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加料的余热再生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6045发布日期:2022-07-01 17:4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加料的余热再生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空气干燥净化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便于加料的余热再生干燥器。


背景技术:

2.余热再生干燥器又叫压缩热再生干燥器,是根据微热干燥装置派生而来,既有微热干燥器的特点,又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优点,它合理的利用了压缩机ⅱ级排气的高温热作为吸附剂的热再生,充分利用压缩机余热,免去传统的外加热干燥的电加热器、风机和蒸汽机的功耗,实现外热式再生,减少功耗,现有的技术中,余热再生器设备的余热再生筒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其内部的吸附剂需要进行清除更换,将新的吸附剂加入余热再生器设备内时需要把余热再生器顶部的法兰、接管和余热再生筒顶盖等零部件全部拆除后由人工进行加料,从而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吸附剂加料的效率,并且频繁的拆卸也会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为此,提出一种便于加料的余热再生干燥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出一种便于加料的余热再生干燥器。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设有新型加料结构的余热再生干燥器,包括余热吸附筒a、余热吸附筒b,与余热吸附筒a和余热吸附筒b相连接的粉尘精滤器、水冷却器、消声器、气液分离器以及与控制阀门的plc就地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余热吸附筒a和余热吸附筒b上均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上活动安装有密封盖和进料紧固件。
5.作为优选,所述进料紧固件包括抱紧圈和安装在抱紧圈上的调节螺栓;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若干个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6.作为优选,所述余热吸附筒a和余热吸附筒b之间设置有余热再生管道、干燥管道、排气管道、再生排放管道、吸附工作管道以及再生止回管道;所述余热再生管道与入气管道相连;所述排气管道与精滤管道相接;所述吸附管道上设置有a塔吸附工作阀和b塔吸附工作阀,并与气液排出管道相接;所述再生止回管道连通气液分离管道、水冷却管道和流程切换管道;所述水冷却器通过排汽管道与气液分离器连通。
7.作为优选,所述余热再生管道上设置有a塔余热再生阀和b塔余热再生阀;所述干燥管道上设置有再生气调节阀和干燥再生阀;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a塔排气阀和b塔排气阀;所述再生排放管道上设置有a塔再生排放阀、b塔再生排放阀和消声器;所述再生止回管道上设置有a塔再生止回阀和b塔再生止回阀;所述气液分离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流程切换管道上设置有流程切换阀。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余热吸附筒a和余热吸附筒b上进料通道的设置,利用进料通道直接对余热吸附筒a和余热吸附筒b内加料,减少对余热吸附筒a和余热吸附
筒b拆卸的次数,从而便于余热吸附筒内吸附剂的加料,提高加料的效率,延长余热吸附筒使用的寿命;
9.通过在进料通道上进料紧固件的设置,利用进料紧固件对进料管道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进料管道进行固定;
10.通过在进料通道上密封盖的设置,利用密封对进料通道201进行密封,从而提高了进料通道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流程图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余热吸附筒a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说明:余热吸附筒a101、余热吸附筒b102、水冷却器104、消声器105、plc就地控制器106、气液分离器107、进料通道201、密封盖203、进料紧固件202、调节螺栓204、密封槽205、密封圈206、抱紧圈207、余热再生管道301、干燥管道303、排气管道308、再生排放管道304、吸附工作管道305、再生止回管道306、空气入口管道307、精滤管道308、排气管道309、气液排出管道310、气液分离器管道311、水冷却管道312、流程切换管道313、空气入口管道307、精滤管道308、排气管道309、气液排出管道310、气液分离器管道311、水冷却管道312、流程切换管道313、a塔余热再生阀401、b塔余热再生阀402、再生气调节阀403、干燥再生阀404、a塔排气阀405、b塔排气阀406、b塔再生排放阀408、a塔吸附工作阀409、b塔吸附工作阀410、a塔再生止回阀414、b塔再生止回阀411、调节阀413、流程切换阀412。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加料的余热再生干燥器做进一步的说明。
17.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加料的余热再生干燥器,包括余热吸附筒a101、余热吸附筒b102,与余热吸附筒a101和余热吸附筒b102相连接的粉尘精滤器103、水冷却器104、消声器105、气液分离器107以及与控制阀门的plc就地控制器106;其特征是所述余热吸附筒a101和余热吸附筒b102上通过焊接均设置有进料通道201,所述进料通道201上通过销轴活动安装有密封盖203和进料紧固件202;通过在余热吸附筒a101和余热吸附筒b102上设置进料通道201,利用进料直接对热吸附筒a101和余热吸附筒b102内加料,减少对热吸附筒a101和余热吸附筒b102拆卸的次数,从而便于余热吸附筒内吸附剂的加料,提高加料的效率,延长余热吸附筒使用的寿命;通过在进料通道201上进料紧固件202的设置,利用进料紧固件202对进料管道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进料管道进行固定;通过在进料通道201上密封盖203的设置,利用密封盖203对进料通道201进行密封,从而提高了进料通道201的密封性能。
18.参阅图2-4所示,所述进料紧固件202包括抱紧圈210和安装在抱紧圈210上的调节螺栓204;所述密封盖203上设置有若干个密封槽205;所述密封槽205内安装有密封圈206;通过在进料紧固件202上设置抱紧圈207,利用抱紧圈207固定在进料管道的外部并使用调
节螺栓204对进料管道限位固定,从而便于进料管道的固定;通过在密封盖203上若干密封槽205的设置,密封槽内安装若干密封圈206,从而提高了密封盖203与进料通道201之间的密封性。
19.参阅图1所示,所述余热吸附筒a101和余热吸附筒b102之间连接有余热再生管道301、干燥管道303、排气管道308、再生排放管道304、吸附工作管道305以及再生止回管道306;所述余热再生管道301连接有空气入口管道307;所述排气管道309连接有精滤管道308;所述吸附工作管道305连接有气液排出管道310;所述再生止回管道306连接有气液分离器管道311、水冷却管道312以及流程切换管道313,所述水冷却管道312通过气液排出管道310连接气液分离器107。
20.参阅图1所示,所述余热再生管道301上连接有a塔余热再生阀401和b塔余热再生阀402;所述干燥管道303上设置有再生气调节阀403和干燥再生阀404;所述排气管道308上设置有a塔排气阀405和b塔排气阀406;所述再生排放管道304上设置有a塔再生排放阀407、b塔再生排放阀408以及消声器105;所述吸附工作管道305上设置有a塔吸附工作阀409和b塔吸附工作阀410;所述再生止回管道306上设置有a塔再生止回阀414和b塔再生止回阀411;所述气液分离器管道311上设置有调节阀413;所述流程切换管道313上设置有流程切换阀412。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120℃左右的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入口管道307进入余热再生管道301;然后压缩空气经过plc就地控制器106控制打开的b塔余热再生阀402进入余热吸附筒b102,对余热吸附筒b102内吸附剂进行加热脱水再生;脱水再生后的压缩空气经过b塔再生止回阀411和水冷却管道312进入水冷却器104中将空气冷却至45℃以下,空气冷凝脱水后空气进入中置的气液分离器107,气液分离器107中分离出的液态水通过气液分离器直接排出;气液分离后的空气通过气液排出管道310进入吸附工作管道305,进入吸附工作管道305的空气通过a塔再生止回阀414进入余热吸附筒a101,然后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下,使气体得到深度干燥,深度干燥后得到的一部分空气通过由plc就地控制器106控制打开的a塔排气阀405进入排气管道309,进入排气管道309的空气通过精滤管道308进入粉尘精滤器103精滤后得到洁净干燥的成品空气;进入余热吸附筒a101深度干燥后得到的另外一部分空气通过再生气调节阀403和干燥再生阀404进入余热吸附筒b102进行再生调节,再生调节后的空气通过b塔再生排放阀408后由消音器105直接排放;所述余热再生干燥器的干燥流程中,余热吸附筒a101和余热吸附筒b102是对称布置的两个工作筒,可以通过plc就地控制器106控制a塔余热再生阀401、b塔余热再生阀402和相应的a塔吸附工作阀409或b塔吸附工作阀410相互切换使用。
22.当余热吸附筒a101和余热吸附筒b102内需要进料时,将进料紧固件203旋转一定位置不与密封盖202的开闭干涉,然后打开密封盖202,在进料通道201内插入进料管道,通过紧抱紧圈207与进料管道相适配,通过拧紧调节螺栓204限位固定进料管道;进料完成后,松开抱紧圈210上的调节螺栓204,拔出进料管道,将密封盖202通过螺栓安装在进料通道201上,并把抱紧圈207旋转回原位,即可完成吸附剂的进料,节省简化了吸附剂进料的操作工序,并提高了设备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23.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