021-12-29 17:25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生产的碾轮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碾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生产的碾轮机。


背景技术:

2.轮碾机是以碾砣和碾盘为主要工作部件而构成的物料破(粉)碎或混练的设备,轮碾机按操作方法分连续式轮碾机(加料、卸料连续进行)和间歇式轮碾机(加料、卸料间歇进行)。
3.目前的连续式轮碾机通常包括电机、研磨仓和转轴,转轴通过连杆连接碾轮,不足之处在于出料时不能对研磨颗粒进行有效的筛选,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不能对研磨颗粒进行有效筛选,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连续式轮碾机不能对研磨颗粒进行有效筛选,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连续生产的碾轮机,能够在出料前对研磨颗粒进行有效的筛选,提高产品质量。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连续生产的碾轮机,包括料仓、研磨仓、碾轮和刮板;
7.所述料仓包括外板体和内板体,所述外板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所述内板体为下端开口的圆筒体,所述内板体的外周壁下端与外板体的内周壁下端连接,内板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外板体上设置有多个与外板体铰接的门体;
8.所述研磨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筒体,所述研磨仓的外径和外板体的外径相等,研磨仓的下端设置有封闭研磨仓下端开口的底板,所述外板体的上端与研磨仓的底板底面连接,所述外板体的外周壁与研磨仓的外周壁平齐,所述内板体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下表面中部连接,研磨仓内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上端位于研磨仓内、下端贯穿底板中部和内板体的上端中部与电机连接,所述研磨仓的底板上环形阵列有多个扇环形通孔,每个所述扇环形通孔均贯穿底板的上下表面,所述扇环形通孔的内侧壁与转轴的周壁之间有间距、外侧壁和研磨仓的内周壁之间有间距,所述多个扇环形通孔内均连接有筛网,所述内板体外周壁的上端与筛网之间有间距;
9.所述碾轮包括第一碾轮和第二碾轮,所述第一碾轮设置于多个扇环形通孔的外侧壁和研磨仓的内周壁之间的底板顶面左部,所述第一碾轮经第一连杆连接于位于研磨仓内的转轴周壁左端,第二碾轮设置于多个扇环形通孔的内侧壁与转轴的周壁之间的底板顶面右部,所述第二碾轮经第二连杆连接于位于研磨仓内的转轴周壁右端,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于同一轴线上;
10.所述刮板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所述转轴周壁前端连接有倾斜的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为左右两面为直面、前后两面为弧形面、弧形凸起朝前的弧形板体,第一刮板右端连接于转轴周壁前端、后侧面左部靠近第一碾轮周壁前端,所述第一刮板左端与研磨
仓的内周壁滑动接触,第一刮板的下端和底板顶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刮板右部的底面上设置有向第一刮板内部凹陷的、开口朝下的第一n形槽,所述第一n形槽贯穿第一刮板的前后表面,所述转轴周壁后端连接有倾斜的第二刮板,所述第二刮板为左右两面为直面、前后两面为弧形面、弧形凸起朝后的弧形板体,第二刮板左端连接于转轴周壁后端,第二刮板的前侧面左部靠近第二碾轮周壁后端,第二刮板右端和研磨仓的内周壁滑动接触,第二刮板的下端和底板顶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刮板左部的底面上设置有向第二刮板内部凹陷的、开口朝下的第二n形槽,所述第二n形槽贯穿第二刮板的前后表面。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刮板与第二刮板的中部位于扇环形通孔所在圆环的上方。
12.进一步地,所述内板体的下端和外板体的下端均与电机的下表面平齐。
13.进一步地,所述每个门体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把手。
14.进一步地,所述扇环形通孔所在圆环内环的半径大于第一n形槽左侧壁与转轴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扇环形通孔所在圆环外环的半径小于第二n形槽左侧壁与转轴中轴线之间的距离。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转轴带动碾轮和刮板顺时针转动,第一刮板将第一碾轮研磨后的物料沿第一刮板的弧度方向从靠近研磨仓周壁的底板上导流到筛网上,第一刮板上的第一n形槽使第一刮板不影响第二碾轮对物料的研磨,第二刮板将第二碾轮研磨后的物料沿第一刮板的弧度方向从靠近转轴周壁的底板上导流到筛网上,第二刮板上的第二n形槽使第二刮板不影响第一碾轮对物料的研磨,从而使筛网对研磨后的物料进行筛选过滤,达到筛选粒径的物料进入料仓,未达到筛选粒径的物料在研磨仓内继续研磨,解决了连续式轮碾机不能对研磨颗粒进行有效筛选,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刮板的主视图。
20.附图中标号为:1为电机,2为研磨仓,3为转轴,4为第一连杆,5为第一碾轮,6为第二连杆,7为第二碾轮,8为第一刮板,9为第二刮板,10为第一n形槽,11为第二n形槽,12为扇环形通孔,13为筛网,14为外板体,15为内板体,16为门体,17把手,18为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图3所示,一种连续生产的碾轮机,包括料仓、研磨仓2、碾轮和刮板;
23.所述料仓包括外板体14和内板体15,所述外板体14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所述内板体15为下端开口的圆筒体,所述内板体15的外周壁下端与外板体14的内周壁下端连接,内板体内设置有电机1,所述外板体14上设置有多个与外板体14铰接的门体16;
24.所述研磨仓2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筒体,所述研磨仓2的外径和外板体14的外径相等,研磨仓2的下端设置有封闭研磨仓2下端开口的底板18,所述外板体14的上端与研磨仓2的底板18底面连接,所述外板体14的外周壁与研磨仓2的外周壁平齐,所述内板体15的上表
面与底板18的下表面中部连接,研磨仓2内设置有转轴3,转轴3的上端位于研磨仓2内、下端贯穿底板18中部和内板体15的上端中部与电机1连接,所述研磨仓2的底板18上环形阵列有多个扇环形通孔12,每个所述扇环形通孔12均贯穿底板18的上下表面,所述扇环形通孔12的内侧壁与转轴3的周壁之间有间距、外侧壁和研磨仓2的内周壁之间有间距,所述多个扇环形通孔12内均连接有筛网13,所述内板体15外周壁的上端与筛网13之间有间距;
25.所述碾轮包括第一碾轮5和第二碾轮7,所述第一碾轮5设置于多个扇环形通孔12的外侧壁和研磨仓2的内周壁之间的底板顶面左部,所述第一碾轮5经第一连杆4连接于位于研磨仓2内的转轴3周壁左端,第二碾轮设置于多个扇环形通孔12的内侧壁与转轴3的周壁之间的底板18顶面右部,所述第二碾轮7经第二连杆6连接于位于研磨仓2内的转轴3周壁右端,所述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6位于同一轴线上;
26.所述刮板包括第一刮板8和第二刮板9,所述转轴3周壁前端连接有倾斜的第一刮板8,所述第一刮板8为左右两面为直面、前后两面为弧形面、弧形凸起朝前的弧形板体,第一刮板右端连接于转轴周壁前端、后侧面左部靠近第一碾轮周壁前端,所述第一刮板8左端与研磨仓2的内周壁滑动接触,第一刮板的下端和底板顶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刮板8右部的底面上设置有向第一刮板内部凹陷的、开口朝下的第一n形槽10,所述第一n形槽10贯穿第一刮板8的前后表面,所述转轴3周壁后端连接有倾斜的第二刮板9,所述第二刮板9为左右两面为直面、前后两面为弧形面、弧形凸起朝后的弧形板体,第二刮板左端连接于转轴周壁后端,第二刮板的前侧面左部靠近第二碾轮周壁后端,第二刮板右端和研磨仓的内周壁滑动接触,第二刮板的下端和底板顶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刮板9左部的底面上设置有向第二刮板内部凹陷的、开口朝下的第二n形槽11,所述第二n形槽11贯穿第二刮板9的前后表面。
27.所述第一刮板8与第二刮板9的中部位于扇环形通孔12所在圆环的上方。
28.所述内板体15的下端和外板体14的下端均与电机1的下表面平齐。
29.所述每个门体16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把手17。
30.所述扇环形通孔12所在圆环内环的半径大于第一n形槽10左侧壁与转轴3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扇环形通孔12所在圆环外环的半径小于第二n形槽11左侧壁与转轴3中轴线之间的距离。
31.使用时,转轴带动碾轮和刮板顺时针转动,第一刮板将第一碾轮研磨后的物料沿第一刮板的弧度方向从靠近研磨仓周壁的底板上导流到筛网上,第一刮板上的第一n形槽使第一刮板不影响第二碾轮对物料的研磨,第二刮板将第二碾轮研磨后的物料沿第一刮板的弧度方向从靠近转轴周壁的底板上导流到筛网上,第二刮板上的第二n形槽使第二刮板不影响第一碾轮对物料的研磨,从而使筛网对研磨后的物料进行筛选过滤,达到筛选粒径的物料进入料仓,未达到筛选粒径的物料在研磨仓内继续研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解决了连续式轮碾机不能对研磨颗粒进行有效筛选,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32.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上述描述内容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凡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或等效的变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