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57987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筒形件浸涂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减少筒形件上残留浸涂液的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浸涂装置如图5所示,容器10内盛装有浸涂液,操作时,先将筒形件11放置于浸涂液中,之后将筒形件11直接从浸涂液中提出,但是这种方式会造成筒形件11底端附着的残余浸涂液较多,这些残余的浸涂液往往会在后续工作中进行处理,不仅造成了浸涂液的浪费,也加大了后续处理工作的难度,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减少筒形件底端附着的浸涂液,进而避免浪费浸涂液、提高工作效率的导流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导流装置,其放置于盛装有浸涂液的容器内,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有浮球和尾球,所述浮球和尾球通过一连杆连接,所述浮球浮于浸涂液的水平面,所述浮球的浮力大于尾球的重力,且该尾球垂于浮球下方,所述浮球上开设有多个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由浮球的顶部向底部延伸。
[0006]优选地,所述浮球是空心浮球。
[0007]优选地,所述尾球是实心尾球。
[0008]优选地,所述导流槽的数量是4个。
[0009]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导流装置中,由于浮球的浮力大于尾球的重力,使得浮球能够浮于浸涂液的水平面,同时在尾球的重力作用下控制浮球保持平衡,当用户浸涂筒形件时,先将筒形件的底端开口对准并套接于浮球,再将筒形件压入浸涂液中,取出筒形件时,浮球随之上浮,在筒形件与浮球分离之前,筒形件底端的浸涂液由导流槽流回容器内,有效减少了筒形件底端残留的浸涂液,不仅节省了浸涂液,也降低了后续处理工作的难度,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流装置的立体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流装置的侧视图。
[0012]图3为筒形件套接于浮球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筒形件与浮球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现有技术中筒形件从容器内取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001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装置,结合图1至图4所示,其放置于盛装有浸涂液的容器10内,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有浮球I和尾球2,所述浮球I和尾球2通过一连杆3连接,所述浮球I浮于浸涂液的水平面,所述浮球I的浮力大于尾球2的重力,且该尾球2垂于浮球I下方,所述浮球I上开设有多个导流槽4,所述导流槽4由浮球I的顶部向底部延伸。
[0017]上述导流装置中,由于浮球I的浮力大于尾球2的重力,使得浮球I能够浮于浸涂液的水平面,同时在尾球2的重力作用下控制浮球I保持平衡,当用户浸涂筒形件11时,先将筒形件11的底端开口对准并套接于浮球I,再将筒形件11压入浸涂液中,取出筒形件11时,浮球I随之上浮,在筒形件11与浮球I分离之前,筒形件11底端的浸涂液由导流槽4流回容器内,有效减少了筒形件11底端残留的浸涂液,不仅节省了浸涂液,也降低了后续处理工作的难度,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0018]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浮球I具有较大的浮力,所述浮球I是空心浮球,为了使尾球2保持自然下垂状态,所述尾球2是实心尾球。
[0019]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4的数量是4个,其有助于筒形件11底端的浸涂液更好地流回容器内。
[0020]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导流装置,其有效减少了筒形件11底端残留的浸涂液,不仅节省了浸涂液,也降低了后续处理工作的难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1]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导流装置,其放置于盛装有浸涂液的容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有浮球和尾球,所述浮球和尾球通过一连杆连接,所述浮球浮于浸涂液的水平面,所述浮球的浮力大于尾球的重力,且该尾球垂于浮球下方,所述浮球上开设有多个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由浮球的顶部向底部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是空心浮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球是实心尾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数量是4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装置,其放置于盛装有浸涂液的容器内,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有浮球和尾球,所述浮球和尾球通过一连杆连接,所述浮球浮于浸涂液的水平面,所述浮球的浮力大于尾球的重力,且该尾球垂于浮球下方,所述浮球上开设有多个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由浮球的顶部向底部延伸。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了筒形件底端残留的浸涂液,不仅节省了浸涂液,也降低了后续处理工作的难度,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IPC分类】B05C3/10, B05C11/10
【公开号】CN204710651
【申请号】CN201520397064
【发明人】朱志翔, 李琨, 刘孝, 覃源寿
【申请人】深圳市哲龙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