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废气脱硫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2706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厂废气脱硫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废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厂废气脱硫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硫氧化物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硫(S02)和三氧化硫(S03)的污染。S02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含硫矿石冶炼和硫酸、磷肥生产等。全世界S02的人为排放量每年约1.5亿吨,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占70%以上。自然产生的S02数量很少,主要是生物腐烂生成的硫化氢在大气中氧化而成。S03常和S02 —同排放,数量仅为S02的I?5%。S03很不稳定,能迅速与水结合成为硫酸。S02的排放源,90%以上集中在北半球的城市和工业区,造成这些地区大气污染问题。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由煤烟引起的大气污染的烟雾事件,这类烟雾被称为伦敦型烟雾。S02在大气中一般只存留几天,除被降水冲洗和地面物体吸收一部分外,都被氧化为硫酸雾和硫酸盐气溶胶。硫酸盐在大气中可存留一个星期以上,飘移至1000公里以外,造成远离污染源处的污染或广域污染。S02氧化为硫酸盐气溶胶的机制是很复杂的,大体可归纳为3种:①光化学氧化。在阳光照射下,S02氧化为S03,随即与水蒸气结合成硫酸,进而形成硫酸盐气溶胶。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相互作用产生的氧化性自由基,也可氧化S02,称为间接光化学氧化,其氧化速率显著高于前者。②液相氧化。S02溶解在微小水滴中再氧化为硫酸。有锰、铁、钒等起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或强氧化剂臭氧(03)和过氧化氢(H202)存在时,氧化速率增大。③颗粒物表面反应,S02被颗粒物吸附后再氧化。这种反应受湿度、pH值、金属离子等的影响。S02氧化成的硫酸雾和硫酸盐称为二次颗粒物。这种颗粒物的粒径大部分在2微米以下。S02是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大气中S02浓度达I?5ppm时,会刺激呼吸道,可使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缩小,气道阻力增大。S02和飘尘具有协同效应,二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往往是不可分的(见二氧化硫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飘尘和S02的浓度超过500微克/米3条件下生活24小时,病情会恶化。成年人长期生活在飘尘浓度为100?200微克/米3和S02浓度为150?200微克/米3条件下,可观察到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儿童比成年人更为敏感。高浓度S02能使敏感的针叶树脱叶甚至枯死。树木长期接触S02,生长会减慢。地衣长期接触60微克/米3以下低浓底S02,品种组成和分布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S02转变成的硫酸盐气溶胶散射阳光,使能见度降低。硫酸雾和酸性硫酸盐腐蚀金属、建筑材料和其他物品,并且造成酸雨。
[0003]现有技术的脱硫设备由多条管道组成,传动部件较多,机械构造较为复杂,其较易产生故障,同时,在出现故障时,维修也较为不便,并且现有的脱硫设备只能脱硫一次,不能对硫化物进行多次的脱硫,这样造成了废气脱硫不完全,进而污染空气,并且一般的脱硫设备,脱硫剂只能进行一次性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电厂废气脱硫设备。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电厂废气脱硫设备,包括脱硫设备本体,所述脱硫设备本体包括脱硫塔和生物发酵罐,所述脱硫塔一侧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一导液管与生物发酵罐相连,所述第一导液管内设有第一抽液栗,所述脱硫塔内包括生物过滤层、喷淋室和氧化还原室,所述脱硫塔另一侧设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第一循环管经所述脱硫塔内与生物发酵罐相连,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第二循环管与氧化还原室相连。
[0007]所述氧化还原室通过第二导液管与喷淋室相连,所述第二导液管内设有第二抽液栗O
[0008]所述喷淋室内设有喷淋板,所述喷淋板与所述第二导液管相连,所述喷淋板下端安装有多个喷头。
[0009]所述喷淋室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生物过滤层上端设有出气口。
[0010]所述氧化还原室内安装有温度调节装置。
[0011]所述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分别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立式结构,占地面积较小,经过氧化还原室和生物发酵罐能够让生物吸收液和化学吸收液进行循环使用,通过喷淋室,可以增大化学吸收液与废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更大程度上吸收废气,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可以分别控制生物吸收液和化学吸收液回流到生物发酵罐和氧化还原室中的速率,通过喷头,可以喷洒化学吸收液,有利于更好的吸收废气中硫化物,通过氧化还原室中的温度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化学吸收液的温度,有利于更大程度的吸收废气中的硫化物。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参照附图所示,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所示,一种电厂废气脱硫设备,包括脱硫设备本体I,所述脱硫设备本体I包括脱硫塔22和生物发酵罐18,所述脱硫塔22 —侧设有进液口 6,所述进液口 6通过第一导液管7与生物发酵罐18相连,所述第一导液管7内设有第一抽液栗18,所述脱硫塔22内包括生物过滤层5、喷淋室10和氧化还原室14,所述脱硫塔22另一侧设有第一出液口 20和第二出液口 21,所述第一出液口 20通过第一循环管3经所述脱硫塔22内与生物发酵罐18相连,所述第二出液口 21通过第二循环管11与氧化还原室14相连,通过喷淋室10,可以增大化学吸收液与废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更大程度上吸收废气。
[0017]实施例2:
[001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氧化还原室14通过第二导液管16与喷淋室10相连,所述第二导液管16内设有第二抽液栗17。
[0019]实施例3:
[0020]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喷淋室10内设有喷淋板23,所述喷淋板23与所述第二导液管16相连,所述喷淋板23下端安装有多个喷头9,通过喷头9,可以喷洒化学吸收液,有利于更好的吸收废气中硫化物。
[0021]实施例4:
[002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喷淋室10 —侧设有进气口 8,所述生物过滤层5上端设有出气口 4。
[0023]实施例5:
[002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氧化还原室14内安装有温度调节装置15,通过氧化还原室14中的温度调节装置15,可以调节化学吸收液的温度,有利于更大程度的吸收废气中的硫化物。
[0025]实施例6:
[002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循环管3和第二循环管11分别设有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12,通过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12,可以分别控制生物吸收液和化学吸收液回流到生物发酵罐18和氧化还原室14中的速率。
[0027]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立式结构,占地面积较小,经过氧化还原室和生物发酵罐能够让生物吸收液和化学吸收液进行循环使用,通过喷淋室,可以增大化学吸收液与废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更大程度上吸收废气,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可以分别控制生物吸收液和化学吸收液回流到生物发酵罐和氧化还原室中的速率,通过喷头,可以喷洒化学吸收液,有利于更好的吸收废气中硫化物,通过氧化还原室中的温度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化学吸收液的温度,有利于更大程度的吸收废气中的硫化物。
[0028]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主权项】
1.一种电厂废气脱硫设备,包括脱硫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设备本体包括脱硫塔和生物发酵罐,所述脱硫塔一侧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一导液管与生物发酵罐相连,所述第一导液管内设有第一抽液栗,所述脱硫塔内包括生物过滤层、喷淋室和氧化还原室,所述脱硫塔另一侧设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第一循环管经所述脱硫塔内与生物发酵罐相连,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第二循环管与氧化还原室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废气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室通过第二导液管与喷淋室相连,所述第二导液管内设有第二抽液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厂废气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室内设有喷淋板,所述喷淋板与所述第二导液管相连,所述喷淋板下端安装有多个喷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废气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室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生物过滤层上端设有出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废气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室内安装有温度调节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废气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分别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厂废气脱硫设备,包括脱硫设备本体,所述脱硫设备本体包括脱硫塔和生物发酵罐,所述脱硫塔一侧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一导液管与生物发酵罐相连,所述第一导液管内设有第一抽液泵,所述脱硫塔内包括生物过滤层、喷淋室和氧化还原室,所述脱硫塔另一侧设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第一循环管经所述脱硫塔内与生物发酵罐相连,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第二循环管与氧化还原室相连。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采用立式结构,占地面积较小,经过氧化还原室和生物发酵罐能够让生物吸收液和化学吸收液进行循环使用,通过喷淋室,可以增大化学吸收液与废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更大程度上吸收废气。
【IPC分类】B01D53/78, B01D53/96, B01D53/48
【公开号】CN105148708
【申请号】CN201510546263
【发明人】李州木
【申请人】武汉白手起家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